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二4.1孟德尔对基因分离规律的探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二4.1孟德尔对基因分离规律的探索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06 20:3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孟德尔对基因分离规律的探索
【教学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杂交试验过程及分离定律。
2.理解并掌握遗传学的相关概念及符号含义。
3.体会、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问题探讨”引入:
红墨水与蓝墨水混合后的颜色?
混合后能否再将这两种墨水分开?
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引入新课。)
人们曾认为生物的遗传也是这样,双亲的遗传物质混合后,子代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即生物性状的遗传符合“黑+白=灰”的规律。有位科学家大胆质疑:生物的遗传真是这样的吗?
二、讲授新课
人物介绍:孟德尔生活于19世纪的奥地利,原是天主教神父。他利用教堂的一小块菜地,种植多种植物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最终完成豌豆的杂交实验,通过分析这实验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一)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
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动画展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过程。
2.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
3.豌豆生长周期短,易于栽培。
4.子粒较多,数学统计分析结果可靠。
讲述:结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
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思考:下列几组性状是相对性状吗?为什么?
人的直发与黑发
玉米的黄粒与大豆的黄粒
鸡的白毛与狗的卷毛
利用挂图让学生思考: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帮助理解基本概念及常用符号)
(二)孟德尔提出性状遗传分离规律的假说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结果:
1.F1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2.F2出现了性状分离。
3.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分离规律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设疑:孟德尔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的杂交实验。但是作为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是如何实现这一目的的呢?
讲述:孟德尔的测交实验,给出测交概念,指导学生通过绘制遗传图解,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巡视检查学生习作的情况。
通过课件或板图,展示规范的测交遗传图解,对学生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地纠正。
(三)科学家解释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从基因水平上,科学家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对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以豌豆茎秆的高矮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对孟德尔分离现象作出分析。
(四)科学家重新发现孟德尔遗传规律
依据遗传实验,引导学生归纳分离定律。
一对基因在杂合体中保持相对独立。杂合体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形成两种数目相同的配子。
注意:虽然孟德尔提出的有关生物性状遗传的规律能够解释很多遗传现象,但生物界也有一些遗传现象不能用分离定律来解释;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有时也受到生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植物花色的显隐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遗传类型的多样性
除了完全显性和不完全显性外,遗传学家相继发现了镶嵌显性、共显性、复等位基因控制、表观遗传等多种遗传类型。
拓展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内容涉及的生物学方法论
【板书设计】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