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头大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剃头大师》节选自秦文君的小说《调皮的日子》,讲述了一则童年趣事,记叙了“我”为表弟剃头的有趣故事。
这一课是第六单元“多彩童年”这一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分析课后问题和语文要素的相关联系,有助于我们深钻教材,了解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课后三个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其中第一题“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是引领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句子内在含义。第二题边默读边思考“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些问题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读懂重点语句中的内涵。通过这些问题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本单元另一个语文要素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本文题目“剃头大师”充满喜剧色彩,吸引读者,抓住人物特点,生动形象。课后思考题和同学讨论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为题目。学生在思考交流中体会题目的精妙,同时对“剃头大师”和“害人精”以及表弟小沙三个人物鲜活生动、各具特色的形象有所感悟,为后面的习作做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等,这为本课理解富有内涵的句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小说类的作品,学生往往只关注故事内容,而忽略了细节;只关注句子表面意思,而不能读懂内在含义;阅读后只留下具体的情节,而欠缺从整体并前后联系着深入思考。因此,继续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抓关键词等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从而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学生在本课的知识增长点。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比学习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解“剃头大师”的真正含义。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鲜明形象的关键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比学习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理解“剃头大师”的真正含义。
2.抓住文中表现人物鲜明形象的关键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认识“剃、执”等10个生字,会写“表、胆”等13个字,会写“大师、表弟”等15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默读课文,比较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教学难点】
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一、畅谈童年,揭示课题
1.学习了《童年的水墨画》,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童年给你的印象吗?(美好、有趣、多彩)
2.简要介绍作者秦文君和《调皮的日子》。
3.出示课题:剃头大师
观察“剃”,记一记这个字。剃头是什么?出示图片,认识剃头、剃刀。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师?那剃头大师呢,应该是怎样的形象?
【从本单元的主题“童年往事”明确本课的主题,又从题目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从题入文,梳理文脉
1.学生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剃头大师指的是谁?(“我”)
2.默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哪几个自然段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1—6写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过程;7—18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抓住文中关键语句,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渗透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方法——关注故事人物。】
三、抓住关联,学习词语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表弟胆小怕鬼剃头理发店执木尺否则夺门而逃
仇人习惯差了点儿受刑付钱双倍骂人
(2)代替一厘米摸耳朵虽然电灯泡那件睡衣
2.相机做字音的提示。
“仇、执”是翘舌音,“刑”是后鼻音;
3.交流带点的字怎么记?
4.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
(1)在语境中理解“执”,拿的意思。
出示“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
(2)联系生活理解“厘”:回忆数学课学习的长度单位,一厘米有多少。
(3)通过想象画面再结合查字典理解“夺门而逃”的“夺”。
在“夺门而逃”这个词语中,“夺”是什么意思呢?
4.再次读两组词语,说说两组词语的不同?(第一组与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有关;第二组和“我”给小沙剃头有关)。
【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理解词语,扫清朗读时的字音障碍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四、再读课文,对比体会
1.默读课文,分别找出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句子。
2.学生汇报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对比着来看,说一说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有什么不同?
①工具不同:老师傅用的是锃亮的剃刀,老掉牙的推剪。而我用的是剪刀。
②动作不同:老师傅剃头时“推剪常咬住头发不放,还会把碎头发掉到脖子里”;我剃头的时候很“熟练”。
③小沙的感受不同:一个感觉在受刑,一个是感觉很高兴。
④结果不同:老师傅付双倍的钱;“我”闯祸了。
【这个环节,通过几次对比引领着学生感受到我和老师傅剃头过程有什么不同,大致把握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一)学习认读字
1.读词语。
大师表弟胆小中药姑父理发欢迎仇人摆布
双倍过年央求虽然天分电灯泡
2.根据课文内容,填填词语。
小沙是我的(),他天生(),他怕(),怕喝(),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店,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小沙受够了“害人精”的(),于是()“我”来给他剃头。
(二)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生字表中的字,归类学习交流。
2.指导书写“鬼”“差”。
强调“鬼”字的书写,说说怎么记住它,教师范写,注意里面的撇折和点不能忘。
运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词语,对生字根据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六、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收集类似“剃头大师”“害人精”这样表现人物鲜明特点的称呼。
七、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老剃头师傅“我”
剃刀推剪剪子
咬住不放碎头发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
受刑高兴
付双倍钱像梯田坑坑洼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2.抓住文中表现人物鲜明形象的关键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3.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用“剃头大师”作题目的用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童真与童趣。
2.抓住文中表现人物鲜明形象的关键语句,一边读一边想,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能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用“剃头大师”作题目的用意。
教具学具:
ppt课件
一、复习导入,引发阅读的思考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
2.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老师先来听写几个特别容易错的词语。
(1)听写词语“表弟、虽然、双倍、胆小鬼”。
(2)看一看,写对了吗?特别注意老师标红的笔画。
(3)“胆小鬼”这个词用在谁的身上最合适?课下你收集了哪些这样的词语,和同学交流一下。课文中还有两个这样的词语,你找到了吗?(剃头大师、害人精)
(4)回顾课文,你能把这两个词语贴到相应的人物下面吗?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会出现分歧)到底谁是“剃头大师”,谁是“害人精”?带着疑问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听写本课易错词语,是对上节课所学生字词语掌握情况的一个反馈。通过给人物贴标签,引发学生探究质疑,为后面学生深入学习课文,感受人物的特点奠定了基础。】
二、理解语句,感受鲜活的人物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1)走近“害人精”,感悟学习方法。
出示句子:
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
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对比两个“害人精”一样吗?为什么这样称呼?(第一个泛指理发师傅,因为小沙胆子小,怕剃头。第二个指老剃头师傅,因为老剃头师傅使小沙备受折磨,像受刑一样。)
出示句子:
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联系生活,说说你有这样的感受吗?和同学交流后,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想象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情景,体会小沙的痛苦,有语气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小结:在遇到难懂的句子时,可以采用联系生活的方法。
(2)走近“剃头大师”,运用学习方法。
出示句子: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chā)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动作、心理活动,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试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边有语气地朗读。
(3)辨别真假“剃头大师”。
现在请你评判一下,这剃头大师和害人精的名字和事实相符吗?再读课文,找出认为不相符的理由。
学生汇报,相机出示: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预设:害人精是小沙称呼老师傅的,其实老剃头师傅有经验,很负责,技术不差。)
相机出示: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出示图片理解“层层梯田”。还从哪个词看出我的技术糟糕?(坑坑洼洼)
出示句子:
最倒霉的是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楚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小结:剃头大师是我自封的,其实“我”是个冒牌货,不会剃头,可以说“我”才是个“害人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难懂的句子也是一个好方法。
2.小沙的技术真是糟糕,可“我”却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默读课文9—15自然段找找答案。
预设:小沙根本不关心发型,只要不把耳朵剪掉就行了。我把小沙的头发剪下来了,他就特别高兴。小沙真是个天真幼稚的孩子,真是个“糊涂虫”。
教师小结:联系上下文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难懂的句子。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默读,走进文本思考“剃头大师”“害人精”名字的由来,同时跳出文本,以读者的视角探究到底谁是“剃头大师”,谁是“害人精”,从而感受人物形象。另外,通过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语句,落实单元训练的同时感受人物特点,体会字里行间流动的童真与童趣。】
三、紧扣题目,探究文题的妙义
1.开展讨论。
“我”明明不是真正的“剃头大师”,那课文为什么要以“剃头大师”为题呢?
师生、生生交流,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
2.总结:今天,我们跟着作家秦文君走进了她的童年,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好玩儿吗?童年的许多故事就是这么有意思,有时候虽然做错了事,甚至闯了祸,但纯粹是出于天真和调皮,过后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好玩儿。这就是童真与童趣。同时,还学到了理解句子的多种方法,阅读中用上这些方法,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拓展阅读,感受更多的人物形象。
1.在《调皮的日子》这本书里,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点。读读人物的出场介绍,你就会爱上这本书。
出示书中片段:
(1)我叫朱多星,但许多人叫我智多星,这样我就等于有了两个名字。
(2)姑妈不能笑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个超级胖子,胖得简直就像是熊的亲戚。如果,她弯下腰抱住腿,那就成了一个地球仪。姑妈名叫朱好好,名字中有两个好字,真是非同一般。
(3)小沙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妙,像小傻。即使把小傻叫作小沙,也没什么坏处:沙子本来就不值钱。
2.书中的人物各具特点,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如果你想知道,就快捧起书阅读吧!我们读书时,如果遇到不懂的语句,就可以运用今天课上所学的这些方法。
【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人物出场介绍的片段,进一步使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鲜明的特点,为本单元的习作做铺垫,同时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五、布置作业
1.收集类似“剃头大师”“害人精”这样表现人物鲜明特点的称呼。
2.选读《调皮的日子》中的故事,你又认识了哪些人,他们有什么特点,可以和小伙伴交流,也可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人物画下来,并把他的特点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
19剃头大师
联系上下文小沙胆小鬼
结合生活经验老剃头师傅害人精
理解关键词“我”剃头大师淘气包智多星
想象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