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描写——概述
1.概念:环境描写,就是对人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的环境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2.分类:⑴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万物的描写,如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的描写。
⑵社会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和生活环境等的描写,包括城镇、农村、工厂、军营、机关、学校、商店等人物活动场所和地域风情、风俗习惯等社会风情的描写。
例1:文段:“这一年的秋来得特别猛,中秋节刚过,树上的叶子便黄的黄、赤的赤了,有的叶子禁不住西风一摇,无奈地飘离母体。走在下班的路上,刘强拉了拉袖子、缩了缩手,他感到有点冷。这时的他,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不要把肾换给母亲呢?”
分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秋天,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活动的背景,同时还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
例2:社会环境
文段: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分析:《孔乙己》开头用了一段文字描写鲁镇酒店的格局,特别是两类顾客的衣着和喝酒方式的差异。揭示了清末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等情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孔乙己》社会背景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孔乙己活动的舞台,注定下文中他不被人同情,而被冷馍社会吞噬的悲剧命运。
二、环境描写——考情分析
1.考情分析:一般为3到4分题,中低频考点,近九年未考,但却是记叙文重点内容。
2.一般题型:⑴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⑵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段落。
三、环境描写——答题模式
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揭示了……的社会现实)(对环境的基本作用)(常见于开头)
2. 渲染……的气氛;(对环境的引申作用)(先有景再有情)(常见于开头)
3. 烘托……(人物)的……(心情)(先有情再有景);(或)表现了……(人物)的……(形象);(或)交代……(人物)的……身份;(对人物的作用)(常见于文中)
4. 预示……(人物)……的命运;(对人物的作用)(常见于死亡等悲惨命运)(常见于文章中后部分)
5. 写了……,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写……作铺垫;(对情节的作用)(常见于文中)
6. 深化文章主题……。(对主题的作用)(常见于结尾,常见于社会环境)
※例文:《土哥》
又是一个凛冽的寒冬,惨淡的阳光无力地纠缠着地上厚厚的积雪。校园的城墙上,一抹枯败的野草坦露着丑陋的躯壳,像一只死去的乌鸦,点缀着惨白的冰雪世界。(渲染一种低沉忧伤的氛围)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住在一个城市郊区的大杂院里。到处是灰白色的院墙,灰白色的屋顶和灰白色的天空。(渲染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性格使然,我几乎没有什么玩伴,整日沉默寡言。
忽然有一天,大杂院里搬来一户人家,带来一个跟我年龄差不多的男孩。他经常穿一身土黄色的衣服,连笑眯眯的神情似乎也带点土黄色。我们不知怎么很合得来,经常玩闹,他脾气很好,连我叫他“土哥”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我们从炎炎夏日一直玩到了北风凛冽的冬天。
终于下雪了,天气非常冷,薄薄的墙体根本不是寒风的对手,整个屋子像被打穿了一样,坠在阴冷的冰窖里。(为下文土哥回老家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土哥家也一样,到处都是冷飕飕的。土哥终于加了一件厚棉袄,不过很好笑,还是土黄色的。我忍不住取笑他:“你趴在那儿,就跟城北的坟头一样,真难看!”土哥轻轻地笑了笑,拿出一个土黄色的陀螺,磨得油光锃亮:“这才像城北的坟头呢——过两天,我要去老娘家了,这个给你玩吧!”
“乡下不是更冷?”
“我老娘家有煤火,暖和得很!我们去弄点煤,那里煤便宜得很!”
雪一连下了好几天,(预示土哥即将死亡的命运)我日日盼望着土哥回来,分别时他那土黄色的棉袄不时闯进我的梦里,然后又变作了一颗土黄色的陀螺,不停地旋转,常常把我从梦中惊醒。
雪终于停了,院里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我急忙跑出去:土哥父母头发凌乱,脸阴沉得跟天空一样。“土哥呢?”我急切又热烈地喊道。他们一言不发,匆匆进了屋。我吃了一瘪,怏怏地回到屋里。
过了好一会儿,母亲从院子里进来,我连忙赶上去:“土哥呢?”
“走了。”母亲疲惫地答道。
“什么走了?”我机警起来。
“走了——就是死了,唉——听说是煤气中毒吧!小孩子问什么?”母亲说完又站起身出去了。
我喉咙一阵发紧,连忙跟了出去。雪后的北风依然强劲,我一个踉跄,摔了一个跟头,腿根一阵生疼,用手一摸,一个潮湿发黑的陀螺滑了出来,在雪地上不停地旋转——
我趴在雪地上一动不动,像城北的坟头。远处的天空昏昏沉沉,慢慢变成了土黄色,太阳挤了出来,惨淡无力。大杂院门口的一抹枯败野草袒露着丑陋的躯壳,在年关的鞭炮声中摇曳!(烘托“我”悲痛、哀伤的心情;深化文章主旨:①对土哥的怀念之情②在人情冷漠的社会中,一个无辜生命的陨落,掀不起任何波澜)
四、解题思路
1.第一种:分析属于环境描写的哪一类作用
环境?情节?人物?主题?
2.第二种:根据环境描写的位置判定
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中后部分?文章结尾?
五、注意事项
1.文中写景的句子最好在文中勾画出来
2.结合题目要求,判断考点是单纯环境作用还是结合段落、情节综合考察
3.在作答时,如不能准确判断,注意使用排除法
4.注意分点作答
※例文:《好望角》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成腥的海浪气息。
“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得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问题:小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
参考答案:(1)为人物提供了环境和背景:文中茂密的芦苇、飞翔的水鸟、清澈荡漾的河水、明净的天空、灿烂的夕阳为传奇老人提供了环境。
(2)映衬出人物的心情:如“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静穆的景物渲染出老人内心的苍凉。
(3)突显人物形象。“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烘托出老人历经磨难后的坚强。
(4)暗示时间的推移。起初“河上无风”,“芦苇挺立”,后来起风了,芦苇沙沙地响,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故事的发展。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作用”1分,“举例分析”1分)
补充题目: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请概括他人生各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内容。(4分)
参考答案:(1)小时候在地图上初识“好望角”,想去看看;(2)解放后努力学习,希望出国;(3)后来,儿子到非洲工作,想接他出去;(4)最后他发现家门口的河岸像“好望角”。
一、《一双红绣鞋》夏阳
我是一双红绣鞋。
六十年前的一个春夜,油灯将尽未尽时,我的主人——一个待嫁的苗女,把那根红丝线在指间一绕,打了个结,放在唇齿间轻轻一咬,算是完成了对我最后一针的刺绣。她取出另一只绣好的鞋,将我的左右脚合在一起。油灯下,我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待嫁的苗女,托着香腮凝视着我,她的脸上,悄然漫上了一层红晕。
这时,灯碗里油干了,火苗微微地颤了两下,灭了,①一缕青烟在月色里袅袅升腾。待嫁的苗女一把将我拥入怀里,大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我偎在她高耸的胸脯上,她身上特有的少女体香,一如春天阳光的芬芳,在整个房间里荡漾开来。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偶尔,黑暗中发出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
那个春天,她出嫁,我随她来到了夫家。
她一身盛装,在众人的簇拥下,绣裙簪珠,衣华钗明,冠上的饰品,佩戴的银器,丁零零作响。随着她轻移莲步,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我的身上,禁不住啧啧称奇。我镶着金丝边的红鞋面上,两朵百合在阳光下怒放,晃动着炫目的光泽。
我知道,今天是她的嫁日,也是我的节日,我们一生,只为这一天。
三天后,我被放进了箱子的最底层。在她合上箱盖时,我读到了她的目光,那目光里,盛开着恋恋不舍的甜蜜。
我在黑暗里一躺就是六十年。即使被压在箱底,时光的灰尘依然抚摸着我的身体。
六十年后,当我重见天日时,我所见到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街景,陌生的游客,陌生的熙熙攘攘,还有陌生的各地方言在街头汹涌。这一切,让我有些惶恐。我的主人已经老了,岁月把她雕刻成一个枯瘦干瘪的老妪。我被悬挂在街边的墙上等待出售。而她,在懒洋洋的阳光下,靠着墙打盹儿。时光,在这个午后停顿了。
一个衣着时尚的漂亮女子,在我主人面前停下脚步,注视着我,久久地,不肯离去。最后,女子推了推我的主人,问:阿婆,这个,卖吗?
我的主人将醒未醒,点了点头。随即,瞥了那女子一眼,顿时惊呆了。她慌里慌张地站起来,盯着那女子,好一会儿,说:你……试试……合脚不?
当女子把我穿在脚上,显得是那么的熨帖,不大不小,不胖不瘦,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就像是天生为她做的一样。她让我在半个多世纪后,掸去岁月的尘埃,重新焕发出生机。这女子站在古老的青石板街上,眼睛微微地眯着,来回转动身体,细细地打量我,任凭②融融的阳光扑簌簌地跌落在她身上,跌落出一种久违的香气,让嘈杂的大街顿时变得安静。她的美丽与娴静,让时光倒转,一如六十年前的那个春天。我的主人呆呆地望着她,像面对从前那个待嫁的自己一样手足无措。女子问:阿婆,我想买一多少钱?
我的主人摇了摇头,一头银发在阳光下晃着,说:不要钱,送给你。女子怔了一下,说:那不行,怎么好意思收你这么贵重的东西?我的主人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豁着没牙的嘴笑了,说:我只送该送的人。
我的新主人叫麦苗。我跟随麦苗一路车马劳顿,来到一个叫深圳的地方,来到一栋豪华的孤零零的别墅。这里,是我的新家。
一个午夜,③窗外华灯璀璨,灯火未眠。麦苗没有开灯,抱着双膝坐在地板上哭泣。我躺在她身后的席梦思床上,默默地注视着她。我的旁边,是一袭白色的婚纱,还有一双镶着红宝石的高跟鞋,它们在窗外霓虹灯的折射下,闪着高贵的光芒。我和它们相比,像一对丑小鸭,滑稽丑陋。
麦苗哭得很伤心,如水的月光洒落她的半边脸上,泪眼蒙陇。
她把我贴在脸上,摩挲了很久,最后把我的左脚小心地包好,搁进了衣柜的最底层,另一只——我的右脚,被放进了一个准备邮寄远方的包裹箱里,还塞了一张纸条。在麦苗即将合上盖子的一刹那,一颗带着她体温的泪珠掉落下来,菊花般洇在我的身上。那一刻,我体味到了她对我的眷恋,是如此的深情。
我重新回到黑暗的世界里。相伴六十年后,两只鞋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我倍感孤独。我无法预知我的左脚和右脚是否还有团聚的那一天。
那张纸条上写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红绣鞋“搁浅在桌面上,像两只小红船,两朵百合在我身上绽放如春”,这些描写,目的是生动地表现红绣鞋的美丽、精致。苗女的心灵手巧和对爱情的祝愿
B.苗女“几声哧哧的笑,搅得一团月光在窗外探头探脑,窃窃私语”,这里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巧妙结合,巧妙表现了人物心理。
C.小说结尾交代纸条上写的内容一一“贵哥,你就当我死了吧’’,暗示了麦苗与爱人两地分居的情况,与她对婚姻生活的强烈不满。
D.这篇小说借“一双绣花鞋”的“眼睛”描写了两个时代、两个地域、两个人物的爱情故事,讴歌了苗女与麦苗坚贞纯洁的爱情理念。 对现代爱情忧虑
2.三个画线处的景物描写分别写出人物怎样的心情? (6分)
①暗示苗女待嫁时激动幸福的微妙心理。
②表现麦苗内心的欣喜与向往。
③反衬麦苗的孤独寂寞。
二、《放鸭》莫 言
青草湖里鱼虾多,水草茂。青草湖边的人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很有名气。早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混得很熟。
春天,湖边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哪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答道,“你呢?”
“湖西王庄。”
“老王呢?”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
“再见,大伯!”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碰了面。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老壮愣了一下,反问道:
“有,问他干啥?”
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的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个鸭屁股啊!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结果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他对她起了反感,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转眼春去夏来,湖上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被暴风雨冲散的鸭子。却不知道是谁家的鸭。“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他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那位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到十几只鸭子没?昨天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急得我一夜没睡好觉呢!”
“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放鸭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苇林他爹,”李老壮把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的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插叙李老壮“偷”鸭游乡这一情节,是为了解释放鸭姑娘的疑问,引出后文主动还鸭等情节的情绪背景,更好地刻画了李老壮悔过自新的人物形象。
B.文中写那个好吃懒做、假公济私的主任,是为了在对比中烘托李老壮的形象,表现青草湖农民在特殊时期的痛苦挣扎和当时农村的矛盾对立。
C.“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一句表现出放鸭姑娘发现眼前的老人是苇林爹后,因自己以前的言行而深感害怕的心理变化。
D.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老一少两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2.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①描绘了雨后青草湖清新、明净的自然美景。
②以明净、清新之景烘托李老壮美好的心灵世界,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为后文人物关系的转机做铺垫,推动了_??????_情节的发展
3. 莫言笔下的青草湖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湖水绿得像翡翠”“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盛开,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这样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首先,环境描写渲染了轻松愉悦的气氛,也让文章有意境美(1分);其次,用优美的环境烘托人性的美(1分);第三,从大处反映政策好了,人民生活好了(1分);第四,环境的美衬托了人物心情的愉悦(1分)。(答出任意三点得3分)
4. 小说第一段对青草湖及湖边人家生活的介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①对青草湖的环境进行介绍,让读者了解故事的背景。②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开展做铺垫。
三、《洗碑》许辉
①罗永才被一声鸡叫惊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点扰动。春夜总是这样,惊乍乍的,其实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罗永才还是下了床,开门出去看看,听听。
②就在去年这个时节,他去山王庄给亡妻洗碑[注]。那里有个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艺很好。
③那时季候比现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气里了,艳阳高照。路两边的一些大树,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壮,有一种强悍奔放的气势,各各踞守一方。罗永才左右看着,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庄头边上,一个破院框子,里头乱放着各种大小石料。罗永才兀自进了那个院子,见那正房的两扇门紧锁着,打门缝往里头瞅瞅,半星光亮都没有,他白跑了一趟,却也不觉着损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阳更暖,鸟雀啾啾。老远就听见当当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头声,脚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盘腿坐了一个人,五十来岁,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经看出来了,下方上圆。他洗的时候,左手是錾(zàn)子,右手是锤,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热,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锤一锤,如泣如诉。罗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种感觉:春阳日暖,万象更新,雀鸟苏醒、飞翔、游戏、鸣叫、盘绕,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时此刻能想些什么,该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样,各人也都是只按着自个的路子走的。唯这破院里的这一个麻脸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觉,木呆呆地坐在亘古的石头旁边,一锤一錾。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
⑤罗永才呆望许久,才进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脸:“你找俺?”罗永才递了一根烟过去,半蹲下,低着腔说:“想麻烦王师傅,给洗块碑。”匠人道:“洗块什么样的?”“要两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时候能成?”“打今儿个算,要十日。”罗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随手拾块碎石压住,打单褂兜里掏出个纸片递给他。那纸片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红指头印子。罗永才写下要刻的字递过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顿念了一遍,然后折叠成一个小块,装进兜里,讲:“十日后你来拉呗。”就不再理罗永才,低下头,又一锤一锤,洗手下的那块石碑去了。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罗永才低头看碑,已经洗出个大概,清白厚实,幽深远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烟,闲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草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张力,生命的趣味浓厚,又鲜活不尽。罗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样作想。再往前走时,山有些陡,树影浓郁起来,就有了些寒意。这时从山上下来一个山民,瘦精精的,挑着两大捆紫红色的短针山草,山草捆上还搭了两件破旧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见罗永才,就立住脚,和他讲起话来。罗永才猜他只有五十来岁,他说已经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现时就靠他挑草换些油盐钱。那担草也有七八十斤,担着得走几架山头,罗永才不免感叹几声。老人又说自己身体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得撂荒了。他说话的时候,也不放下担子,只把担子在两肩上换来换去。他和罗永才讲了一气,才分手下山。罗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气上了山顶。山顶有片旧庙剩的墙框子,四面不见人。他默然站了一会儿,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觉到了春阳的暖意,身上也轻松多了。
⑧几天以后,他叫了辆三轮车,进山驮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两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坟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点扰动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鸡叫过一阵子,又都不叫了。天气很晴朗,空气却有凉意。罗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看看天上的星星,转过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发表于《芒种》,作者许辉,有删改)
[注] 洗碑:刻碑。
问题: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3分)
答:①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②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③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文章解析:一(1-2)罗永才春夜惊醒,回忆起去年给亡妻立碑请王麻子洗碑的事情。
二(3-8)罗永才两见王麻子洗碑。
三(9)罗永才又慢慢回屋了。
小说对罗永才丧妻后的心理刻画极其隐晦,作者很克制自己的情感,但罗永才亡妻后的孤独、落寞与悲伤还是不言而喻的。他两次拜访王麻子,亲身见证了王麻子朴实、坚韧、淡定的生活态度,从他的几十年执着于“洗碑”中彻悟了一种人生态度——即自己也应该在妻子故去后淡然地活下去。由此,“碑”“洗碑”就含蓄地交代了罗永才的心理变化过程。
四、《剃刀侠》木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时间。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踏入集市,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欺凌百姓。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蓝翎爷火从天降,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向小师傅猛抽,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惨叫,蓝翎爷这才停下,被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冒着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赶紧侍候蓝翎爷。
到底是老马识途。瘦老头儿小心翼翼,动作利索地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发亮。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就有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这是最后一道工序。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找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一个小卒问: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再问。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就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几个人就惊恐地去看。还未看清,只见蓝翎爷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的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集市人纷纷散开。大家窃窃私语。
是剃刀侠……
人群里一句话提醒小卒子们,他们就都抽刀去奔那老剃头匠。
哪里还寻得人影。有人说,那人早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1.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①交代繁华热闹的人物活动场所和特定的历史背景。
②渲染京城门前嘈杂威严的气氛,为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③烘托人物形象,一方面突出蓝翎爷的专横跋扈,另一方面也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
2.小说情节多处暗示了蓝翎爷之死,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1)瘦老头儿荡刀。
(2)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并“呼噜呼噜”睡。
(3)剃头后老师傅又找几刀。
(4)上马后,小卒子问蓝翎爷,蓝翎爷不出声。
一、《车站上空的鹰》谢友勤
第五等火车站的站长,在站台上溜达,大碱滩白雾瘴瘴,没有青草、树木,没有野兔、狐狸、狼,更没有人家。这个小站,地图上没有它的名字,过往旅客不知道它的名字。客运货运,是四等以上车站的活儿。五等站,就是监视过往车辆有无异常。列车呼啸而过后,留下荒凉的大碱滩,剩下风雪山神庙样的小车站。
年后,省卫生防疫站专家赶到这里,抽取地下水化验后,明确告知,水质含氟量奇高,不能饮用。没有合格水源不允许建立车站。但车站死撑在这儿半个多世纪了。站长刚上任时用大碱滩水洗衣裳衣服浑浊得如同麻袋片穿在身上梆硬。用碱地水煮饭大米变成红色高粱米黏稠似血。第一次喝下一碗苦涩的碱水走不出多远便恶心呕吐心肝肠肚肺翻搅,肚子发酵像要爆炸,全身抽搐人仿佛墓碑一般轰然倒掉俗称百步倒。
就在站长快扛不住的时候,一个女孩走来。她离开大碱滩外的村子朝车站走来。她没有发现身后悄悄跟着一只狼。狼和女孩一样离开自己的领地从草原闯进大碱滩。一只猎雕在天上盘旋。北面村子有许多猎户,鹰雕是女孩家的好猎手。此刻女孩只看见前方苍凉的车站饿狼只看见前面的活人。猎雕收拢翅膀没有风声连影子都没有落在地上。它看见死神的阴影罩住女主人它能提前嗅到死亡的气息。猎雕急了急剧俯冲“轰”地一声炮弹出膛般砸向狼气流呼啸把狼冲得飞起来。猎雕撞在砾石上翅膀折伤在地上扑打。狼踅身一闪与猎雕面对面相住了。猎雕抬起一条枯枝似的腿把头插进翅膀里羽毛簌簌抖。狼龇牙狞笑飞贼害怕了投降了狼扭歪的脸皮僵住猎雕擦完喙佝偻着肩膀迈开长腿朝它走来。狼愣住了犹豫一下猛醒似扭身要逃。猎雕忽啦啦一纵扑在狼身上。仰面翻倒的狼四肢拼命抓挠一爪子抓住猎雕眼睛撕扯得眼皮滋滋响鲜血迸溅。猎雕疼得哇哇叫狼从猎雕抽搐的身体下爬出来仓皇逃窜。女孩扭回头看见这一幕惊呆了扑过去抱起猎雕奔向车站。
站长在站台上,看见女孩脸色煞白,怀里的鹰雕眼睛流血,心里一惊!
女孩问:“谁是站长?”
“我是。”
“厨房在哪儿?”
“做啥?”
女孩撂下鹰雕,冲进站房。站长跟进去。女孩四处撒目,朝站长比划,说:“盆。”
站长问:“做什么?”
女孩一跺脚:“啊唷!水,水。”
站长带她穿过休息室,火炕上,摆着站长的行李卷。走进厨房,女孩抄起黄铜脸盆,舀满水,摘下条毛巾,“噔噔噔”跑出去。女孩投湿毛巾,哭着,跟鹰雕说话。鹰雕温驯地低下头。女孩给鹰雕洗羽毛,洗腿把子,洗爪上的泥垢。女孩又换盆水,给鹰雕洗脸。鹰雕淡金色的眼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眼皮翻裂,渗着血。女孩用湿毛巾擦血,鹰雕猛地弹直身体,羽毛钢针般炸开,疼得“嘎呀嘎呀”叫,“轰”地飞起来。鹰雕没头没脑地在空中踅绕,翻腾,像人一样痛苦地叫着!
站长恍然大悟,说:“啊呀,这是碱水。”
女孩朝站长叫嚷:“混账!你咋不给我好水?”举起脸盆,朝站长砸去。
女孩这才知道,这一带没有好水。打这以后,女孩就用骆驼给车站驮水。车站上的人,喝了远村的好水后,神清气爽。一个地方的水,就是那个地方人的血脉、筋骨和精气神儿呀!
你看,女孩牵着骆驼,又来了。北边地平线上,红盈盈落日里,驼头高昂,驼颐弯曲,驼腹两侧水箱墨黑。女孩走出红日,红日探头探脑。一只鹰雕悠然扇动翅膀,为她送行。一轮美丽如歌的红日,一峰雄壮的骆驼,一只威风凛凛的鹰雕,一个漂亮的女孩,将天地装饰得灿烂辉煌!
问题:文中开头和结尾都有景物描写,请分析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 分)
开头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① 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突出第五等火车站环境的恶劣,为下文情节开展作铺垫;② 衬托站长忠于职守、甘于寂寞的美好品质。(2 分)
结尾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① 和文章开头所写的小站的荒凉景象构成对比,突出了女孩给小站带来的巨大变化;② 衬托女孩美好的形象,升华主题,赞美了女孩的奉献精神。(2 分)
二、《翡翠项链》(美) 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
杰克把车停在斜坡脚下的路旁。这一带的住宅,家家都有略微倾斜,宽阔而昂贵的草坪。当他踏上和车道平行铺设的大石板时,注意到石板上有些需要修补的小洞。屋旁的车库里,一部新式的凯迪牌汽车正探出半截身子,车后部的挡泥板已被撞裂,撞痕上的斑斑红锈,表示它在被撞后很长时间内都没有修理。草坪看来还是不错,但还需要更细致的整理。草坪上有一把旧的羽毛球拍,裂开的框用胶布粘贴。
丹福尔太太为杰克打开了门,“请问,您找谁?”
杰克作了自我介绍。丹福尔太太投给他一个略现不安的、却又愉快的微笑,两眼瞅了一下他的双手,又投射到他的口袋上,神色有些惊恐,不过她的声音仍透出愉快。
“不会是你们已追回被劫的珠宝了吧?” 先是松弛,后是惊慌,两种情绪交织混合在一派纯真迷惘的掩饰下。
“对不起,夫人,没有,我们没有追回珠宝。”
“可是,我不懂,那你到这儿来干什么?”
“您先生在家吗?我在想,我是不是可以和丹福尔先生谈一谈?”
“当然可以,请您跟我来。”
她领着他,穿过屋子,来到后院的游泳池边,在穿越房间的过程中,杰克瞄到餐厅里的短茶几上有一叠账单,最上面的一份,盖着刺眼的“逾期未纳”红色印章。
丹福尔先生穿着短裤,正在洗游泳池。他爬出泳池,上了院子,擦干净手,和杰克握了握手,然后瞥了一眼杰克递过去的名片。只那一瞄,脸上的微笑便被不安的警觉扫得无影无踪。
“保险调查员?你是来调查上次我们被抢劫的案子?”
“正是如此,我想和你们谈谈,关于你们申请赔偿的事。”
杰克将手伸进口袋,从里面掏出一份剪报。说:“一位匿名者寄了这份东西给我们,邮戳是本地的,信封上没有找到指纹。”当丹福尔夫妇在阅读这份报告时,杰克两眼死死地盯着他们。故事内容杰克记得很清楚,细节也很明白:两位持枪蒙面大盗,强行进入了福尔夫妇的住宅,发现只有丹福尔太太在家,他们强迫她打开保险箱,交出珠宝首饰。这一部分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被抢劫的珠宝清单上。他知道,当丹福尔夫妇看到匿名者所圈起的“翡翠项链”四个字时,他们会有反应,尤其是在读至匿名者在剪报旁边批注的几个字时,那几个字是“这是胡扯”。
丹福尔太太脸色惨白,而丹福尔先生则满脸通红,他们看到末尾,然后,丹福尔先生耸了耸肩,将剪报递还给杰克。“对这件事,你要我们讲什么?”
“在你回答我的问题之前,让我先作一两点说明。我必须坦率地和你们讲,当我们接到你们的赔偿申请时,在赔偿之前的第一个想法是,要肯定这是不是你们自导自演的抢劫把戏。人们经常自己抢自己,其案件之多,令人吃惊。不过,你们的这件案子,我们尚不表示怀疑。 但是凭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我发现,有些生意不景气,或者在股市运气不佳,或者家里有人患病,开支日益增加的人,或者纯粹是贪婪的人,在遇到不幸时,往往想向我们的公司捞回大部分的损失。不过,基本上,人都是比较诚实的,他们在慌乱之中,急于报案,往往多报一些,事后呢,又羞于承认他们在慌乱之中所犯的错误。我的任务有一部分是给人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在我警告人们谎报和将错就错就是犯罪时,我总是向他们保证,无心的错,在正式申请赔偿之前改正,不算犯罪。当然,假如改正得太迟的话,他们必须面对这样的结果,好像他们是处心积虑,有意欺诈我们。我无意吓唬你们,你们了解——我只是公事公办。”
“我们了解。”
“好,那么现在留给我们的唯一事情就是,请问二位,是否想重新修正被劫物品的清单?”
丹福尔夫妇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然后,丈夫将椅子向后推,挽起妻子的手臂,以凄楚的神情看着杰克。
“让我们私下说句话,好不好?”“当然好。”
丹福尔夫妇默默走过后院,杰克善解人意地朝向另一个方向,不过当他举起酒杯喝啤酒时,他依然可以在杯子上看出两个扭曲的人像。
当丹福尔夫妇返回桌边时,丹福尔先生努力用嘴角作了一个古怪的微笑。他说:“是的,我们要改正被劫物品清单,抢劫案发生的当晚,我在城里过夜,办公室工作忙到深夜的时候,我经常那样。那天早上我把翡翠项链带出去,想找珠宝商多镶几个什么钻石上去,给我妻子在结婚纪念日一个惊喜。当我妻子打电话告诉我发生劫案时,我所关心的只是她的安危,两个歹徒逼迫她开保险箱,但没有伤害她。我忘记告诉她,我已取走了项链。一直到我明白她将项链列入被劫物品清单时,她已把单子开给警方,并且见报,
我想改正已经迟了。”丹福尔先生的两眼闪烁不定。
“我没有送到珠宝商那儿,它还在我的公文包里。”他的脸涨得通红。“我最好放回保险箱。”杰克点点头。“没有关系,我说过,这时候的改正都是受欢迎的。”说着,站起身来告辞。
丹福尔夫妇手挽着手,目送着杰克离去。
杰克在公路旁的一个电话亭边停车,当电话有人接听时,他说:“我让他们讲真话了,不出所料,项链一直在他们身边。”说到这儿,他对着话筒微笑。
“他们害得我们互相猜疑,这使我很生气,你想想,我们看到报纸上的物品被劫清单时,我们互相猜疑、生气。好在项链就要回到保险箱里,伙计,等着我们再去取。你什么时候准备好,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我随时恭候大驾。”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丹福尔家被劫后,丹福尔太太完全不知道翡翠项链已被丹福尔带在身边,也一并将它列入被劫物品清单,丹福尔见太太已经报警,只得将错就错。
B.杰克看到剪报上的被劫物品清单以及翡翠项链旁边“杰克写这是胡扯”的批注,便带着剪报,冒充调查员再次来到丹福尔的家,调查翡翠项链的去向。
C.小说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刻画了杰克这个极其狡猾的人物形象。
D.翡翠项链是阿尔弗莱德·希区柯克悬疑小说的精品,集中代表了希区柯克悬疑小说的艺术特点:精于选材,善于开掘,巧于构思。
2.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①通过环境描写,展现了一个曾经富裕但现在过得拮据的家庭的状况。
②为下文即将发生的紧张焦虑的故事做铺垫。
③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有人认为,杰克在探明真相后立即给同伙打电话,容易暴露身份,这样安排情节不够合理,你认为如何?请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不同意这种说法:
艺术结构上①这样安排使情节突转,具有戏剧色彩,既呼应前文又有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人物形象上②同时还丰富了人物形象,通过杰克与同伙的对话,点明了杰克的身份,揭示了内心世界。
思想主题上③深化了主旨,批判人性的无耻与贪婪。
三、《春嫂的钱包》
出了西城门,郊外的三岔路口边,有一处简陋的棚屋,这棚搭建了好多年。春嫂每天清晨三点多来开门,拉亮灯,开始做包子。清晨来吃的人也多,多数春嫂认识。来的人大多自个儿小心地从沸水里捞起碗筷,先盛了一大碗骨头汤坐着慢慢地喝。一会儿,春嫂便递上一碟包子。来的人多了,忙的还是春嫂一人。人们于是自己动手盛包子,吃完后,将钱丢进装零钱的小塑料桶,自己找钱,找好钱后冲春嫂扬扬,人便走了。
有一只流浪的猫挺着大肚子在棚屋附近转悠。春嫂对猫“喵喵”地唤着,猫不时也冲春嫂“喵喵”叫两声,春嫂及时盛了一个包子扔了过去,猫嗅了嗅,慢慢吃了。“呀,一只可怜的猫,怕是快要生了!”那以后,猫每天早晨准时来了,吃着春嫂的包子,围着春嫂的脚转,一会儿用毛茸茸的尾巴亲热地撩撩春嫂。后来猫干脆不走了,睡在春嫂的柴火棚里。
这天早上,天阴沉沉,北风刺骨。春嫂来的便晚些,猫“喵喵”地转到脚下,春嫂边开门边跟猫说话:“饿了吧,等一会儿才有吃的。”门开后,春嫂随手将每天装钱的小黑布包放在桌上。包上新挂了一条长尾巴绒线鼠。春嫂麻利地打开炉火,抱来柴,洗净手后开始和面。像往常一样,春嫂先在炉火上蒸几笼,再开始在灶锅上贴。不知什么时候路旁有了一个老叫花子,拄着棍,端着瓷碗,呆望着春嫂,迎着寒风瑟瑟地立着,却也不肯到跟前来。春嫂心一酸,可怜的事她也见多了,只是无言。春嫂过去拿了老叫花子的瓷碗,进屋盛了大半碗汤,开笼捡了几个包子,匆匆递给老叫花子。老叫花子抖抖地接过,顺势蹲在路边贪婪地吃着。
小屋渐渐来了顾客。人们搓着手,哈着气,坐桌边慢慢地喝汤吃包子。待到春嫂需要找别人的零钱时,这才发现放在桌上的黑包不见了!包里钱不多,倒有一张上万元的欠条。春嫂有些慌。“春嫂,你瞎找什么呀?莫非掉了钱?”有人看着便问道。
“没……没有,我哪还有钱丢啊。”转来转去的春嫂笑笑,对屋里正吃着的顾客说自己刚刚丢了钱,这有些不合适。“说你春嫂没钱,我不信!”有人说。
“有钱也是辛苦挣来的!”另一个感慨着。
“不跟你借钱。”刚进门的这人嘴快地接着打趣。
春嫂讪讪地笑着,嘴里不停地“哦哦”“嗯嗯”着,一边无心地干活,一边忍不住不时偷偷瞄瞄各个角落。这一时,春嫂的心不安地纠结着,她强打笑脸,招呼顾客,脑子挥之不去地胡乱想着她那黑包。“莫非,一早被那老叫花子趁自己不注意拿走了?……也不可能,老叫花子好像没进屋……让某个顾客拿走了?”春嫂注意到最先来的那些顾客,人人空着手来又空着手走了。春嫂摇摇头。“哎!没有证据不好乱怀疑。包到底在哪里?不会是早晨慌慌张张出门忘了拿,包这会儿依然在家吧!”春嫂清清楚楚记着早上带来了。“丢了几十元钱也罢了,丢了欠条怎么办?哎!不是打电话来让今儿去取钱,自己怎么会把欠条随随便便放进小包,顺手带着。只怪自己太大意!”春嫂越想越懊悔,不知怎么办才好,急得她直转悠。趁着有点空闲,春嫂背着顾客,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尽量小心地问。家里人忙去看,回复说没见着。春嫂更慌了。
好不容易顾客全走了,可以收摊了。春嫂丢下一大堆杂乱的碗筷不顾,立马拿过扫帚,从小屋最里面慢慢仔细往外掏扫着,特别是那些空面粉袋的下面,瓦盆的边角……各个角落春嫂一一仔细地清扫着。突然在旧冰箱的座底下面,春嫂掏扫出一团黑黑的东西,正是那只拖着长尾巴绒线鼠的包。春嫂又惊又喜,不停地拍打着黑包上的灰尘。蜷缩在椅子上的猫此时忽然冲春嫂“喵喵”地叫着。春嫂一下回过神来,敢情是这猫玩耍长尾巴鼠时将包拖了进去。“这要找不到,我要冤枉多少人!”春嫂嗔怪地吓了吓猫,猫“哧溜”一下逃窜了。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开篇描写简陋的棚屋,写顾客自个儿从沸水里捞起碗筷,是为了突出春嫂的不幸和个人创业的艰辛。
B.一只流浪的猫挺着大肚子在棚屋附近转悠,引起了春嫂对它的同情,写这只猫是为了表现春嫂由物及人的怜悯之情。?
C.春嫂发现钱包不见了,四处寻找。而几个顾客的话有点幸灾乐祸,说得春嫂十分尴尬,不好意思把丢了钱包的事说出来。?
D.春嫂一会儿疑心钱包是不是那老叫花子拿走了,一会儿又想是否是某个顾客拿走了,一会儿又自我否定,说没有证据不好乱怀疑,这心理描写真实而有生活气息。
2.文中第3段画线句子为景物描写,试分析其作用。
①此句景物描写突出了天气的阴冷
②为下面叫花子到春嫂店门口站着却不前进和顾客到店里“搓着手,哈着气”作铺垫。
③也与春嫂钱包丢失,春嫂沉着、不乱怀疑人情节关联,更突出了春嫂的朴实、善良。
3.春嫂钱包不见了之后的情节写得紧张而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简要赏析。
①春嫂发现钱包不见了之后,先是“有些慌”,面对顾客的询问,又不好直说,只好“转来转去”,体现了她寻找钱包的焦急心情。她一天都无心干活,又要强打笑脸招呼顾客,又惦记着钱包。打电话到家里,也说没见着,使春嫂更慌了。
②这些情节设置,表现了春嫂十分紧张的心理,并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最后在旧冰箱的座底下找到钱包,钱包怎么会到那里去?这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③因为作者在前面为猫拖走钱包设置了伏笔,一是猫饿了,二是钱包上挂了一条长尾巴绒线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