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第二单元检测 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第二单元检测 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6 22:0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参差(cēn)????
骤雨(zhòu)????
罗绮(qǐ)????
嬉笑(xī)
B.天堑(qiàn)???
?纶巾(lún)?????
鲈鱼(lú)?????
寻觅(nì)
C.珠玑(jī)????
薄荷(bò)????
遥岑(cén)????
吟啸(xiào)
D.樯橹(lǔ)????
萧瑟(sè)????
盈袖(xiù)????
蓑衣(s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东篱?????婉约?????良霄?????烟柳画桥
B.狼狈?????羌管?????巷陌?????金戈铁马
C.暮蔼?????吴钩?????嬴得?????斜阳草树
D.梧桐?????憔悴?????销魂?????醉听萧鼓
3.下面对宋代词人的姓名、词牌、词中句子的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秦少游——《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B.苏轼——《念奴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李清照——《声声慢》——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4.下列关于古代诗词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称近体诗或今体诗。
B.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如“三吏”“三别”等。
C.近体诗根据每首诗句的多少,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限定为八句,绝句限定为四句。按字数分,律诗又分为“七律”和“五律”,绝句也分为
“七绝”和“五绝”。
D.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按段数分,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区别。
5.下面对于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起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人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二、文言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少拳勇,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唐僖宗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率八都之士进攻越州、润州。江、浙平,董昌为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祆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昌。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同光中,赐玉册、金印。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镠学书,好吟咏。江东有罗隐者,有诗名,闻于海内,依镠为参佐。镠尝与隐唱和,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之事。镠亦怡然不怒,其通恕也如此。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镠以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年八十一。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时有儒士谒于主帅,已进刺矣,见镠稍怠,镠怒,投之罗刹江,及典谒者将召,镠诈云:“客已拂衣去矣。”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斯亦近代之名王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B.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C.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D.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僖宗:庙号。庙号是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本文中的乾符、景福等。
B.节度使:官名。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C.铁券:铁契,古时帝王颁赐功臣,世代可据此享受某些特权。
D.食邑:依靠封邑租税生活;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谬军事才能突出。他年轻时征战黄巢,后又奉旨讨伐自立为王的董昌,均获得了胜利。
B.钱镠治国有略。他治理钱塘潮造福百姓,但是也极尽奢华之能事,大兴土木,使得百姓颇有微词。
C.钱镠赏识人才。罗隐素有诗名,他委以职务,并同他诗文唱和,即使罗隐提到他微贱时的事也一笑了之。
D.钱镠年轻时刚烈任性,会因为小事置人于死地;晚年逐渐留心处理事情的方法,体爱下士,获得了美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②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之事。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
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
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颈联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尾联写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2.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四、默写题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典是诗歌的常用手法。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用刘义隆典故的句子是: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表达恋人在离别之际,泪眼蒙眬,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说出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声声慢》中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这不仅产生了众多不同的节日名,①____________,如悬挂艾草、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粽子等。此外,②_______________。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句已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③_______________。
六、其他作文
10.一位出租车公司的老板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教师为新公司命名。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假如你是这位老师的学生,请你写一段
1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含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纶”应读ɡuān,“觅”应读mì。
2.答案:B
解析:A项,霄—宵;C项,蔼—霭,嬴—赢;D项,萧—箫。
3.答案:C
解析:“《声声慢》”应为“《醉花阴》”。
4.答案:A
解析:唐代以后的作者也写了不少古体诗。
5.答案:C
解析:C项“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表述有误,不是依内容决定的,
而是依词牌的要求决定的。
6.答案:(1)C;
(2)A;
(3)B;
(4)①把郡城四周扩大了三十里,繁复密集的城市房屋,精巧秀丽的江山美景,确实是江南的绝美景色。
②罗隐写诗喜好旁敲侧击或挖苦嘲笑,曾经开玩笑写诗,诗中提到钱镠微贱时骑牛持棒的事。
解析:(1)根据文言文对称句式的特点可知,“大者攻州郡”和“小者剽闾里”的前后都应断开,据此排除B、D两项;“恣横于杭、越之间”为完整的状语后置句,意思是“在杭州、越州之间恣意横行”,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项。故选C。
(2)“乾符”“景福”是年号。
(3)“百姓颇有微词”无中生有。
(4)①广:扩大。邑:城市。胜概:绝美景色。②讥讽:说话时旁敲侧击或挖苦嘲笑。戏:开玩笑。梃:木棒。
【参考译文】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年轻时勇武,喜欢见义勇为,扶助弱小,把解除仇怨作为事业唐乾符年间,在于潜镇将领董昌手下担任部校。恰好当时天下祸乱,黄巢进犯岭表,江、淮的盗贼聚集在一起,势力大的进攻州郡,势力小的剽掠乡里,董昌聚集民众,在杭州、越州之间恣意横行,来阻断黄巢的要道。唐僖宗在蜀地,诏令董昌讨伐(贼寇),董昌把军事政务委托给了钱镠,钱镠率领八都士兵进攻越州、润州,江、浙一带平定,董昌担任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董昌上表奏请,让钱镠代替自己担任杭州刺史。唐景福年间,董昌逐渐骄纵显贵,自称身应符命预言,又被祆人王百艺欺骗,超越本分擅自称尊号,于是在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钱镠担任两浙都将。钱镠不接受命令,把情况上报(给朝廷),唐昭宗命令钱镠讨伐董昌。乾宁四年,钱镠率领浙西将士攻破越州,朝廷嘉奖他的功劳,赏赐钱镠铁券,又任命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
钱镠在唐昭宗一朝,官至大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太祖改朝换代,尊称钱镠为尚父、封为吴越国王。同光年间,赐给玉册、金印。钱镠在杭州近四十年,极度奢侈、享受。过去钱塘江海潮常常逼近州城,钱镠动用大量人力,开凿巨石填江,又平整江中险石,在上面全建起亭台楼榭,把郡城四周扩大了三十里,繁复密集的城市房屋,精巧秀丽的江山美景,确实是江南的绝美景色。钱镠读书学习,喜欢吟诗。江东有个叫罗隐的人,诗歌才华出众,在国内颇有名声,依附钱镠担任僚属,钱镠曾和罗隐诗文唱和,罗隐写诗喜好旁敲侧击或挖苦嘲笑,曾经开玩笑写诗,诗中提到钱镠微贱时骑牛持棒的事。钱镠怡然自在,不生气,他通达宽恕就像这样。钱镠虽然晚年放纵恣肆,但是他从唐朝一直到后梁,再到后唐庄宗中兴以来,每每都扬帆渡海,贡奉朝廷从无缺漏,所以朝廷也因此善待他。
钱镠在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逝世,终年八十一岁。钱镠最初跟随董昌,当时他正处于壮年,个性还很刚烈。曾经有个儒生要拜见主帅,已经递进了名帖,拜见钱镠时略有怠慢,钱镠发怒,将他丢入了险江之中,等到掌管拜谒的人召见儒生时,钱镠谎称说:“客人已经生气离开了。”到了晚年,才体爱下士,留心处理事情的方法,几十年来,获得了美誉,他也称得上是近代的名王了。
7.答案:1.C;
2.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C项,“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错,前一句不能看出明显的远近,且后一句显然不是近景描写。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如“深恩重百年”表现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表现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以及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感伤。
8.答案:1.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2.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
9.答案:而且也使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甚多;“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或:“纪念屈原说”占据主流地位)
解析:①处,根据前面的“这不仅产生了众多不同的节日名”以及后面的节日习俗可知,此处应填写“而且也使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一类的
句子。②根据“除了‘纪念屈原说’,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可知,此处应填写“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甚多”一类的句子。
③处,根据“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句已深入人心”可知,此处应填写“
‘纪念屈原说’影响最广”一类的句子。
10.答案:“易安”,从字面上看有双层含义,一是房价便宜,容易安家;二是居住平安,非豆腐渣工程。此外还有联想意义,它能让人想到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句句,家不在大,容膝即可,叫人知足常乐。而“易安”又是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号,刚好求名的老板也是一位女中豪杰(女能人),让人顿生好感。
解析:注意从表面意、内涵意、联想意等多个角度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