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word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word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7 07:2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B.用嘴吹灭蜡烛火焰,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降低油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2.下列做法或推理不合理的是(  )
A.灯帽盖灭酒精灯是隔绝了氧气
B.走进公园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与软水
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金刚石用来裁玻璃:金刚石的硬度大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钢铁: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C.活性炭制作防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热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即可
B.图书、档案着火,用水浇灭
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D.用钢丝刷除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物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
B.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属于化学变化
C.淀粉没有甜味,因此不属于糖类
D.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6.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一种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气体,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7.在夜晚,若家中燃气泄漏,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不立即开灯
B.点燃蜡烛查找漏气处
C.关掉进气总阀门
D.打开门窗通风
8.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木炭都能化铜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产物的气体都有毒
B.反应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
C.反应条件相同
D.反应的生成物不同
9.运输汽油的油罐车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D.
10.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
的含量
B.证明
CO2
与NaOH溶液反应
C.比较
MnO2
和Fe2O3
的催化效果
D.此装置具有“启普发生器”的功能
A.A
B.B
C.C
D.D
11.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不相符的是(  )
A.铝制品抗腐蚀性强的原因 4Al+3O2=2Al2O3
B.将光亮的铁钉中加入稀盐酸 Fe+2HCl=FeCl2+H2↑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H2SO4=CaSO4+H2O+CO2↑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2O2Fe3O4
12.通常条件下水的沸点是100℃,随着压强增大,水的沸点会逐渐升高。如图是研究水沸点随气压变化的实验。关闭止水夹,连接好装置,
再将液体
A滴入试管②中,打开夹子,试管①内的水立刻沸腾。则液体A和气体B的组合可能是
序号
A
B
C
D
液体A


石灰水

气体B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A.A
B.B
C.C
D.D
13.下列所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验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塞紧橡皮塞
14.下列关于能量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A.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量
B.只有化学变化才有能量的转化
C.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15.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
nm=10-9
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二、填空题
16.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能源。
(1)组成煤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___。
(2)请列举一种石油加工后的做汽车燃料的产品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减缓二氧化碳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一条建议
(5)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这些化石燃料,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
17.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发展,含碳元素的新材料不断涌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电池中碳棒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说明其具有
_______
性。
(2)图二中X、Y、Z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X是有毒的物质,Y不支持燃烧。推测Y的用途是
______
,Z物质的名称是
_______

18.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燃料的利用。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燃烧发生的条件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燃烧发生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二中,观察到滤纸条始终不燃烧,由此推知
Na2SiO3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_。
③对比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纸条燃烧情况的不同,可以证明的燃烧发生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19.我们常通过对比实验来获得信息。根据下图所示三个对比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这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2)实验B中,通过试管b和试管__________内现象的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3)实验C中,试管__________内剩余的Ca(OH)2粉末多。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提示】①CO2+2NaOH=Na2CO3+H2O;②浓硫酸能吸水。
③碳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不同的。
【提出猜想】
(1)小红对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C和CO
B.只有CO
C.CO和O2的混合气体
D.只有CO2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2)小明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小强认为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__________。
【实验探究1】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按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CO2+Ca(OH)2═CaCO3↓+H2O装置D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红色粉末变为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小强把小明实验中的氧化铁换成了铜丝网,并去掉E装置验证其猜想。
若小强的猜想成立,则装置D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
【拓展延伸】若反应前容器中碳粉的质量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则容器中氧气质量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1.下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E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2.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
C

D
的组成元素相同,E
是一种红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式为_____,B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C、D
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室常用来检验
C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D+E→F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实验题
2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②____________。
(2)选用装置C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用装置______替代C,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从上列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该同学观察到G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______进入G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5)实验室里用加热乙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CH4)。制取甲烷的装置可选用_____。甲烷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_____或_____装置收集。
五、计算题
24.某同学对若干块矿石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1)8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_____克?
(2)如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
(3)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25.铜锌合金又叫黄铜,外观酷似黄金,极易以假乱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测定黄铜中锌的含量。将足量的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充分反应后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Ⅱ所示,(已知: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请计算:
(1)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生成氢气______g。
(3)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D
2.D
3.B
4.C
5.B
6.C
7.B
8.B
9.C
10.B
11.C
12.C
13.B
14.D
15.A
16.碳
汽油等
CH4+2O2CO2+2H2O
温室效应植树造林等
化石燃料不可再生
17.导电
用来灭火或作蔬菜大棚里的气体肥料等
碳酸钙
18.石油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开始不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19.与氧气接触
c
b
20.
AC(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CO2、O2
除去二氧化碳(或吸收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
红色粉末变为黑色
3CO+Fe2O32Fe+3CO2
红色固体变黑(或铜丝网变黑等)
8g~16g或8g<m(O2)<16g
21.CO
CaCO3

做电极材料,或做润滑剂,或做燃料,或做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
22.
(1)CaCO3
作干燥剂
分子构成不同
CO2+Ca(OH)2CaCO3↓+H2O
Fe2O3+3CO2Fe+3CO2
23.长颈漏斗
B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大理石和稀盐酸
D
在集气瓶口放一根燃着的木条,如木条熄灭,则集满
f
e
g
高锰酸钾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A
F或G
E
24.(1)1.2;(2)3;(3)18.25%
25.(1);(2)0.2g;
(3)解:设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