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850010350500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程目标:
1.学习本篇新闻的写作特点,进一步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
2.了解文中的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掌握本篇新闻的写作手法
3.品味本篇新闻意味深长的语言,感受文中传递出的国家尊严和民族自豪感。
学法指导:
1.准确解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在仔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现实场景、背景材料以及作者的主观评价加以分析,体会本文的选材特色。
3.仔细揣摩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高考导航:
1.新闻材料是近几年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常选用的文本,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能力要求。
2.“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也是高考作文立意时的重要选择。这合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要求。
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四位记者合写了一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新闻,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这篇新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以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二、文体知识——新闻
1.定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准确简洁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动向的一种实用文体。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
2.基本特征:
①真: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②短: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③快: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④新:内容新鲜,有价值。
⑤强:思想性和指导性强。
3.六要素(5W+1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
4. 结构: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倒金字塔)
(1)标题: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有单行标题和多行标题,其中多行标题一般分三种:引题+正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
引题即引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标题。文字较短,不超过一行。宜虚不宜实。
常见的有三种方式: ①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方法等引出主题。②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来引出主标题;③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弓出主标题,不写新闻事实。)
正题即主标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
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主标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宜实不宜虚。
副题即副标题,位于主标题之后,主要是用事实对主标题作些解释和补充。
(解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标题不写事实,只提出一种论断或疑问,标题所准备的新闻事实,全部写在副标题中。另一类是,主标题已承担一部分叙事的任务,副标题所作的解释,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
补充也有两种:一是补充主标题以外的次要事实;二是对主标题所写事实的续报。)
(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的文字,概述最核心的信息。
导语就是消息的开头。形式上为消息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一般为简明扼要地概括一下新闻事实或点出消息中的新闻事实、目的和结论,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诱导读者进一步看下面的具体内容。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是其特点。
(3)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是导语的具体化。主体部分围绕所报道的事实展开具体叙述或说明。新闻的主体部分自然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经过、结果)、原因五要素。其在事件的叙述中,有时还插入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关内容。压缩主体时,自然要删去那些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及其他相关内容。
(4)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背景(根据需要交代),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其作用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5)结尾: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使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语言精练,紧扣主题。
结语(有时可无),是整个消息的结束语,一般是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文字。它用于提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或对报道内容作概括小结;也可以用激励启发性的语言给人希望,发人深思,催人振作,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除基本要素“人物” “事件”外,其他要素往往不必出现。
5.新闻特写
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用类似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事件新闻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较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侧重“再现”。往之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得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特写主要有事件特写和人物特写,事件特写以写事为主,人物特写以写人为主。描写是新闻特写的主要表现手法,截取新闻事件或人物的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情景、一个镜头,运用文学笔法进行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但必须遵守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如实描绘真人真事,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要以现场观察为描绘的基础,像新闻摄影一样拍摄现场真实情景,捕捉典型瞬间的生动形象,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写作上要求集中、突出,忌面面俱到。
1、事件特写:摄取与再现重大事件的关键性场面;
2、场面特写:新闻事件中精彩场面的再现;
3、人物特写: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绘声绘色,有强烈动感;
4、景物特写:对于有特殊意义或有价值的罕见景物的描写;
5、工作特写:对于某一工作场面的生动再现;
6、杂记性特写:各种具有特写价值的新闻现场之生动再现。
抓画面,就是用生动的形象说话写
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断
要有富有特征的细节的描写
善于判断,选择适用体裁
三、背景探寻
1.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人数之多、阵容之大,在世界新闻史上是罕见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实录性新闻佳作,它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2. 香港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 不列颠尼亚号
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1月11日首航。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1953年至1997年间服役。
4.关于“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是罗马帝国对不列颠岛的古意大利语称呼。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衍生出不列颠女神。后来,她演变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不列颠尼亚也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
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具有非常庄严和神圣的意味。18世纪上半叶,詹姆斯·汤姆森创作了诗作《统治吧!不列颠尼亚!》。后来,这首诗被改编成同名合唱歌曲,即英国海军军歌,同时也是英国国歌之一。当年,正是唱着这首歌曲,英国击败了对手,称霸海上,成为“日不落帝国”。如今,每逢重大庆典活动,英国人都会摇动旌旗,齐声高唱这首歌。
四、标题创意:
标题“别了, ‘不列颠尼亚’”:
一方面,字面上看是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 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
①一语双关 意味深长
离开、告别
回归、雪耻
②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标题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一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五、初读感受
1.结构
导语(1):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主体(2-10):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
4时40分:末代港督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语(11段):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背景(4、7、11段插叙):港督府的变迁、香港的历史
2. 主体部分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请概括内容。
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点30分至40分,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第3自然段)
第二场景:6点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英国国旗。(第5自然段)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易帜。(第8自然段)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自然段)
【三次降旗】
第一次降旗: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这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
第二次降旗:7时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
·平时,这一次降旗是很平常的,但这一次降旗意义重大,因为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
·它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内容
新闻事实 历史回顾
?30日下午 告别拉开序幕→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4:30港督旗帜降落 → 每一位港督离任都举行降旗仪
?4:40 港督离开港督府 → 插叙港督府
?6:15 告别仪式→ 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45 第二次降旗仪式→插叙156年前英国占领港岛,今天降下了米字旗
?0:00 中英交接仪式 →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0:40 “不列颠尼亚”离港→ 从海上来,又从海上走
六、合作探究
1.这则新闻以时间顺序来写,这些时间精确到时分,衔接非常紧密,为什么这样写?
新闻需要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
表明了人们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
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本文的导语有什么特点
开门见山揭示新闻的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降落,香港即将回归。
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
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
3.语言的言外之意
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②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鲜明的对比,一百多年前英国殖民者占领香港,让中国人倍感耻辱,而今天,中国终于收回了香港,其中包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③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一句简单的陈述句,客观说明“不列颠尼亚号”离开南海的情况。但在客观平静的叙述之下蕴含着一种克制的情感。一个“很快消失”表达出对英国殖民统治结束,香港回归的欢欣与喜悦。
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
“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点明了题意。平实的语言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感情——当年英国殖民者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今天黯然地从海上离去。胜利的自豪之情。
4.文中提到了几处“雨”,找出并分析作用
第一处: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第二处: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烘托气氛。表现英国殖民者离开香港的灰头土脸,反衬国民香港回归的自豪。
5.写作技巧?
(1)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2)运用大量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
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
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但作者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3)善于使用气氛烘托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但在这里做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至于“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的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则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不愧为最有绅士风度的国家,他们把告别仪式搞得绅士味道十足。港督府的旗帜是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的,这一特定乐曲的选择,英国人煞费苦心。“日落仪式”的命名以及“日落”时间的选定,都可见到英国皇家的气派与风范——完美的结束与始终如一的矜持、高贵。“不列颠尼亚”号,这艘以大英帝国国号命名的游轮,在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的末代使命后也即将退役。通讯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3.中央电视台记者白岩松的现场解说词:“彭定康的车轮原地转起了圈子,但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在原地转圈的。”
凤凰卫视的解说词:“按惯例,历任港督离港前都要坐车绕总督府两圈,彭定康也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是,彭定康没有继任了。”
“媒介即隐喻。”
——尼尔·波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