铁匠波尔卡
教材分析:
《铁匠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施特劳斯作于1869年。同年3月在保险箱制造商为制造两万个保险箱而举行的焰火庆祝大会上首次演出,是作曲家所作一百余首波尔卡中流传最广的一首。做保险箱少不了铁匠,在德语中“铁匠”与“火的节庆”是同一个词,因此乐曲喻意为这次大会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目标:?
1.采用不同形式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表现乐曲欢快、活泼、热烈的主题?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
3.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将越乐曲完整的用动作模仿表现出铁匠们劳动时的不同情景
教学重点:?
采用不同形式感受乐曲不同的情绪,表现乐曲欢快、活泼、热烈的主题。
教学难点:?
能模仿出“打铁”时发出的声音,并能随音乐拍出节奏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音乐进行简单的伴奏
教学过程:
导入
律动引入课堂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进入快乐的音乐课堂吧!(播放《铁匠波尔卡》音乐,初次感受音乐氛围)
新授
(一)认识打铁工具
1.同学们,今天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寻找一个神秘的地方(播放视频)
2.听一听:你都听到了什么?你能用动作模仿一下吗?
大锤和小锤的打铁的声音。大锤小锤打铁发出不同的声音,那么你能试着模仿一下吗?
大锤“咣”小锤“叮叮 当当”
(1)咣 咣 叮叮 当当 咣 (动作)
(2)你能跟着音乐一起来试一试吗?
(二)认识铁匠 A 部分
在这座铁匠铺里,有一位老铁匠和小铁匠,他们的手艺在当地很有名气,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它们工作时的场景吧!
初听音乐A段
铁匠们打铁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也一起与铁匠们开心快乐的打铁吧。
复听音乐
让我们一起劳动起来吧。(在叮叮的地方拍手,音低拍腿,音高拍手)
(你的小锤 我的小锤 一起打铁 叮叮叮)
两人一组一起开心的劳动起来吧
(三)拉动风箱
铁匠铺里有大锤小锤叮叮当当,那么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你们猜一猜是什么? (火)
对啦, 我们需要很旺盛的火才能把铁烧的火红火红的,让我们一起拉动风箱,使火更加旺盛吧!
聆听A中b乐段
再聆听一次,听听老铁匠的大锤使劲的敲响了几次?
让我们两个人一起有配合的把火烧的更旺吧!
舞动波尔卡 B 部分
铁匠们劳累了一天,吃过饭,他们就来到广场,跳起来欢乐的舞蹈,老师也跟他们学习了一段,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吧!
初听音乐B部分
教师示范舞蹈
教师教学生舞蹈动作
学生了解波尔卡舞蹈
与音乐一起表演B部分
快乐的铁匠 A` 部分
快乐的一天结束后,第二天天一亮铁匠们又打起精神进入工作。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和我们刚开始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初听A`段,听到结束句。并练习结束句
2.这么欢乐的劳动场面也吸引来了铁匠铺里的铁制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三角铁藏在哪里了?请其他同学一起帮助三角铁完成我们的第一段小乐曲。
3.三角铁们表现呢的真不错,它的小伙伴们也纷纷赶到我们热闹的现场,让我们来看看沙锤和手摇铃在哪里呢?请其他同学使劲的拉风箱,让火烧的更旺吧!
4.当然,碰铃和碰钟也着急的不得了,它们也在老铁匠的锤子中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5.最后让我们一起欢乐的打铁,完成结束句。
6.全曲完整表演音乐
三、简单介绍作曲家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作曲家是(奥地利的约瑟夫.施特劳斯)?有一次,他走到街头,听到叮叮当当的声音,他被这声音吸引,在他眼中,这声音就像音乐一样动听,所以就创作了这首铁匠波尔卡。这首乐曲是在一个制造保险箱的厂家举行的焰火晚会的时候第一次演奏,保险箱是铁匠们制造的,德语“铁匠”与“火的节日”是同一个词,?所以感谢这些勤劳的小铁匠们的辛勤付出。
四、小结
勤劳的小铁匠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的小手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劳动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