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测试题(有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测试题(有答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8-07 08:2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烟花爆竹燃烧时发生反应之一,2KNO3+S+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N2
D.SO2
2.“单中心铁”可作甲烷高效转化的催化剂,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有关转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属于有机物
B.“单中心铁”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C.“单中心铁”加快了上述反应的速率
D.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一定没有发生变化
3.某纯净物
X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
=
CO2+2H2O,下列关于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
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X
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4
D.X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
4.下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和D均为氧化物
B.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D.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伴随能量变化的过程均为化学反应
D.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是有气体产生,因此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物质甲是由一个氮分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
C.甲,乙两物质反应的质量比为17:40
D.氮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8.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X,氯气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
C.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
D.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
9.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D.反应后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10.甲、乙、丙、丁三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7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13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1.偏二甲肼(C2H8N2)是导弹、卫星、飞船等发射试验和运载火箭的主体燃料,偏二甲肼在氧气中燃烧时不可能存在的生成物是
A.H2O
B.N2
C.CO2
D.Cl2
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汽车尾车也成为一个日益增重的空气污染源,为减轻污染,汽车都增强了尾气净化处理装置,下列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化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B.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改变
D.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13.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
+
6HCl═
2FeCl3
+
3H2↑
B.Fe2O3
+
4HCl═
2FeCl2
+
3H2O
C.Na2CO3
+
2HCl═2NaCl
+
H2O
+
CO2↑
D.Cu
+
2HCl═
CuCl2
+
H2↑
1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燃烧的条件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氧气验满
15.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3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3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2∶7
D.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5∶7
二、填空题
16.汾河景区将要用上太钢再生水。目前,太钢再生水回供汾河景区工程已立项并启动建设预计今年8月底完工后,可日供再生水6万吨。
(1)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色物质可使用___________,这是利用了其___________性。
(2)再生水还可用于电解水制氢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7.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1)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填序号)。
a.海水
b.河水
c.蒸馏水
d.井水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自来水是通过沙虑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茶杯中常见的不锈钢滤网,就是运用的___原理,除去茶水中漂浮的茶叶。但是不能用该方法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可用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水中还蕴藏着丰富的动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等。央视网
2017年05月18日
11:23报道我国南海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这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①可燃冰,是由甲烷(CH4)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化合物,预测海水中可燃冰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的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等三大化石燃料的两倍以上,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替代能源。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②乙醇也是一种清洁能源,完全燃烧也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乙醇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
③因可燃冰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开采难度十分巨大。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将可能引发强烈的温室效应。下列属于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的是______(多选)
A、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B、海平面上升;
C、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D、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E、动物们失去栖息地。
(5)目前,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某校学生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功与过”的辩论会上,有如下观点:
观点一:二氧化碳增多造成温室效应,使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观点二:二氧化碳增多为植物______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原料,是近年来农作物丰收的原因之一。
①写出日常生活燃烧煤炭和木炭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有人建议可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冰冷的深海中贮藏。
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2020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顽强奋战,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
(1)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向其水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其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或“碱”)性。
(2)工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
+
Cl2=+NaClO
+
H2O,请推测方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3)根据化学方程式2NaCl
+
2H2O
2NaOH
+
H2↑
+
Cl2↑计算,生成35.5
g氯气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
19.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汞与氧气反应_______。
(2)氢气还原氧化铜_______。
(3)烟幕弹的反应原理_______。
(4)照明弹的反应原理_______。
20.钛是一种重要金属,它可由钠和四氯化钛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武为.欲制取钛,需要原料四氯化钛的质量为____。
三、推断题
21.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
_______

(2)写出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
______
,它对应的物质类别是:
_____

(3)浓氨水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NH3),标出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
_______

(4)氮气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氨气。有3g氢气参加反应,理论上生成氨气的质量是多少?(请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在答题卷上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
22.已知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通常状况下,A、C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为黑色粉末,D、E为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在反应①中的作用是_______。
(2)检验气体D的方法是_______。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若G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四、实验题
23.化学学习中,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等知识,下面A、B、C三个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通过观察干冷烧杯内壁的现象,得出甲烷组成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2)B实验是通过证明生成物的组成来推断水的组成,理论依据是_________定律。
(3)C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来推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中选用的可燃物是_________;从研究方法来看,A实验与__________(填“B”或“C”)实验方法相同。
24.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___(“偏左”“偏右”“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符合”或“不符合”),
图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在实验设计时,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管上方系一瘪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____(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总质量
五、计算题
25.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以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当被转化的CO为56克时,求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是____克。[要求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26.现有25g石灰石样品,请按下面要求计算
(1)25g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8.8gCO2(杂质不溶于酸,且不与酸反应),请计算该样品的纯度(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25g样品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加工成块状和粉末状,将两份样品分别放入锥形瓶中,同时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请在图象上画出块状样品和粉末状与稀盐酸反应放出CO2的曲线示意图。
(3)若将一定质量的该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有关物质质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CO2质量/g
2.2
4.4
6.6
8.8
8.8
剩余固体质量/g
22.8
20.6
m
16.2
16.2
则m=_____,t3时剩余固体中除杂质外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1.C
2.A
3.D
4.A
5.C
6.B
7.C
8.D
9.C
10.B
11.D
12.C
13.C
14.B
15.C
16.活性炭
吸附
17.c
2H2O
2H2↑+
O2

过滤
煮沸

石油
CH4
+
2O2
CO2
+
2H2O
碳、氢
ABCDE
光合
C
+
O2CO2
CO2+H2O=H2CO3
18.+1

NaCl
58.5
19.
20.95kg
21.NO2
N2
单质
(只写化合价不给分)
17g
22.催化作用
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23.H
质量守恒
红磷
B
24.偏右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符合
Na2CO3+2HCl=2NaCl+CO2↑+H2O
防止锥形瓶底部炸裂
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防止塞子被弹起(或为了减压,防止塞子被弹起或缓冲作用等)
后一种

25.60
26.(1)80%(2)(3)18.4;CaCO3和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