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海岸边的乌鸦用喙衔起螺蛳,飞到一定高度后将螺蛳摔落在岩石上,待硬壳破裂后,再飞下来享受美味。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领域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2.
下列一组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孔雀开屏、蜘蛛结网
B.老马识途、小狗算术
C.海豚顶球、乌贼喷墨
D.蜜蜂筑巢、狮子捕食
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哪一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特征(
)
A.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动物越高等,先天性行为越复杂
C.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
D.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4.
猴子骑车行为的特征包含(
)
①生来就有的
②生活经验总结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
④通过学习获得
⑤建立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5.
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蜜蜂采蜜和老马识途分别属于(
)
A.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B.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C.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学习行为
6.
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7.以下有关动物的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鹦鹉学舌是建立在遗传因素基础上的学习行为
B.动物的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及复杂环境的变化
C.研究动物的行为主要是观察法和实验法或者两者结合
D.繁殖行为是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8.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
D.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9.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草履虫是同学们已经了解和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按照其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草履虫—蚯蚓—青蛙—鲫鱼—家鸽
B.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
C.草履虫—青蛙—蚯蚓—鲫鱼—家鸽
D.草履虫—鲫鱼—青蛙—蚯蚓—家鸽
10.
与“老马识途”的行为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B.狗辨主客、猴子骑车、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猫捉老鼠、飞蛾扑火、乌鸦喝水
11.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行为能力
B.先天性行为较低等,因此动物可以不需要
C.先天性行为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学习行为能让动物适应环境的变化,利于生存
12.
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三种动物来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C.三种动物的学习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丙>甲>乙
D.动物的绕道取食只受遗传物质控制
13.
观察图中几种动物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来看,图中①属于取食行为,④属于防御行为
B.从动物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图中②属于学习行为,③属于先天性行为,二者都与遗传物质有关
C.学习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
D.动物的复杂行为只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14.
同学们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在所有行为中所占比例也越大
B.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C.无脊椎动物比较低等,它们没有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对动物适应环境没有什么意义
15.
[综合应用]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片中所展示的情景,你也许还看到过蜘蛛结网、蜜蜂采蜜、孔雀开屏等等。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繁殖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小鸟)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大山雀成功喝到牛奶之后,“其他大山雀”也偷喝牛奶的行为是_____行为。前者是由其体内的_____________决定的。从维持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看,_______行为更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3)蚯蚓成功走出迷宫的尝试次数比黑猩猩成功摘取食物的次数___,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
(4)黑猩猩完成摘取香蕉的动作,不仅要依靠运动系统,运动所需的能量,还有赖于消化系统、_____系统、_____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6.
[实验探究]根据以下资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资料一: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攻击。
资料二:身穿红色的人经过浴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
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见下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
(2)[1]和[2]、[3]和[4]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_____;通过这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以鱼体的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对照组实验组合有_______和_______。
(4)如果去掉[2]、[3]组实验,只考虑[1]、[4]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是由它体内的_________所决定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
1——14
ABCBCCDCBBDDDA
15.
(1)存活
繁殖后代
(2)先天性
学习
遗传物质
学习
(3)多
强
少
(4)呼吸
循环
16.
(1)1号和2号
腹部颜色
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
1与3
2与4
1号与4号模型中包含2个变量,不符合变量单一的要求
遗传物质
先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