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件 - 2020-2021学年京改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课件 - 2020-2021学年京改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7 06:5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
1.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3.初步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哪些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1、生物体的呼吸作用可产生二氧化碳
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蜡烛燃烧也可以生成二氧化碳;
4、煤气或天然气燃烧也可生成二氧化碳;
5、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可生成二氧化碳;
一、药品的选择
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硫酸
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盐酸
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两者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产生二氧化碳很少
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和稀盐酸
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原则:药品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反应速率适中,便于控制;节能,操作简便;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原料
+)
药品选择
反应原理
仪器选择
收集方法
检验或验满方法
操作步骤
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考虑的因素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
药品状态
反应条件
CaCO3+2HCl=CaCl2+H2O+CO2↑
固态
加热
固态和液态
常温
固态和液态
常温
发生装置选择依据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H2O2
===
2H2O
+
O2↑
MnO2
三、装置的选择
收集装置的选择
收集装置
选择条件
排水集气法
难溶或不易溶于水
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
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比空气的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气体。
设计思路




反应在常温下进行
气体需导出
反应前固体与液体分离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能溶于水
固体与液体反应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
注意事项:
长颈漏斗必须液封,导管应露出橡皮塞少许。
思考:
如何将该装置改进为可以随开随用
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四、操作步骤:
五、检验方法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六、验满方法
小结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
1)药品选择
2)反应原理
3)装置选择
4)收集方法
6)验满方法
5)检验方法
7)操作步骤
(石灰石和稀盐酸)
(固液常温型)
(向上排空气法)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燃着的木条放瓶口,木条熄灭)
A
B
C
D
E
F
1、下列是一些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其中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

A
E
F
课堂练习
2、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图,请指出图中的错误,并改正。
长颈漏斗应插到液面以下;
导管应露出橡皮塞少许;
换一根相对较长的导管,并
伸入集气瓶底部。
改用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长颈漏斗没有液封;
导管伸入发生装置过长;
导管伸入集气瓶过短。
错用了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错误
改正
稀硫酸
石灰石
A
B
C
D
E
G
F
已知H2S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H2S用块状的
FeS和稀硫酸反应,其发生装置应选
,收集装置应选

但如果选用上述正确的发生装置还存在一个缺点是

如何进行改进

上图中a的名称叫
,实验室中我们还可以用别的仪器
代替a,它们是
。(至少写两个)
已知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在实验室中
常用加热NH4Cl和Ca(OH)2固体的方法制取。其发生装置应选
,收集装置应选

a
H
B
H
不能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
将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或将长颈漏斗改为装有稀硫酸的注射器
锥形瓶
试管;广口瓶;烧瓶
D
G
a
4、某同学用废试管(试管底部有一小裂口)等仪器设计了一套制取气体的简易发生装置(见下图)。当把盛有块状反应物的试管放入仪器a里的液体反应物中时,反应发生并产生气体,当把试管提离液面时反应即刻停止。
⑴仪器a的名称是

⑵若用该装置制取CO2,则a中盛放的液体是
,试管中应放入反应物是

⑶该装置的优点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