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1张PPT)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894——1895,甲午战争
1904——1905,日俄战争
1915年,迫使袁世凯政府 签订“二十一条”
1919年,巴黎和会
割台湾
东北管辖权
山东的权益
近代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径
每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
报声,这就是在提醒我们居安思危、勿忘国耻。
75年前,日本侵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3000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恐怖的枪声炮声、被野血涂红的血色残阳、灭绝人性的残暴…… 从此,把屈辱和苦难带给了一个沉睡百年的民族!
血泪国耻
日本为什么要侵占东北
日本野心
侵占东北
吞并中国
称霸世界
经济危机
转移人民视线,
医治经济危机创伤
世界因素
东北战略地位
战略位置重要
土地肥沃,铁矿、煤矿资源丰富
中国局势
国共内战,有机可乘
1、九、一八事变
日军精心策划、有计划
有目的的一次侵略活动
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沈 阳
时间
策划者
经过
1931.9.18
日本关东军
制造“柳条湖事件”,攻占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
中日驻东北
兵力对比
中国东北军
正规军:16.5万
非正规军:4万
共计:20万左右
日本关东军
正规军:1.5万人
非正规军:1万人
共计:2.7万人
北大营
东北军:一万多人
日军:500多人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致张学良电
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电令东北军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1931年9月19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
思考:这些电文说明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行为采取什么态度?
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
“剿共”才是当务之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当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之时,忙于调集重兵对南方红军展开“围剿”的蒋介石,不顾民族的危亡,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 方针。面对一万多日本关东军的入侵,在南京国民政府抱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令下,16万东北军不战而退关内,不到半年,东三省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秀河山全部沦陷,沦入日寇之手!三千万东北同胞,在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之下,沦为亡国奴。
史料:
1931.9.19
1932.1
1931.9
1931.11
1932.2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齐齐哈尔
3、东三省沦陷
锦州
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东北三千万同胞在日军的铁
蹄下,受尽欺压凌辱。
东北人民的血泪史
伪满宪兵在哈尔滨大街上劈杀中国人民
中国同胞的头颅被 挂在电线杆上
随意逮捕、残害中国老百姓
日本奴役下的劳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
O
九一八国耻纪念日
背景:
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将侵略魔爪伸入中国东北地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界民众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人民音乐家聂耳饱含爱国激情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创作了一批反映民众心声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义勇军进行曲》。
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救亡图存(抗日救国)
不朽的民族战歌——抗日救亡的最强音
东北沦陷
华北危机
七七事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战争的开端
到1941年底,日军侵占了包括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南昌等重要城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历史的控诉(一)
731部队细菌战
探究:看了以下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历史的控诉(二)
南京大屠杀
哪个图片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二、滔天罪行篇
杀人比赛
日军拿着被杀害百姓的头颅
活埋中国老百姓
6
个星期
死难者
19万以上
集体屠杀并毁尸
三分之一
城市化为灰烬
30万以上
南京大屠杀
历史的控诉(三)
轰炸城市
重庆在飞机轰炸后
重庆一片废墟
家破人亡后的百姓痛苦失声
成都
兰州
昆明
历史的控诉(四)
烧光、杀光、抢光的
——“三光”政策
三、以史为鉴
用事实说话:
1、日本政府反省了吗?
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原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
丑恶参拜 ,身败名裂
惊世一跪 ,一座丰碑
日本方面宣告,战争目的是自存自卫和将亚洲从欧美统治下解放出来,进而建设大东亚共荣圈。
关于战争目的:
日本右翼教科书中的观点表述 举例:
“东京审判认定日军在1937年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多数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是对于这一事件的实际状况,由于资料有疑点,存在各种见解,至今仍在争论。”
关于南京大屠杀:
你认为“右翼教科书”中的以上两个观点是否正确,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加以驳斥。
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事实拒不承认,还极力标榜自己的行径。教科书事件表明了日本政府对右翼势力的支持态度。
日本教科书事件说明了什么?
“劝谏”
“兵谏”
“哭谏”
张学良、杨虎城为何
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呢?
(1)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处于
亡国的危急关头,民族矛盾激化。
(2)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起到了感召作用。
(3)全国人民抗日运动进入高潮
(4)张、杨作为伟大的爱国者接受中共主
张,也由于国耻家仇的情感交织,要
求蒋联共抗日。
(5)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临潼华清池
西安事变
时间
地点
发起人
张学良、杨虎城
武力解决
借机杀蒋
和平解决
争取救蒋
想一想:
中国共产党会是哪种主张?
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
抗日的主张
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
应邀赴西安谈判
西安事变平解决
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意义重大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你怎样看待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
不顾个人安危
强烈爱国情怀
强烈的国家民族的责任心
民族大义重于一切
民族英雄
张学良
杨虎城
全民族抗战开始
阅读P116教材图文,说一说,蒋介石的反动政策是怎样转变的?(原因)
1、在中共的号召下,各阶层人民一致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 “一二九”运动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3 、东北抗日义勇军坚持抗战,激发了民族爱国精神。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一二·九运动
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提出的主张:
2、中共提出的主张:
3、中共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
4、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作用:
以全民族利益为重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推动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到来(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
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战争的防御阶段,广大的爱国官兵出于民族义愤,开展以阵地防御下为主的正规战,不惜流血牺牲,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征服中国的迷梦。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
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1938年4月的台儿庄保卫战取得了抗战开始以来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首次重大胜利
史料:台儿庄会战期间,当时防守临沂的庞炳勋部
队受到日军攻击,损失惨重,原与他是宿仇的张自
忠率领部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及时赶来增援,率
部与庞部协力作战,从而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
材料体现了国民党爱国官兵的哪些精神?
团结奋战、不怕牺牲、以民族和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敌后抗日游击战
显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伟大作用
中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出了哪些有效的打击
日寇的方法?
你知道海外华侨和世界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战的事迹有哪些?
日本无条件投降
8月6日和9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8月8日和9日 苏联对日宣战和对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发起进攻
8月9 日 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朱德总司令发布进军令
8月15日 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向盟国签订投降书
9月9日 冈村宁次向中国政府呈交投降书
10月25日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9月3日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背 景
抗日
战争
重大 事件
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活动
结 果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945年)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海外华侨及国际友人的支持
台儿庄战役、驻守上海的军队反击日军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20世纪30年代,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1945年);
从中你可以看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中国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国际意义)
追问历史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名称 结果(中国)
鸦片战争 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失败
甲午中日战争 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失败
抗日战争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一览表
胜利
(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你能根据以下史实得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史实:中共领导敌后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中共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史实:七七事变后,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史实: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活动、敌后抗日根据地游击战
国内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作战
史实:白求恩大夫为八路军伤员疗伤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
1945年9月2日,日本对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结果却截然不同。 请写出这两次战争的名称,并分析导致这两次战争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避战求和、妥协退让。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主要原因: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实行全民族抗战;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国内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作战;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国东北。当时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14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
材料二: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庆祝”。
(1)材料一中的“事变”指什么?结束东北地区“苦难14年”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所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指什么?(2分)
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九一八事变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