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一中七年级(下)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2、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3、 少先队员们正在湖边进行篝火晚会以庆贺自己的节日,在一片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队员们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悦。以下能称得上光源的是 ( )
A、少先队员们的目光 B、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在湖边燃烧的篝火
4、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由于阳光的照射常会看到树阴下的地面上有许多光斑,这些光斑的形状是 ( )
A 、树叶的形状 B、各种形状 C、 圆形的 D 、树枝形状
5、下列几种情况中,看到实像的是 ( )
A、在平面镜中看到自我 B、在小河边看到水中的游鱼
C、在教室里的投影机屏幕上看到的画面 D、从放大镜中看到植物的芽
6、在雷电来临时,总是先看到闪电,接着才听到的雷声,其原因主要是 ( )
A声速比光速快 B 闪电发生在雷鸣之前 C 双耳效应 D 光速比声速快
7、下列那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
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为了推销产品,在商场的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上消声器 D、 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替品
8、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 )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9、晚上入睡的人被蚊子咬醒,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 )
A、视觉 B、触觉 C、嗅觉 D、听觉
10、伞兵从飞机上跳下,下方正好有个湖,在下落过程中伞兵在水中的像(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消失
11、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为30°时, 反射角是 ( )
A、30° B、60° C、90° D、120°
12、下面4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是 ( )
1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14、1964年,美国空军F104喷气式飞机作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的10000只鸡中有6000只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个危害的原因是(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强烈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5、集邮爱好者为了能更清晰地看到邮票的画面,常用放大镜来观察,他看到的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16、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 接通电路, 电铃发出声音, 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中的空气抽掉时, 将发生 (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只见电铃振动, 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不见电铃振动, 但能听到声音
17、能调节进入眼睛光线强弱的是 ( )
A、角膜 B、瞳孔 C、 晶状体 D 、视网膜
18、 一束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正确的图示是 ( )
19 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 ( )
A、超
19、下列四个光路图中,哪个是错误的 ( )
20、某同学选用焦距是5厘米的凸透镜做实验时,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13厘米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21、如右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人容器中,在容器底面O处形成一个
光斑。在往容器中加水的过程中,容器底面的光斑将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仍在原位置 D、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22、下图是四位同学作的平面镜成像图,图中MN为物体,M′N′为对应的像,其中正确的是 ( )
23、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眼球的折光系统是指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
B、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C、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D、矫正近视眼用凸透镜
24、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25、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当物体从距透镜15厘米处沿透镜主光轴远离,移动到距透镜40厘米处的过程中,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 )
A、逐渐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二、简答题(1分/空格,共30分)
26、各种感觉都是在 相应的神经中枢形成的。
27、听觉感受器在内耳的 中,而晕车、晕船是由于内耳的 和 中的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造成的。
28、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由
于大脑皮层 中枢疲劳的缘故。
29、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是以光速传播的,光速为 千米/秒, 若北京到开化的距离为2100千米,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杭州接到北京的信息需要 秒。
30、你知道吗 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蛇能通过身体感受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所产生的振动,从而“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_______传声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
31、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
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32、当你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请另一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击一下铁
管。你能听到二次敲击声。第一次是由 传来的;第二次是由
传来的。
33、某学校的徐老师,近日发现自己的眼睛;“看远处能
看得清,正常看书有叠影”。并对自己的眼睛所产生的现
象作出如右图所示的折光系统。
问:①这位徐老师的视力已患上
(选填:远视眼或近视眼)
②若要使徐老师能在正常情况下看书写字,你认为应购买由________(选填:
凸透镜或凹透镜)做成的眼镜,此眼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
34、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纸片划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就越高,这说明物体振动越快,声音的_________ 越高。用小提琴和钢琴同奏一支曲子,人们一听便能区分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35、晴朗的月夜,在“海上田园”赏月,池塘里的水深2米,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4×105千米,赏月人低头看到水中月亮的像与水面的距离为 千米。
36、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其原因是:光滑的黑板发生
了___________而字发生 。(选填:A、镜面反射、B、漫反射)
37、 收音机、手机等设备的天线所接发的信息, 在空中都是以___________形式传播的。
38、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________
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______现象。作者看到的是物体的在水中形成的 像(填“虚像”或“实像”)
39、在暗室里,用蓝光照在白色墙壁上,看到的墙壁是 色,用蓝光照在紫色物体上,看到的颜色是 色的。
40、当飞机降落时空中小姐要求乘客咀嚼口香糖,其目的是为了使乘客保持
内外气压平衡,保护听力。
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了一个与墙面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达到这一目的,这样可以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42、如图各类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对光起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三、作图题(43、44、45、每题2分,46每题4分)
43、根据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44、根据光路图,请在光线的空缺处补上适当的透镜.
45、在如图中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46、如图甲中S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O是一条入射光线.试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S的像S’(4分)
四、实验探究题:(49题4分,50题6分共10分)
47、“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说出两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是凸透镜是方法:
① ②
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凸透镜、光具座、蜡烛、火柴,还缺少的是 。
(3)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的中心, 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上在 。
(4)蜡烛在凸透镜的左侧距凸透镜20厘米处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象,则凸透镜的焦距f = 厘米。
48、小明同学利用右图所示的光具盘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让一束白光从左边斜
射到平面镜上,多次改变入射的方向,他测得如下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20° 30° 40° 50°
反射角 20° 30° 40° 50°
(1)请你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若在平面镜上贴上红色的玻璃纸,则看到反射光的颜色是: 色。
七年级(下)科学月考答题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简答题(1分/空格,共30分)
26、
27、 , , 。
28、 。
29、 , 。
30、________ 。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 。
33、① ②________ 。
34、_________ , 。
35、 。
36、___________, 。
37、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_________, 。
39、 , 。
40、 。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 。
三、作图题(43、44、45、每题2分,46每题4分)
43、 44、
45、 46、
四、实验探究题:(49题4分,50题6分共10分)
47、(1)① ②
(2) 。
(3) , 。
(4)f = 厘米。
48、
(1)请你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2) 色。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