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01
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自养型、异养型
需氧型、厌氧型
排泄
≠
排遗
反射、应激性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繁殖
【2015.潍坊】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具备的特征是:
A.具有细胞核
B.呼吸并消耗氧气
C.繁殖后代
D.能进行反射
C
真题演练
【2016.潍坊】种植在同一片田地内的玉米,其形态结构基本一致,但由于水肥条件的差异导致玉米有高有矮,这说明生物体(
)。
A.能够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
B.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C.能够生长和发育
D.能够繁殖后代
B
真题演练
考点2:科学方法
1.观察(七上P2)
2.调查(七上P9)
3.对照实验(七上P16)
4.抽样检测(七上P94)
5.作出假设(七下P21)
6.设置重复组(七下P22)
7.生物分类(八上P101)
8.推测(八下P51)
9.比较(八下P58)
了解生物圈
02
考点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2.【2017.蚌埠】迎春花在春天里绽放,菊花在秋风中盛开。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土壤
B
A
【2016.蚌埠】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阳光
B.
空气
C.
温度
D.
水
C
考点2:探究实验
1.实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2.主题、问题、假设、结论相对应
3.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变量的唯一性
4.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5.实验组与对照组(空白/正常)
6.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偶然性(取平均值/设置重复组)
【2017.蚌埠】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
B.光照条件
C.温度
D.土壤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D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真题演练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本实验设计明亮、阴暗两处环境是为了形成
实验。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表: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
(5)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光照
对照
求平均值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考点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斗争
种内互助/合作
捕食
竞争
互利共生
寄生
同种生物之间
不同种生物之间
【2015.蚌埠】下列选项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一山不容二虎
C.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考点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蛇要冬眠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
污水排放导致鱼虾死亡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环境影响生物
考点5:生态系统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它包括了
的底部、
的表面、
的大部。
3.“地球之肺”指的是
生态系统,“绿色水库”指的是
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指的是
生态系统。
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
的,这就是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生物
环境
生物圈
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
森林
森林
湿地
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
自动调节能力
【2016.沈阳】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所有的鱼
B.池塘中的水
C.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一个池塘
【2014.普宁】森林中有一株大树死亡,倒在地上,有些苔藓、菌类、白蚁和微生物等都以这株朽木为食,它们共同组成一个(
)。
A.生物群落
B.生物圈
C.生态系统
D.
种群
D
C
【2017.蚌埠】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这称
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考点5: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等
动物、寄生类细菌/真菌、病毒等
腐生类细菌/真菌、蚯蚓、屎壳郎等
阳光、空气、水、温度、湿度等
【2016.江西】图为生态系统各个成分间的相互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它能够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B.乙为消费者,它和丙的关系为消费关系
C.丙是分解者,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D.若甲、乙、丙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B
真题演练
考点6:食物链和食物网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
传递;物质可以循环流动;有毒物质会逐级
;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并且逐级
。
食物链:A→B→C→D
A
B
C
D
X级消费者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第X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食物链和食物网
富集
递减
【2017.孝感】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
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C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图,分析并简要回答:
4.鹰增重100克,至少消耗绿色植物
克。
5.在该生态系统中,含有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
;如果土壤受到重金属铅的污染,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累积铅最多的生物是
。
6.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1.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
和
。
2.该图是一个简单的
,含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蛇属于
营养级。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
食物网
3
兔、食草昆虫、蚱蜢
第四
2500
绿色植物→兔→鹰
绿色植物
鹰
光
1.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四种?
3.什么叫做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5.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哪两种关系?
6.生态系统具有什么能力可以维持生态平衡?
7.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什么流动?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9.“地球之肾”、“地球之肺”分别指的是哪个生态系统?
10.生物圈包括了哪几个部分?
1.见课本4~7页小标题
2.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
3.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4.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5.适应、影响
6.自动调节能力
7.食物链和食物网
8.生物圈
9.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10.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圈的大部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