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08 17:5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叫化合反应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需要加热,化合反应需要点燃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变化的微观示意图,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变化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属于化合物C.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D.每个甲、乙、丙的分子都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
3.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蜡烛燃烧 C.加热碳酸溶液产生二氧化碳 D.粗盐提纯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MnO2 C.H2SO4 D.NaCl
5.“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6.下列化学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 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7.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质量轻、电量大等优点。锂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B.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90
10
8
2
反应后质量/g
11
59.25
29.75
10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
A.氧化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物理变化
9.“”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选项与微观示意图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的是( )

A.KOH+HCl=KCl+H2O B.Fe+CuSO4=FeSO4+Cu
C.CaCO3高温__CaO+CO2↑ D.SO3+H2O=H2SO4
10.某化工厂以石灰石(CaCO3)和水为主要原料制取熟石灰[Ca(OH)2]。其制取过程中的变化关系可表示为CaCO3→高温CaO→+H2OCa(OH)2。
上述两步变化过程中依次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和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11.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其中b处表示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现有反应:乙醇+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则此反应应该填充到(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x的值为13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
13.以铁、水、稀盐酸、氧气、稀硫酸、硫酸铜溶液为原料,根据下列化学反应类型,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
1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下图是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HI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

(1)A、B、C三图中表示HI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 __图。
(2)上述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中的__ __反应。
(3)若要得到1个H2分子,至少需要__ __个HI分子碰撞。
15.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中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请判断此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_作用。

16.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新分子的过程。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7.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2015年3月23日江西抚州市,雷声隆隆之后,数道闪电划破夜空,场面十分壮观.
雷电时,少量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

①在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②之后,NO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全部生成硝酸铵.硝酸铵属于___(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合成60千克一氧化氮,最终可以生成硝酸铵______千克.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D
2.B
3.C
【解析】.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反应,故A不合题意;B.蜡烛燃烧,即反应物为蜡烛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是分解反应,故B不合题意;C.加热碳酸溶液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由于反应物只有一种,而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C符合题意;D.粗盐提纯,将其中的泥沙与溶液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C。4.B5.B
6.B
7.C8.B
9.D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反应物有多种,生成物只有一种。
A、B、C的方程式中,生成物都有两种,肯定不是化合反应;而D中生成物只有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是化合反应,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10.C
11.C
12.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因此x=13g;M、P质量都减少,是反应物;N增加,是生成物;M反应掉了18g-13g=5g,P的反应质量为32g-12g=20g,生成的N的质量为26g-1g=25g。数据可以如下处理: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13

26

2

12

质量变化

-5

+25

0

-20


A.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而不是分解反应,故A说法错误;B.反应后x的值为:18-5=13,故B描述正确;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25g:20g=5:4,故C说法正确;D.物质Q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故D说法正确。二、填空题
13.(1)4Fe+3O2空气中缓慢氧化__2Fe2O3
(2)2H2O通电__2H2↑+O2↑
14.C;分解;2;15.分解反应催化
16.(1)2∶1
(2)化合反应
17.+2氮肥80
【解析】①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则,故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②硝酸铵(NH4NO3)中含有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氮元素),故属于氮肥。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NO中氮元素的质量与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相等。
设可生成硝酸铵的质量为x


则最终可以生成硝酸铵8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