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件(22张PPT)-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课件(22张PPT)-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6 20:5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者介绍
穆青,曾任新华通讯社社长、近代新闻记者。
冯健,解放前夕主要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建国后,历任新华通讯社开封分社、江西分社记者,新华社中南总分社、湖北分社记者、编委。
周原,新华社高级记者,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周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调入新华社任记者、高级记者、国内部机动采访室主任。
写作背景
1965年12月,穆青和新华社记者冯健为了鼓舞全国人民投入到复苏 经济建设的斗志,他们来到饱受水害灾害的河南,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新闻 素材。到河南后,他们从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周原处了解到,在豫东兰考县有一位深受百姓爱戴、“开展除三害斗争活活累死”的县委书记焦裕禄。穆青一行访问了鸡屎味基层干部和群众,走到哪,群众都满含热泪叙说着焦书记的事迹,在亲眼看到焦裕禄带领群众挖的沟渠和封闭的沙丘群后,三人便决定将焦裕禄书记的事迹原原本本的写出来,让她的感人事迹在兰考县的475个日日夜夜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1966年2月,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问世。
焦裕禄, (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 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 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54年8月相继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起重机厂机械加工车间进修,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所表现出来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走进人物
河南省兰考县位于黄河故道,饱受风沙、内涝和盐碱“三害”。1962年底,焦裕禄出任兰考县县委书记。当时正是兰考三害严重时期,全县35万人民面临着生存考验。为解决兰考的灾害问题,焦裕禄鞠躬尽瘁,积劳成疾,身患肝病仍跑遍全县120个村庄,带领全县群众封沙、治水、改造盐碱地,取得明显成效。他身染重病,疼痛时便用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直至被县委强行送进医院。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终年42岁。
走进人物
带领兰考人民治理土地
焦裕禄在花生地里拔草
焦裕禄在锄草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
人民群众自发悼念焦裕禄同志
问题探究
1.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2.焦裕禄同志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全文分析。
问题探究
这篇人物通讯写了什么?尝试归纳文中所写焦裕禄的具体事迹
导语:焦裕禄来到兰考的背景,初到兰考的作为。
第一节: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
第二节: 兰考县遭遇洪灾,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 人民全力救灾;
第三节: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
第四节: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
第五节: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焦裕禄同志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全文分析。
问题探究
1.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焦裕禄身先士卒,带领县委班子深入一线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决定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在实地调研时,焦裕禄不顾环境的险恶,亲自去查风口、探流沙,掌握了大量一手的资料。
2.心系群众,关心百姓。冒着风雪中,不辞辛苦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
3.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焦裕禄身患肝癌,但心中只有人民,不顾自身,经常忍着时时作痛的肝部继续办。即使医生劝他住院他也因为开会工作而拒绝。还笑着说:“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焦裕禄因肝癌住院,即使在病中依旧没有忘记关心兰考县的人民,还在病榻上念念不忘兰考的沙丘治理”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精神总结:
1.实事求是,务实创新
2.心系群众,关心百姓
3.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何理解“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问题探究
第五节:“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1)写1965年春天有人到焦裕禄坟前看望,表达缅怀之情
——集中展现焦裕禄在兰考的生命足迹
(2)用一连串数字表现三年来兰考抗灾取得的成绩
——歌颂这一战胜自然的伟大成就
(3)写焦裕禄给兰考人民的精神财富
——预言焦裕禄精神能在兰考地区生根、发芽,结果
(最后一段,换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表达歌颂赞美)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是指焦裕禄的精神永远流传,带给人民无穷的精神力量
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人们以焦裕禄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新的奇迹。
人物通讯
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篇人物通讯有哪些特色?
深入探究
深入探究
这篇文章有哪些特色?
(一)小标题的结构,体现布局谋篇的精细、巧妙。全文按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组织材料。“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亲临一线,身先士卒的精神)——“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心系群众,忘我工作)——“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热爱群众,无私奉献)——“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没有死,他还活着”(肉体虽死,精神永存)。
(二)表达方式上,记叙为主,夹以描写、议论、说明。全文的主线是记叙焦裕禄同志从到达兰考后忘我工作,带领群众治理土地的感人事迹,同时夹杂着描写、议论,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生动的刻画了出来。
(三)运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例子,生动表明焦裕禄的可贵品质。?在全文的描写中,每一节都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例子,表现出焦裕禄可贵的品质。
拓展延伸
通过这篇通讯,尝试归纳焦裕禄精神,你有什么启发?
“焦裕禄精神”是一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对焦裕禄同志,总书记一直十分崇敬,视为人生榜样。
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