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
——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实用价值
项目活动1 探究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
观察不同方法蒸出的馒头
用不同方法蒸出的馒头
[探究问题]
1.馒头最离不开的就是小苏打用来发面了!家庭经常用小苏打当发酵粉做馒头。但蒸熟的馒头往往不太暄软,如果在小苏打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发出的馒头会非常松软,这是为什么?
[提示] 这是因为小苏打遇热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多,馒头中产生的小气孔少,面发的不好。另一方面小苏打本身是碱性物质,如用量稍多,馒头就会产生碱味,色泽发黄,维生素被破坏,效果很不理想。如果在小苏打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食醋)就可弥补以上的不足。不仅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且也不会有很大的碱味。
2.当酵头发面面团发的不够好,为什么不用碳酸钠,而是添加了碳酸氢钠进行调节?
[提示] 碳酸氢钠分解产生CO2,从而可作膨松剂,但是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故不用碳酸钠。
3.如果面团发酵过头,会有酸味,可以加入碱性物质,如碳酸钠,为什么?
[提示] 面团发酵时产生的乳酸、醋酸等与Na2CO3反应,可以减轻酸味,产生的CO2还可以使面团变得更加松软。
1.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
(1)热稳定性
①Na2CO3性质稳定,受热难分解。
②NaHCO3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Na2CO3+CO2↑+H2O。
(2)与酸(足量盐酸)反应
①Na2CO3: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
(3)碱性:Na2CO3与NaHCO3溶液均显碱性,且相同情况下前者碱性大。
(4)与碱反应
①与NaOH溶液
②与石灰水(足量)
2.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
【对点练习】
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膨松剂,其原因是( )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向纯碱溶液和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食盐水
C.分别向纯碱溶液和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石灰水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3.胃酸过多又称作胃酸过高,是胃肠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适度的胃酸可以帮助消化,但如果胃酸过多就会伤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造成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碳酸氢钠。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碳酸氢钠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
项目活动2 设计并使用复合膨松剂
用碳酸氢钠蒸的馒头呈淡黄色,口感差一些,如何使馒头又白又松软,口味更好呢?
[探究问题]
1.如果用碳酸氢钠制作复合膨松剂的主材料,另一种主材料需具有什么性质?
[提示] 酸性。所选材料必须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CO2。
2.用复合膨松剂NaHCO3和食醋蒸馒头时,从用量(或物质比例)的角度应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提示] 尽量使NaHCO3与食醋恰好完全反应;若NaHCO3相对食醋过量过多,过量的NaHCO3受热分解产生Na2CO3,导致馒头发黄、有碱味;若食醋相对NaHCO3过量过多,馒头会有酸味。
3.如果用碳酸氢钠制作复合膨松剂的主材料,另一种主材料用白醋和柠檬酸哪一个更合适?并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 柠檬酸。常温下柠檬酸为固体,白醋是液体,白醋和碳酸氢钠混合会直接发生反应,故柠檬酸更合适。
1.复合膨松剂的组成
碳酸盐类
如碳酸氢钠通常用量30%~50%
作用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酸性物质
如柠檬酸通常用量30%~40%
作用是与碳酸盐反应,控制反应速率和提升膨松剂的作用效果,调节产品酸碱度
助剂
指的是淀粉、脂肪酸等,通常用量10%~30%
作用是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调节气体产生速率或使气体均匀产生
【对点练习】
4.在下列膨松剂中,属于复合膨松剂的是( )
A.泡打粉
B.碳酸钠
C.碳酸氢钠
D.碳酸氢铵
5.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是常用的膨松剂之一。它既可以作为碱性膨松剂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气体的物质都可以做食品膨松剂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CO2↑+H2O+Na2CO3
C.碳酸氢钠做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
D.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6.已知:NH4HCO3NH3↑+H2O+CO2↑,Na2CO3比较稳定,加热不分解;碱石灰不与氨反应,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现有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如下探究:
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良好,铁架台略去),点燃酒精灯。
(1)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
(3)若想确定该膨松剂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不添加其他仪器和试剂)应该继续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实验操作及现象)。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化学膨松剂的是( )
A.碳酸氢钠
B.碳酸氢铵
C.干酵母
D.泡打粉
2.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混合,既没有气体又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A.烧碱
B.硫酸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3.除去混在Na2CO3粉末中的少量NaHCO3,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蒸发结晶
C.加盐酸
D.加氢氧化钙溶液
4.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2CO3比NaHCO3更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2CO3反应,不能与NaHCO3反应
D.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5.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Ⅰ Ⅱ
Ⅲ Ⅳ
(1)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学式),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以上方法,请你再举出一例鉴别二者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点练习】
1.B [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增加甜味,与是否提供钠离子无关,可使面包疏松多孔而导致松软可口。故选B。]
2.D [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但分解后仍有固体剩余;Na2CO3稳定性好,不分解,A错误。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NaCl溶液均不反应,B错误。澄清石灰水与NaHCO3、Na2CO3溶液均能生成白色沉淀,C错误。相同质量的NaHCO3与Na2CO3分别与白醋反应,反应较剧烈的是NaHCO3,D正确。]
3.[答案] NaHCO3+HCl===NaCl+CO2↑+H2O。
4.
A [泡打粉是由碱性物质、酸式盐和填充物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化学复合膨松剂。]
5.
D [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也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食品变得松软、多孔。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无毒气体的物质才可以做食品膨松剂,故A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CO2↑+H2O+Na2CO3,故B错误;碳酸氢钠做膨松剂时,也可以与有机酸反应,故C错误;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所以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故D正确。]
6.
[解析] (1)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都能够生成二氧化碳,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如果有氨生成,则氨进入酚酞溶液中时,能和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3)应该继续完成的实验是: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继续加热至石灰水中不再有气泡产生,玻璃管中仍有固体剩余。
[答案]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OH)2+CO2===CaCO3↓+H2O
(2)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3)打开止水夹1,关闭止水夹2,继续加热至石灰水中不再有气泡产生,玻璃管中仍有固体剩余
【课堂练习】
1.
C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水、氨、二氧化碳,且二者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都可做膨松剂;干酵母属于一种生物膨松剂。]
2.
A [A项,NaOH+NaHCO3===Na2CO3+H2O;B项,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C项,Ba(OH)2+2NaHCO3===BaCO3↓+Na2CO3+2H2O或Ba(OH)2+NaHCO3===
BaCO3↓+NaOH+H2O;D项,2Na2O2+2H2O===4NaOH+O2↑,NaOH+NaHCO3===Na2CO3+H2O。]
3.
A [将固体加热到质量不变,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A项合理;加入过量NaOH溶液,会引入新杂质NaOH,B项不合理;加入适量盐酸,与两者均反应,C项不合理;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与两者均反应,D项不合理。]
4.
A [20
℃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1.5
g,NaHCO3的溶解度为9.6
g,A项正确;Na2CO3加热不分解,而NaHCO3加热完全分解,B项错误;石灰水与Na2CO3、NaHCO3的均能反应,C项错误。]
5.
[答案] (1)Ⅱ
(2)2NaHCO3Na2CO3+H2O+CO2↑,CO2+Ca(OH)2===
CaCO3↓+H2O D
(3)NaHCO3 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4)把二者分别配成溶液后滴加BaCl2试剂,有白色沉淀生成的为Na2CO3,无现象的为NaH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