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沿、际、信”3个生字;会写“信、沿、抬”等8个字。认读课后“读读抄抄”的词语,区分“渴”和“喝”。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对话,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寓意;
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对话,有感情的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寓意;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理解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是《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师:“观”是什么意思?生:看。
师:那“坐井观天”连起来的意思就是......生:坐在井里看天。
师:谁坐在井里看天?生:青蛙。(贴图:青蛙)
师:那么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听好老师的要求:读课文的时候,把字音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同时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了谁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
初读课文,认读词语。
学习生词
(1)、师:同学们看,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来和大家见面了,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指名分行读词语。(3)、小老师领读词语。(4)、齐读词语。(5)、指读巩固词语。这些词你们是不是都会读了?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指到哪个词,同学们就读哪一个。(运用Hiteach聚光灯功能)
2、了解“井沿”,书写:沿。
师:同学们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把词语读熟了,谁能大胆地告诉我课文中讲了青蛙和谁的故事?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生: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的故事,它们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小鸟 天有多大)
师:你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真为你高兴。
师:青蛙坐在井里,那小鸟呢?生:小鸟落在井沿上。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师:哪儿是井沿?(出示插图,请一生上台指出。)
师:井沿就是井边。那么桌子旁边叫什么?生:桌沿。
师:你还能说什么“沿”?生:床沿、河沿......师:你能画出碗沿、河沿吗?(出示碗、小河图)
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沿”指导观察。(2).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3).请同学们观看微视频,伸出手指一起书空。(4).写字的时候头正,肩开,背直,足安。学生开始书写。(5).展示点评生字。(利用Hiteach拍照上传)
师:同学们写字姿势非常标准,写字经过改正后也越来越好了,相信同学们学习课文会更精彩。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直线画出青蛙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小鸟的话。看一看它们两个是怎样争论
的?边读边画,开始吧!(生读课文划句子,师巡视)指名读出他们的三次对话,师在屏幕上出示三次对话。
感悟课文,启发想象。
感悟第一次对话。
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自己读读吧!请一位小朋友朗读第一次对话。
师: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生齐:问号。
师:谁想读读它。生 1:(读)你从哪儿来呀?(只读通顺了,但没感情)
师: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好了。生 2:(读)你从哪儿来呀?(有疑问语气)
师:不错,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生 3:(读)你从哪儿来呀?(很棒)
师:一起读读。(生读)
师: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小鸟回答说。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这句话里有两个字很像,是哪两个字啊?生:“渴”和“喝”。
师:谁有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生:渴了想要水所以三点水的是“渴”,喝水要用口所以口字旁的是“喝”。
师:小鸟飞得很远很远,它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它飞了多远?生:一百多里。
师:那你能猜一猜吗,一百多里大约有多远?生:我觉着一百多里就是从香格里拉到学校再跑到泉城广场这么远。生:一百多里大约是两个桥的长度。生:一百多里就是围着我们的操场跑200圈。
师:我们的操场跑一圈是200米,那一百多里大约是围着我们操场跑250多圈,如果让你跑250多圈你感觉怎样?生:我感觉很累,想休息一会。生:我感觉特别累,想喝水。
师:那你能读出小鸟的又累又渴吗?(指导朗读)指名朗读小鸟的话。
师:同学们上完一节体育课最想做什么?生:我最想歇一会,喝一口水。教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齐读句子。
感悟第二次对话。
师:小鸟飞了这么远,它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又怎么说的呢?自己读读它们的第二次对话吧!(出示第二次对话)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生读句子,读完后你有什么疑问吗?生 1: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师板书:无边无际?)生 2: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师板书:井口大?)
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请小朋友抬起头,看看天花板,和你自己比较天花板大,还是小?你们看到的是全部还是部分?生:天花板很大,我们看到的是全部。
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像老师这样把课文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生 1: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生 2:刚才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圆筒口那么大。生 3:我们的视线被圆筒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那么大。
师:你刚才看到了全部的天花板,为什么刚才只看到了这么小的天花板呢?生:因为被纸沿挡住了,所以只看到纸筒那么大的天花板。生:因为我们的实现被纸筒的两壁挡住了。
师: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和井沿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擦掉问号)。生(齐):井口大。
师:那井口有多大呢?你能比划一下吗?学生用手比划,教师运用Hiteach聚光灯功能展示井口的大小。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观画面,看哪位小朋友看得最仔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出示图片)
师: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出示句式: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生: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绿绿的田野。生: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无标无际的大海。生: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无标无际的沙漠。生: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无标无际的森林。生: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无标无际的草原。
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这么多地方,却从来没有见到天的边际,所以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擦掉问号)。学生齐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
师:青蛙和小鸟对天空的大小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生: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沿挡住了,而小鸟没有被挡住,天天都在飞,所以天无边无际。
师:说得真好。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沿和井壁挡住了,就看不到这美丽的世界,看不到无边无际的天空,它目关短浅。而小鸟每天飞来飞去,飞过好多地方,所以它见到的多,目光远大。
师: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吗?什么叫大话呢?生 :假话。夸口。吹牛。
师: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小鸟可着急了,他得努力劝说青蛙相信自己的话,该怎样读呢?自己试一试。
师: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话。(男女分角色读)
3、感悟第三次对话。
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
整体感悟,角色体验。(1)同位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头饰表演朗读。(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老师读旁白,男生演青蛙,女生演小鸟。
拓展活动,升华情感
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师: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配乐)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生 1:青蛙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无边无际的大海,它对小鸟说说:“小鸟,谢谢你,让我跳出来看一看。”生 2:青蛙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草原。它对小鸟说:“小鸟,你说得对,天是无边无际的。”生 3:青蛙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无边无际的蓝天。它说:“小鸟,谢谢你,是你让我知道天无边无际。”
师:青蛙跳出了井口,看到了美丽的世界,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
总结全文,感悟寓意。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老师给大家推荐几个寓言故事,课下自己读读。《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争论,争论天有多大。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看全面。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小鸟还是青蛙?为什么?生 1:我喜欢小鸟,因为小鸟见多识广。生 2:青蛙和小鸟我都喜欢,小鸟见多识广;青蛙懂得谦虚,最后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师:小鸟是让人敬佩,他为了锻炼自己,飞过了许多地方,获得很多见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就一定能成为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