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A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孱弱(càn)冠冕(miǎn)辜负(gū)
狩猎(shǒu)
B.鉴别(jiàn)承载(zài)
杯皿(mǐn)国粹(cuì)
C.专横(héng)
楔子(qì)自诩(xǔ)
推衍(yǎn)
D.玄虚(xián)
栖息(xī)磨坊(fáng)罪孽(n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荟萃????
吝啬????
要言不烦????
严惩不待
B.砥砺????
淤积????
病入膏肓????
礼上往来
C.联网????
牟取????
冠冕堂皇????
明火执仗
D.抹煞????
妆扮????
勃然大怒????
亟待解决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i我敢说,也可以算得????????????????一点进步了。
(2)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
(3)语言扩大了脑袋对信息的记忆量,????????????????了把信息提炼成为知识,利用知识支配环境。
(4)可是,历史????????????????不会停止,还在更快地前进。
A.突出????
仍然????
方便????
永久
B.显出????
仍然????
便利????
永远
C.显出????
依然????
方便????
永远
D.突出????
依然????
便利????
永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
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
5.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让我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网页设计大赛,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尽量争取好一点的成绩。
B.社会的多元化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而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又带给了孩子多少让他们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呢?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只要做出了自己的主观努力,也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D.你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在他面前什么话不好说,偏要讲什么上大学的事,你不知道他今年高考没被录取吗?
二、现代文阅读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林掌柜
贾大山
林掌柜的“义和鞋庄”不大,只有两间作坊,两间门市。门口的柜台上,放着算盘、笔砚、账簿,还放着一把特制的铡刀。那把铡刀小巧玲珑。据说,只要顾客问一声:“掌柜的,鞋底里面,垫的是纸是布呀?”林掌柜便微微一笑,一手接过鞋,一手抬起小铡刀,咔嚓一声,把鞋铡作两截,送到顾客眼皮下看——林掌柜又叫“铡刀林”。可是,在我的记忆里,那把小铡刀从来没有用过,
只是那么放着,并且总是擦得明晃晃的。
一天,我正骑着石头獅子玩耍,杨跛子过来了,一跛一跛地走到林掌柜的柜台前面,说:“买鞋!
”
那天顾客不少,林掌柜见他来了,赶忙拿出几双鞋,
让他挑选他拿起一双鞋,朝柜台上一扔:“铡一双看看!”
林掌柜望着他,笑而不语。
“不敢铡?”“敢铡。”
“不敢铡就不是好货!”
“这么着吧,爷儿们!
”林掌柜拿起那双鞋,一面用纸包着,一面笑着说,“这双鞋,拿去穿,钱,不忙给;鞋底磨通了,鞋帮穿烂了,好货赖货一看便知。”话儿也柔和,手儿也利落,话说完了,鞋也包好了,朝他怀里轻轻一扔,“别客气爷儿们,拿着,穿坏了再来拿!”
杨跛子真的不客气,白白拿走一双鞋!顾客们都很气愤,林掌柜却依然笑着,说:“只当铡了一双。”
父亲和林掌柜是至交。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或是生意不忙的时候,林掌柜便来我家铺子里闲坐。两人到了一起,就要喝一点酒。他们到里间屋里,在炕上放个小桌,对面坐了,慢慢地喝。——我家卖酒,也卖松花、咸蒜、豆瓣酱。每次分别的时候,两人总要互相奉承一句:
“我最佩服你的豆瓣酱。”
“我最佩服你的小铡刀。”
我也深深喜爱林掌柜的小铡刀。有一次,他们喝着酒,我问:“林大叔,你那小铡刀快不快呀?”
“快呀,飞快飞快。”
“一年铡多少鞋?”
“早先铡一些,后来就不铡了。”
“既然不铡了,要它干什么?”
“放着。”父亲说,“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
林掌柜乐了,举起酒杯说:“知我者,老哥也!”
他们每次喝酒,总是这么快活。
那年腊月,一个下雪的晚上,天很晚了,父亲站在货架子前面,正自盘算什么,林掌柜把门一推,头上顶着几片雪花进来了。父亲说:“你也没睡?”
“睡了,又起来了。”林掌柜结着扣子说,“我想喝两盅。”
林掌柜自己下手,弄了一碟韭菜花儿,弄了一碟豆瓣酱,然后从酒坛里舀了一小壶酒,说是一醉方休——
林掌柜心地坦和,总是那么快乐。
可是,他刚抿了一口酒,突然皱起眉头:“酒里掺水了!”
“没有。”父亲一愣。
他又抿了一口,红着脸嚷起来:“掺水了,肯定是掺水了!”
父亲尝了一口,脸也红了,急得拍着桌子说:“咦,这就奇了!”
“最近,谁来打过酒?”
“昨天,前天……杨跛子!”
“披一件破大袄?”
“披一件破大袄!”
“要赊账?”
“要赊账!——三斤的瓶子灌满了,提下柜台,才说要赊账。我说不赊账,他就不打了……”
“酒呢?”
“我又倒回去了!”
“坏了!”林掌柜仰起脖子,咯咯咯地笑起来,笑得没了声音没了眼睛。他说,杨跛子打酒,惯用此法:他的破大袄里另外藏着一只瓶子,里面装满凉水?
父亲听了,也被气笑了:“你说,这半坛酒……”
“洒了!”
“洒了?”
“再卖倒字号。”
“半坛酒,总有七八斤呀……”
“不喝了,睡觉!”林掌柜好像生气了,起身要走,父亲赶忙拦住他:“怎么了?”
“人也有字号!”
我赶紧开开门,抱起酒坛子,把“酒”洒到街里去了。
林掌柜拍着我的头顶笑了笑,说:“这小子长大了做买卖能发财。”我要去给他们打好酒,他说不用了,父亲也说不用了,催我去睡觉。
我不想睡觉,看他们喝酒,听他们说话。鸡叫头遍了,他们的话还没说完。最后三举杯:头杯酒,三十年打早摸黑,苦巴苦干,两家都有吃有穿,没饿着没冻着,喝了;二杯酒,两家相识相知,老不哄少不欺,谁也没有做过亏心的买卖,喝了;最后一杯没有喝,他们把酒洒在地上,敬了天地财神、算盘和秤,还有那把小铡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契合人物职业身份的“鞋”和“酒”为道具来串联情节,并由此构造送鞋和喝酒场面,文脉清晰,
极富画面感,构思巧妙。
B.“世界上有些东西,一定得有,用到不用?的时候,便是用好了”,这是父亲对“我”的教育,也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
C.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举杯,这一情景极具仪式感,既是雪夜饮酒叙谈情节的收束,也是全文的升华,带给读者无限遐思。
D.小说多用简短而又鲜活的人物对话,“赖货”
“打早摸黑”“苦巴苦干”等词语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体语言风格质朴自然。
(2)
“小铡刀”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我”和杨跋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有同有异,请结合作品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王锷字昆吾,太原人。始隶湖南团练府为裨将,嗣曹王皋为团练使,俾锷诱降武冈叛将王国良,以功擢邵州刺史。皋之节度江西也,李希烈南侵,皋与锷兵三千,使屯浔阳,而皋全军临九江,袭蕲州,遂以众济。表锷江州刺史。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皋攻安州,使伊慎围之,而遣锷入城中约降,使杀不从者。翌日城开,慎以贼降乃己功,不下锷,锷称疾避之。
从皋朝京师,皋奏锷文用虽不足,而它可试。德宗擢为鸿胪少卿。先是,天宝末,西域朝贡酋长及安西、北庭校吏岁集京师者数千人,陇右既陷,不得归,皆仰稟鸿胪礼宾,月四万缗,凡四十年。至是,锷悉藉名王以下四千人,蓄马二千,奏皆停给。宰相李泌尽以隶左右神策军,以酋长署牙将,岁省五十万缗。帝嘉其公,迁岭南节度使。诸番舶至,尽有其税,于是财蓄不资。日十余艘载皆犀象珠琲,与商贾杂出于境。数年,京师权家无不富锷之财。
进兼太子太傅,徙河东。河东自范希朝讨镇无功,兵才三万,骑六百,府库残耗。锷能补完啬费,未几,兵至五万,骑五千,财用丰余。锷自见居财多,且惧谤,纳钱二千万。李绛奏曰:“锷虽有劳,然佥望不属,恐天下议以为宰相可市而取。”不听。卒。子稷,历鸿胪少卿。锷在藩,稷常留京师,视势高下以纳资焉。长庆二年,用稷为德州刺史,悉金宝、媵侍以行。节度使李全略利其货,因军乱杀稷,纳其女为媵。
(选自《新唐书·列传九十五》,有删节)
1.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B.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C.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D.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悉知之因/推以腹心/虽家人燕居或预焉
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裨将”,在古代是“副将”的意思,“裨”,古代次等的礼服。
B.“节度”,管辖、治理。唐朝设置的节度使,是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
C.“鸿胪”,官职名,专管朝廷庆贺吊丧赞导之礼,汉武帝时始称。
D.“缗”,本义是计量金银的单位,在本文中是穿铜钱用的绳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锷屡立战功,却不争功。王锷先后在平定王国良叛变、李希烈南侵中建立勋业;面对伊慎贪功的言行,王锷称病回避。
B.王锷精明能干,善于理财。任鸿胪少卿时,他成功处理天宝年间数千外宾的陈案,经李泌的处理,每年为国家节省五十万缗开支。
C.王锷聚敛财富,沦为贪官。在岭南节度使任上,王锷广征诸国船舶之税,中饱私囊,利用职权,贿赂权贵。
D.王锷受到弹劾,祸及子女。他为平息众怒,讨好朝廷,献出家财两千万缗,但仍受到弹劾,儿子王稷最终也因财货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锷悉藉名王以下四千人,蓄马二千,奏皆停给。
(2)锷虽有劳,然佥望不属,恐天下议以为宰相可市而取。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①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断雁:孤雁。
1.这首词写了人生的三个阶段,分别指出各阶段的特点。
2.简要分析"听雨"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
五、语言表达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文学创作是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所以①__________。我们曾经历过的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经过拨乱反正,②_________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形式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因此,③__________.
六、材料作文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
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早年参加过一次指挥家大赛。他按评委交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旋律,他开始以为是演奏错了,但重奏几次依然如此,于是指出乐谱有问题。不料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声称乐谱不会有错。他考虑再三,仍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就大声说:"不!
一定是乐谱错了!"他声音刚落,作曲家和评委立刻起立,报之以热烈的掌声,并祝贺他在大赛中夺魁。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有人认为,这是自信的胜利;也有人认为,这是固执的胜利。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孱”读“chán”,“狩”读“shòu”。C项,“横”
读“hèng”,“楔”读“xiē”;D
项,“玄”读“xuán”,“栖”读“qī”。
2.答案:C
解析:A项“待”一“贷”;B
项“上”一“尚”,D
项“妆”一“装”。
3.答案:B
解析:联系语境和词义。
4.答案:C
解析:此题考点为辨析并修改病句。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
题中,A句句式杂揉,“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实施”和“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杂糅。
B句偷换主语,“一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的主语是“《子夜》”,而不是“他”,应改为“一直到这本书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
D句语序不当,“所”应在“带来的效益”前面。
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成分残缺。B句偷换主语。D句句式杂糅。
考点定位:此题考点为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答案:C
解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和事物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使用时需有相比较的两方面。
6.答案:(1)B;
(2)①小铡刀多次出现,使情节更加曲折,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
②小铡刀体现了林掌柜对鞋子质量的严格要求,代表若他的坚守与追求,有助于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③小铡刀象征着保证质量、诚信经营的理念,有助于突出小说主题。
(3)同:都是次要人物,都推动了情节发展,有利于展现小说的主题,
异:“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事件的参与者,诚信经营的理念在“我”身上得以延续,拓展了小说主题;杨跛子是反面角色,其讹鞋和骗酒的行为有助于塑造林掌柜和父亲的形象,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
解析:(1)
“也是父亲对与林掌柜深厚情谊的肯定”不正确。应是父亲对小铡刀作用的肯定。
(2)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关于“小铡刀”的内容;然后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小说中,“小铡刀”分别出现在开头、中间和结尾:开头交代小铡刀的作用;中间杨跛子要用小铡刀铡鞋,林掌柜与父亲的谈话揭示小铡刀的意义;结尾用酒敬小铡刀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小铡刀多次出现使情节更加曲折,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林掌柜用小铡刀来证明鞋子的质量,表明自己坚守信誉和保证质量的态度,“小铡刀”起到了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小铡刀”具有象征意义,它象征着保证质量、诚信经营的理念,因此“小铡刀”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
(3)解答时,先通读全文,筛选出与“我”和杨跛子相关的情节,然后从主要人物的塑造、主题表达、情节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是故事的叙述者,“我”洒掉掺水的酒的行为,又表明“我”还是事件的参与者,而且继承了诚信经营的理念,所以“我”不仅起到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作用,而且拓展了小说的主题。杨跛子在文中也是次要人物,他用耍无赖的手段从林掌柜那里讹走了鞋,又用欺骗的手段从父亲那里骗走了酒,林掌柜不与他计较,让他把鞋拿走,表现出林掌柜的大度和宽容,父亲舍不得倒掉被掺了水的酒,反映出父亲的动摇,所以杨跛子这个形象除了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还起到了突出主要人物和揭示主题的作用。
7.答案:1.B
2.D
3.D
4.(1)到现在,王锷详细统计名王以下人员四千人,两千匹积蓄的马,奏请朝廷停止发放一切费用。
(2)王锷虽然对国家有功劳,但是(贪污敛财),众望不归于他(或人心不服),(这样)恐怕天下人会以为宰相之位是可以买取的。
解析:1.可以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句式断开,这段文字多四字短句。
2.D项,表述颠倒。本义是穿铜钱用的绳子,在这里是计量金银的单位。
3.D项,理解分析不正确,王锷献出家财是因为“见居财多,且惧谤”,而不是为了“平息众怒”。
4.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1)“至是”,到现在;“悉”,全部;“藉”,统计。(2)“佥”,众人;“佥望”,众望;“属”,归于;“市”,买。
8.答案:1.少年时欢乐甜蜜,无忧无虑;壮年时飘零异乡,情绪悲凉;而今鬓发斑白,愁苦满怀(或看破红尘)。
2.“听雨”是全词的线索,它将三幅不同的画面衔接为一个有机整体;三次听雨代表了人生的三种境界,使这首词容纳了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内涵。
解析: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
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渗透、融汇其中。“少年听雨”
的画面,由“歌楼”“红烛”“罗帐”等绮艳意象交织而成,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尽管这属于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与忧愁悲苦无缘,但是作者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的画面,以“客舟”为中心视点,
而在四周点缀以“江阔”“云低”“断雁”
“西风”等衰飒意象,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僬悴而又枯槁的身心。“悲欢离合总无情”,是追抚一生经历得出的结论,蕴有无限怅惘,不尽悲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似乎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但彻夜听雨本身,却表明他并没有真正进人超脱尘世的大彻大悟之境,
只不过饱经忧患,已具有“欲说还休”的情感调节和心理控制能力。三幅画面前后衔接而又相互映照,艺术地概括了作者由少到老的人生道路和由春到冬的情感历程。其中,既有个性烙印,又有时代折光:由作者的少年风流、壮年飘零、晚年孤冷,分明可以透见一个历史时代由兴到衰、由衰到亡的嬗变轨迹,而这正是此词的深刻、独到之处。
9.答案: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
作家找回了自我(或“作家的个性在文学创作中得以体现”);
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①处是一个因果句,根据前文“文学创作是艺术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个人行为”可以推知,此处应填写“它呈现出作家的个人特色”。②处,
根据“经过拨乱反正”可以推知,此处填写的内容应与前文“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形成对比,因而可填写
“作家找回了自我”或“作家的个性在文学创作中得以体现”。③处,
由“因此”可知,这里应填一个总结性的句子,而前文中主要谈了文学创作的“个性”与“公共性”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以此处可填写“作家和作品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10.答案:
自信心是成功之本
北京学生
??
小泽征尔的成功正是因为其拥有可贵的自信之心。
??
自信,它被无数人喊在嘴边;自信,它造就了无数历史名人;自信,它使人们感到快乐,使人们感到幸福。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当李白因得罪杨贵妃而被放逐时,他曾这样勉励自己。自信使李白拥有了坚初的毅力,虽然他的抱负没有实现,但他却成了名垂青史的大诗人。
??
当司马迁受宫刑之后,是自信使他将
《史记》这一皇皇巨著写了出来。如果没有自信,就不会有一本完整的《史记》留于人世,司马迁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伟人。
??
没有自信,刘邦也不可能成就大业,建立汉朝。没有自信,刘邦可能只是一位小小的亭长,而不会是后来的汉高祖。
??
……
??
回望昨天,历史因自信而创造了伟人。
回首今日,自信依然为我们铸造着新的伟人。
??
可是,伟人是伟人,我们是我们。
??
当我们遇到一丁点的学习困难时,我们可曾想过挑战自己?当我们遇到挫折时,
我们可曾想过历史上的伟人遭受的挫折比我们多?
??
伟人不一定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可是伟人身上的自信却是我们必须学习的。
自信是我们成功的基础。如果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
??
我们都拥有美丽的梦想,然而梦想的实现是需要自信作为阶梯的。自信可以使我们实现梦想,而挑战自我更是自信的源泉,如果我们拥有自信,那么成功是有望通过挑战自我得到的。
??
挑战自我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勇气和快乐。当我们拥有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便会明白困难并非坏事,它也可以使我们坚强起来,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自信就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坚韧。
??
自信使人们明白,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我们不应该气馁、灰心丧气,而是应当笑对它们,想办法去解决。
??
自信使我们快乐,自信使我们敢于挑战自我,自信使我们获得快乐,自信使我们拥有勇气。
??
自信是成功之本!自信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人生品质!自信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自信是我们成功的基石!
解析:读罢此故事,感慨自然而生:自信何等可贵!围绕此中心,谈缘何自信可贵,可贵于何处,如何才能拥有自信之心。层层递进,环环相生,自然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