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012山东高考默写规律大揭秘
为默写喝彩
山东郯城二中 禚如广
高考默写概述
山东高考古诗文名句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2006年的高考默写是四句全写,从2007年开始是四选三,从难度上来说有所降低,让考生有选择的余地。虽然试题以课本内容为主,但是大多考生掉以轻心,与高考的这6分却失之交臂,拿到3分居多,让命题人的一片苦心白白浪费掉了。
下面结合近五年来的山东高考默写试题,对这类题型在这仅有几天的复习做些针对性的解读,希望能助同学们的复习迎考一臂之力。
课外默写占1—2分,近五年高考只考察了《论语》、《诗经》的默写,所以在平时的默写中一定要熟记,特别是《诗经》中的重要章句。
(2007年高考)《论语·里仁》;(2008年高考)《诗经 黍离》;(2009年高考)《论语·里仁》、《诗经·蒹葭》;(2010年高考)《论语·子罕》、《诗经·桃夭》;(2011年高考)《论语·学而》。
课 外 默 写
诗
诗:一般诗歌默写是高考默写题的重心,但是有两位诗人一定要注意——李杜,他们的诗歌属于必考内容,一定要加强记忆。
(2007年高考)李商隐《锦瑟》、杜甫《登高》、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2008年高考)李白《将进酒》;(2009年高考)李商隐《锦瑟》、杜甫《偶题》;(2010年高考)杜甫《登高》;(2011年高考)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商隐《锦瑟》、李白《蜀道难》。
词
词:一般会占到1分,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年考了三次,不过今年考的可能性巨小,另外李清照和苏轼的词要作为重点复习内容。
(2007年高考)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08年高考)李清照《醉花阴》;(2009年高考)李清照《声声慢》;(2010年高考)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011年高考)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文 言 文
文:文言文默写一般选择内容是高中必修重点篇章。
(2007年高考)王羲之《兰亭集序》、王勃《滕王阁序》;(2008年高考)《荀子·劝学》、苏洵《六国论》;(2009年高考)《荀子·劝学》、苏轼《赤壁赋》、王勃《滕王阁序》;(2010年高考)韩愈《师说》;(2011年高考)王羲之《兰亭集序》、《荀子·劝学》。
初中诗词默写要注意积累,高考可能会拓展到初中诗文领域。
(2007年高考)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2011年高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初中诗词默写
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多归纳,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规范记忆。对每一句古诗文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这是保证书写正确的前提。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有许多同学把“幽愁”的“幽”写成“忧”。这就是没有理解句子的意思造成的,此句中的“幽”意思是“隐蔽的、暗藏的”。
其次注意积累古诗文中重点的句子。这里所说的重点句子是指古诗文中带有励志性和深刻含义的句子。细心的考生会发现一篇文言文中能够考察到默写的句子其实只有那寥寥几句,在复习过程中,只要对它们强加记忆即可。如(2007年高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2008年高考)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2009年高考)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2010年高考)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2011年高考)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这些古诗文句子要么带有一定的励志性,要么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要么是古诗文的经典句。
另外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如果考生对以上的解读能心领神会,而且能按上面的要求去做,那么,高考古诗文默写试题便可稳操胜券。
(2007年高考)
《论语·里仁》
白居易《琵琶行》
王羲之《兰亭集序》
李商隐《锦瑟》
王勃《滕王阁序》
杜甫《登高》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008年高考)
《论语 公冶长》 李白《将进酒》 李清照《醉花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经 黍离》 苏洵《六国论》 《荀子 劝学》 白居易《琵琶行》
近五年山东高考具体考察篇目
(2009年高考)
《论语·里仁》
李商隐《锦瑟》
苏轼《赤壁赋》
李清照《声声慢》
《诗经·蒹葭》
王勃《滕王阁序》
《荀子·劝学》
杜甫《偶题》
(2010年高考)
杜甫《登高》 李密《陈情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韩愈《师说》
《论语·子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诗经·桃夭》 白居易《琵琶行》
(2011年高考)
《论语·学而》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荀子·劝学》
李商隐《锦瑟》
王羲之《兰亭集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蜀道难》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