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细菌和真菌 章末综合练习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4细菌和真菌 章末综合练习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8-07 17:22: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章末综合练习:5.4细菌和真菌
1.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或腐生,这是因为( )
A.大多数细菌缺少液泡 B.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缺少叶绿体 D.细菌不需要呼吸
2.有两位同学在讨论细菌、真菌的生存环境时,各自说出自己知道的细菌、真菌的生存环境。一位同学说:“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地方,在空气中飘荡,在水里隐藏。”另一位同学说:“我也知道,它们可以生活在缺少氧气的环境中,也可以钻入人体。”另有四位同学对他们所说的给予总结,其中最准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可以不受温度的限制而生活在任何环境中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
C.细菌和真菌在有空气和无空气的环境中均可生存
D.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3.在琼脂培养基上分别接种乳酸菌、青霉进行培养并观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培养基上接种乳酸菌、青霉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B.显微观察可见青霉细胞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细胞没有
C.乳酸菌、青霉在培养基上分别靠芽孢、孢子进行繁殖
D.乳酸菌、青霉的生活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
4.小明经常看见广告上说:“××洗手液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存活。”他想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于是他和小聪两人分别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聪的实验比小明的实验更合理
B.手指按培养基之前,培养基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手指往培养基轻轻按一下”的操作相当于接种
D.“手指往培养基轻轻按一下”后,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5.下列有关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个体都十分微小,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一般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基本形态
C.所有细菌都有荚膜、鞭毛、芽孢等结构
D.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不成形的细胞核等结构
6.如图所示为细菌的三种类型,图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球菌、杆菌、螺旋菌 B.球菌、螺旋菌、杆菌
C.杆菌、球菌、螺旋菌 D.螺旋菌、球菌、杆菌
7.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结论是打破瓶颈灭菌肉汤年仍未腐败肉汤很快腐败( )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C.细菌由肉汤原有的细菌产生 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8.下列关于真菌与细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菌有细胞壁,细菌没有 B.细菌和真菌都有鞭毛
C.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和真菌都对人类有益无害
9.细菌和真菌广泛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下列哪种环境最适合霉菌生长( )
A.煮沸后密封的牛肉汁 B.潮湿的石板路
C.潮湿的粮食堆 D.干燥的毛巾
10.大肠杆菌和青霉菌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A.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B.孢子生殖、分裂生殖
C.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D.孢子生殖、孢子生殖
11.下列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①大肠杆 ②木耳 ③乳酸菌 ④酵母菌
⑤灵芝 ⑥曲霉 ⑦螺旋菌 ⑧青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②④⑤⑥⑧ D.⑤⑥⑦⑧
12.在炎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菌,而脏衣服却容易发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炎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炎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霉菌的数量多
D.衣服上有机物的多少与衣服是否容易发霉无关
13.2017年,某品牌乳制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l超标140%,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 如图所示为黄曲霉菌落,关于该菌落叙述错误的是( )
A.构成该菌落的黄曲霉是一种真菌
B.菌落较大,呈绒毛状
C.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构成该菌落的黄曲霉靠孢子繁殖
14.农村在砌沼气池时,要特别注意使它密封不透气,这是由于甲烷菌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的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 B.甲烷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C.所有的细菌的生活都不需要氧 D.沼气如果泄漏,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5.如表是根据微生物的某一特征进行的简单分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待分类的微生物 青霉、酵母菌、乳酸菌、曲霉、醋酸杆菌
类别一 乳酸菌
类别二 酵母菌、曲霉
A.其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其分类标准是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C.青霉应划分到类别一中 D.醋酸杆菌应划分到类别二中
16.每到冬天,森林里都铺上一层厚厚的落叶。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层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 )
A.被人类收集走烧掉了 B.落叶被鸟儿叼走建造巢穴了
C.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 D.牛、羊等草食动物将其吃掉了
17.苏云金杆菌能够寄生在多种农业害虫体内而使之死亡,当代农业利用其杀虫特性的主要原因是( )
A.苏云金杆菌的毒性大 B.苏云金杆菌易繁殖
C.苏云金杆菌能够迷惑害虫 D.苏云金杆菌能够减少化学药物带来的污染
18.下列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豆与根瘤菌共同生活
B.草食动物胃肠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帮助消化草料中的纤维素
C.某些真菌生活在小麦叶上,引起小麦叶锈病
D.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形成地衣
19.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下列对应有误的是( )
A.酵母菌——酸奶 B.甲烷细菌——生产沼气、污水处理
C.根瘤菌——固氮 D.大肠杆菌——工业化生产胰岛素
20.微生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科学的是( )
A.冬季将至,泡菜是一道美味的小菜,制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
B.米酒是风味食品,制作米酒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乳酸菌
C.沼气在农村广泛应用,生产沼气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甲烷菌
D.酸奶的制作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21.19世纪中叶,法国学者路易斯?巴斯德做了下面的实验。巴斯德把澄清的肉汤倒入两个鹅颈烧瓶中,把其中的一瓶肉汤A煮沸,而另一瓶肉汤B则不加热煮沸。几天后,未煮沸的肉汤B变得浑浊,而煮沸的肉汤A仍保持澄清。接着,巴斯德打破了盛有澄清肉汤A的鹅颈烧瓶的瓶颈。数日后,澄清的肉汤A变得浑浊。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将肉汤A煮沸是为了_________。
(2)设置A瓶的目的是_________。
(3)肉汤B变浑浊,说明肉汤B中有_________。
(4)将A的瓶颈打破后,肉汤变浑浊,说明细菌来自_________。
(5)巴斯德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酵母菌和青霉菌的电镜照片,请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酵母菌是_______的个体,青霉菌是_____的个体(填“单细胞”或“多细胞”)。
(2) 图中①成长脱落后将成为新的个体,这是酵母菌的________生殖。
(3) 图中②表示青霉菌的_______,呈现的颜色是______。
23.如图为细菌的结构示意图,请认真看图并回答:
(1)遗传物质存在于图中序号[___]所指的结构中。
(2)这种细菌会运动吗?答:__________。这是根据图中序号[___]所代表的结构作出判断的。
(3)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___]细胞壁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即_______________,以抵抗不良环境。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生殖。
(4)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与真菌的细胞相比,细菌的结构中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细胞壁、细胞膜和[4]____________,但没有光合作用的场所_______________,所以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如图是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图中的内容回答问题:
(1)牛、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⑥__________把它们分解为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
(2)在光照下,④和⑤又被植物利用进行__________作用制造__________,然后又进一步被动物利用。
(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4)从图中可以看出,⑥对自然界的__________有重要作用,它们作为__________者参与物质循环。
25.中国自古有“酒文化”之说,酿酒原理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家庭制作米酒时,需将煮好的糯米冷却后加入酒曲,并且需将酿酒的器皿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采取保温措施。请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酒曲中主要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
(2)加入酒曲的目的是: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______________,然后,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将其分解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酿酒过程中,需将器皿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密封不好,将会出现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
(7)在用酵母菌酿酒的过程中,从密封的发酵罐中检测到氧气、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图,图中P、Q、R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什么?P代表____________,Q代表_______________,R代表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细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大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寄生或腐生。
2.答案:D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细菌和真菌需要的条件不同。不同的温度、有无空气等都是限制它们生存的条件,但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细菌和真菌。菌落是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由于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在显微镜下不能看到乳酸菌的细胞核,青霉是真菌,能看到青霉的细胞核;乳酸菌是细菌,通过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而不是生殖细胞;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4.答案:D
解析:在题述实验中,小明没有设计对照实验,而小聪设计了对照实验,小聪的实验更具有说服力,A说法正确;在培养细菌时,在接种前必须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这是因为需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的细菌和真菌,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说法正确;“手指往培养基轻轻按一下”,手指上的细菌就接种到了培养基上,C说法正确;“手指往培养基轻轻按一下”后,培养基不能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否则会把接种的细菌杀死,D说法错误。
5.答案:C
解析: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有荚膜、鞭毛,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而芽孢是有些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休眠体。
6.答案: C
解析:根据细菌的外部形态来分类,细菌大致可以分为杆菌、球菌、螺旋菌。外形呈球状的细菌为球菌,外形为杆状的细菌为杆菌,外形为螺旋状的细菌为螺旋菌。
7.答案:D
解析:灭菌的肉汤在鹅颈瓶中很长时间都未腐败,说明肉汤中无细菌。打破瓶颈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瓶内,所以肉汤很快腐败。前后对照说明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8.答案:C
解析:真菌和细菌都有细胞壁;有些细菌有鞭毛,真菌没有鞭毛;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有的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害。
9.答案:C
解析:由于真菌生活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煮沸并密封的牛肉汁里面尽管有有机物,但在加热过程中把霉菌杀死了,而且密封后外界的霉菌不能进入,所以不易发霉,A不符合题意。潮湿的石板路尽管有水但缺乏有机物,也不易发霉,B不符合题意。潮湿的粮食堆里面含有有机物和水,比较适合霉菌生长,C符合题意。干燥的毛巾里面含有有机物,但由于霉菌生活还需要一定的水分,所以干燥的毛巾不易长霉,D不符合题意。
10.答案:A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进行分裂生殖;霉菌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11.答案:C
解析: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而青霉、曲霉、灵芝和木耳都属于真菌,大肠杆菌、乳酸菌和螺旋菌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生殖方式为裂殖,属于细菌。
12.答案:D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等。炎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A正确。炎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B正确。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的有机物较多,霉菌的数量也较多,因此更容易发霉,C正确。衣服上有机物的多少与衣服是否容易发霉有关,有机物越多,衣服越容易发霉,D错误。
13.答案:C
解析:黄曲霉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等,有的呈现红、绿、黄、褐、黑等颜色;细菌菌落特点:较小, 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多为白色。因此,选项C的叙述是错误的。
14.答案:C
解析:不同的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甲烷菌是厌氧菌,也有很多其他的好氧菌,还有兼性厌氧菌,故C选项错误;甲烷菌是厌氧菌,只能生活在无氧环境中,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沼气池内产生大量的甲烷,沼气如果泄漏,可能会发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
15.答案:A
解析: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曲霉属于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表中的分类标准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A正确。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的,B错误。青霉属于真菌,应划分到类别二中,C错误。醋酸杆菌属于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应划分到类别一中,D错误。
16.答案:C
解析:自然界中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年复一年,森林里的落叶没有越积越厚的主要原因是细菌和真菌逐渐将其分解了,C正确。
17.答案:D
解析: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细菌性杀虫剂。当苏云金杆菌进入虫体之后,即在虫体肠内繁殖,并产生毒素,使虫体的肠溃烂致死。这是一种生物治虫法,能减少化学药物的污染。
18.答案:C
解析:某些细菌和真菌能够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它们与动植物体和人之间是寄生关系;A、B、D三个选项中的生物之间是共生关系。
19.答案:A
解析:制作酸奶的原理是在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利用乳酸菌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不是酵母菌。
20.答案:C
解析:制泡菜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制作米酒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生产沼气利用的主要微生物是甲烷菌;酸奶的制作中,主要参与的微生物是乳酸菌。
21.答案:(1)杀菌; (2)对照; (3)细菌等微生物; (4)空气; (5)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解析:(1)将肉汤A煮沸是为了杀死肉汤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2)设置A瓶的目的是对照。
(3)肉汤B变浑浊,说明肉汤B中有细菌等微生物,肉汤A保持澄清,说明肉汤A中没有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不会自然发生。
(4)将A的瓶颈打破后,肉汤变浑浊,说明细菌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
(5)通过比较巴斯德得出结论: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二是来自于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称之为“生生论”。否定了关于生命起源的“自然发生论”
22.答案:(1)单细胞;多细胞(2)出芽(3)孢子;青绿色
解析:1.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2.图中①成长脱落后将来发育成为新个体,这就是酵母菌的出芽生殖。
3.②是孢子.青霉菌的孢子呈现出青绿色。
23.答案:(1)5
(2)会;6
(3)2;芽孢;分裂
(4)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
解析:题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荚膜,2为细胞壁,3为细胞膜,4为细胞质,5为DNA集中的区域,6为鞭毛。
(1)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遗传物质集中的部位,故细菌的遗传物质存在于[5]所指结构中。
(2)鞭毛的作用是运动,故具有鞭毛的细菌会运动。
(3)有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作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
(4)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5]DNA集中的区域,与植物细胞相比,相同之处是都有[2]细胞壁、细胞膜、[4]细胞质,但细菌没有叶绿体,所以多数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24.答案:(1)腐生细菌和真菌;CO2;水和无机盐
(2)光合;有机物
(3)促进物质循环
(4)物质循环;分解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动植物遗体可被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在光照下,植物又可以利用CO2、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自身需要外,还被动物摄食,被细菌、真菌分解。动物通过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自然,体现了动物能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细菌、真菌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5.答案:(1)霉菌、酵母菌
(2)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
(3)温度过高,会将酵母菌等微生物杀死(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
(4)提高温度,满足微生物生存的条件(为酵母菌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5)形成缺氧环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6)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产生酒精
(7)二氧化碳;酒精;氧气
解析:酵母菌既可以在有氧的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有氧时它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将有机物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制作米酒利用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密封工作,同时也要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太低,酵母菌的代谢太过缓慢从而影响发酵速度,温度太高,容易杀死酵母菌,一般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 ℃左右。发酵罐中三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应该是氧气的浓度越来越低,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越来越高,因为后两者是在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但空气中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起点浓度不是0,酒精是开始发酵时才产生的,它的浓度从0开始,而且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