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07 09:2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喜看稻菽千重浪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2010年4月28日,北京百年讲堂,“首届中国心灵富豪榜”在此隆重发布。唯一的“首富榜”被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摘得。主办方给他的评词是:“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创造的物质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他自己,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他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评估机构的一份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对此,他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追求。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
一介农夫,淡泊名利,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位物质和精神双重富有的心灵富豪。让我们一起走近袁隆平。
教学目的: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二、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三、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教学重点:
一、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二、理解并感悟袁隆平高尚品质与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一、挖掘人物亮点,学习一材多用,储备写作素材。
人物介绍: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13点7分),男,汉族,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生于北京。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湖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第六届、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8年9月8日,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2020年11月28日,当选2020中国经济新闻人物。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5月24日上午10时,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2019年9月16日,湖南长沙。湖南农业大学举行开学典礼,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出席并致辞,学生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袁隆平在讲话中告诫学生要躬行实践、厚积薄发,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多到田间走走。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断事迹的人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
(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二)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
(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走近文本】
(一)课文写了袁隆平哪四个方面的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体现了袁隆平作为一名科学家的哪些方面的品质?
并请结合文本四个小标题所引领的内容,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内容。
袁隆平是一位
的实践者;
袁隆平是一位
的研究者;
袁隆平是一位
的捍卫者;
袁隆平是一位
的寻梦者。
四个小标题:
1、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
2、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3、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
4、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
袁隆平的品质:
1、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2、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的学术品格;
3、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不计个人风险得失的道德操守;
4、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理想志向。
袁隆平是一位
扎根农田,挥洒汗水,专注敬业,严谨认真
的实践者;
袁隆平是一位
不迷信权威,不动摇,不退却,极具韧性
的研究者;
袁隆平是一位
勇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
,不计个人风险
的捍卫者;
袁隆平是一位
心怀天下,情系世界,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的寻梦者。
(二)人物通讯需要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才能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给人启迪。本文具体写了袁隆平的哪些典型事例呢?
概括典型事例一般方法(要素归纳法:时间+地点+人物+做什么事
典型事例1:袁隆平1960年7月在湖南安江农校任教时意外找到“天然杂交稻”杂种第一代,准备培育出人工杂交稻,下定决心要把这种优势应用到生产上,战胜饥饿。
明确:表现袁隆平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从实践中发现真理的工作方法。
典型事例2:袁隆平提出了当时世界上无人解决的大课题———杂交水稻。他不盲从权威,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明确:显示了袁隆平严谨的态度、创新的才能和执着的精神,不迷信权威。
典型事例3:1964年7月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明确:展示了袁隆平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
典型事例4:
1992年针对杂交稻是“三不稻”的贬斥文章,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
典型事例5:1993年以过人的胆识力排众议,主张对玉米稻大面积推广要持慎重态度。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典型事例6: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中,袁隆平说到自己的梦。(两个心愿)
明确:表现了袁隆平是一位有理想,有不息奋斗精神的科学家。
(三)贯穿这篇通讯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1、时间线索。
2、袁隆平与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四)课文有多处细节描写,请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细节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标注课文页码、自然段)
人物刻画细致入微,精彩的细节描写充分地表现了袁隆平工作之认真细心,对科学的严谨,一丝不苟,对科学热爱与专注。
(五)人物通讯要注意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新闻性要突显重点,文学性要有丰富的细节。本篇人物通讯,精彩之处有哪几点?
1、
围绕主旨选取典型事件;
2、
小标题清晰明白,结构统一;
3、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神兼备;
4、准确的数据增强文章真实性。
【方法归纳】
请结合以上学习过程,试归纳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
1、抓关键句,理清线索;
2、提炼要素,概括事件;
3、品读细节,理解人物;
4、明确主旨,赏鉴特色。
袁隆平:实践者
研究者
捍卫者
寻梦者
典型事例-------真实性
生动细节--------文学性
阅读方法:抓----理-----提-----概------品------解----明-----赏
读写结合:一材多用
学会迁移
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