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测量
A组:基础训练
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原理是 R=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_____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阻值最_____的一端,这主要是为了避免电路中______过大,以致烧坏有关元件。
2.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1)请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中的电路连接。
(2)根据实验需求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并将某次实验的电表示数(下图所示)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保护电路
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
4.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没有必要的是( )
A.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
B.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连线,开关应靠近电源的正极
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
D.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
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
B.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C.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6.阿林同学对一正常工作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电阻进行了测量,下表是他测出、算出的相关数据,请你认真分析从中选出正确的选项( )
序号 U/V I/A R/Ω 电阻平均值/Ω
1 2.9 0.26 11.2 R=
≈8.43
2 2.5 0.32 7.8
3 1.2 0.19 6.3
4 0 0 0
A.表格设计没有错误,平均值这一栏是为了减小误差
B.分析得出:灯丝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灯丝正常工作的电阻为8.43 Ω
C.第4次算出的电阻值是正确的
D.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寻找规律,发现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在伏安法测电阻中( )
A.电表要选择大量程
B.实验需要多测几组数据,目的是寻找普遍规律
C.分析实验数据能得出: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若把电阻换成小灯泡,测得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阻值几乎相同
B组:能力提升
8.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所给的电压表有“0~3 V”和“0~15 V”两个量程,电流表有“0~0.6 A”和“0~3 A”两个量程,电源是两节干电池串联,待测电阻的阻值大约是10 Ω,那么,电压表应选的量程为_________,电流表应选量程为___________。
9.用图甲电路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电阻,电压表应该接在_____(选填“1”或“2”)处。当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A,灯泡的电阻是_____Ω。
10.小宇做“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小灯泡标有“2.5 V”字样),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U/V 0.5 1.0 1.5 2.0 2.5 3.0
I/A 0.18 0.22 0.26 0.3 ____ 0.34
发光情况 微亮→逐渐变亮
(1)根据实物电路,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正确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S,发现灯L不发光,故障的原因不可能是( )
A.电流表处有断路
B.电压表与灯泡相连接的导线接触不良
C.导线接触不良
D.小灯泡L的灯丝断了
(3)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格中的空格处,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4)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灯丝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灯丝的电阻______,进一步分析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C组:拓展训练
1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初步知道未知电阻的阻值在十几欧左右,若考虑电流表及电压表的电阻,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测量值等于电阻的实际阻值
B.测量值小于电阻的实际阻值
C.测量值大于电阻的实际阻值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
1.R= 断开 大 电流
2.(1)
(2)
实验 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
均值R/Ω
1 2.4 0.24 10
2
3
3.D 4.B 5.D 6.D 7.C
8.0~3 V 0~0.6 A
9.1 0.3 8
10.(1)
(2)B (3)0.32 7.8 (4)增大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