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酸与碱 单元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酸与碱 单元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8 17:48: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酸与碱单元复习
一、选择题
1.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发生的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盐酸 B.氧化铁和稀硫酸 C.烧碱溶液和盐酸 D.铁和稀盐酸
2.下列关于H2SO4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与NaOH发生反应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H2
3.若要不发生化学反应就提高某稀盐酸的pH,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氢氧化钠溶液 B.加浓盐酸C.蒸发水分 D.加热煮沸后恢复到室温
4.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
5.下列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是( )
A.MgB.AgNO3C.Cu(OH)2 D.FeSO4
6.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与标准比色卡比色,得出pH约为3,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在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7.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使溶液的pH显著降低的是( )
A.硫酸 B.氯化铜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8.某化合物在水中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往该化合物溶液里加入氧化铜,加热,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有蓝色沉淀出现.此化合物是下列的( )
A.硫酸 B.碳酸氢钠 C.硫酸氢钠 D.盐酸
9.向l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2.5% B.20% C.22.5% D.25%
10.为得到纯净的物质,某同学设计了表中的除杂方法,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CaCO3,过滤
B
H2SO4溶液
HNO3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CO2
HCl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D
Na2SO4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11.完成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的探究后,小江记录了以下四组结果,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H2SO4、Na2SO4、KNO3 B.CuSO4、H2SO4、NaClC.NaOH、NaCl、HCl D.H2SO4、Na2CO3、NaNO3
12.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13.下列转化能通过与盐酸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
①CaO→CaCl2②Fe(OH)2→FeCl2③CuO→CuCl2④Fe→FeCl3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在下列物质中滴入稀硫酸后,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Zn B.Fe2O3 C.CuO D.Fe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A.①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B.②在室温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③向一定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固体
16.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 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 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
二、填空题
17.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__ __(填一种即可)。
(2)请写出稀硫酸与Y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 _。
18.在一张洁白干燥的滤纸上,依次喷洒A、B、C三种无色液体,当喷洒A时,滤纸上无明显变化;再喷洒B时,滤纸上出现一只红色小猫;最后喷洒C时,小猫逐渐消失。回答下列问题:

滤纸上的小猫可能是由__ __画的。无色液体分别是A:__ __、B:__ __、C:__ __;或A:__ __、B:__ __、C:__ __。
19.稀盐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有关稀盐酸的实验如下。
(1)若需检验某盐酸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应选用的试剂是         。
(2)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镓(Ga)是一种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中,反应物Ga与生成物H2的物质的量关系如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如为某同学对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请你帮他梳理下列知识。

(1)若盐为BaCl2溶液,则反应现象为 。
(2)若M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此外M还可以为    (填写物质类别)。
(3)若金属为Fe和Zn,将质量相等的两种金属放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过量稀硫酸中,    (填“Fe”或“Zn”)与硫酸反应最终得到的溶液质量更大。
21.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当NaOH溶液加至一定量时,白色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全部溶解,生成NaAl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则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__ __。(纵轴表示氢氧化铝沉淀的质量,横轴表示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

A B C D
22.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O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O42-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      ?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SO42-

①取样品,滴加Ba(NO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O42-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试剂是        。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是方案   ,理由是             。
(3)方案Ⅲ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   的干扰。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C2.C【解析】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H2SO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属于酸的通性;NaOH属于碱,能与酸发生反应,H2SO4能与NaOH发生反应,属于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其他酸滴到白纸上不能使纸变黑,不属于酸的通性;活泼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氢气,H2SO4与Mg反应放出H2,属于酸的通性。3.D4.B5.D6.A7.C8.D9.B10.A11.A12.C13.B14.A15.B16.D二、填空题
17.Zn(或Fe等活泼金属);H2SO4+2NaOH===Na2SO4+2H2O(合理即可);18.氢氧化钠或酚酞;水;酚酞;盐酸;水;氢氧化钠;盐酸;19.(1)硝酸钡溶液(合理即可)
(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
(3)2Ga+6HCl2GaCl3+3H2↑
【解析】(1)检验某盐酸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可用硝酸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硫酸。(2)无色酚酞试液遇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仍为无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3)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由反应物Ga与生成物H2的物质的量关系可知反应物Ga与生成物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Ga+6HCl2GaCl3+3H2↑。20.(1)生成白色沉淀
(2)Fe2O3+3H2SO4Fe2(SO4)3+3H2O碱
(3)Zn
21.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C;22.(1)稀盐酸(2)Ⅰ不能排除Ag+的干扰(3)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