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影响张掖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洪涝
C.梅雨
D.寒潮
2.下列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大
B.受夏季风的影响,6、7月份流量最大
C.河流经过之处,形成了一些绿洲,孕育了绿洲农业
D.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两地气候信息提取正确的是(
)
A.降水不均匀
B.冬季河流都结冰
C.雨热不同期
D.气温年较差不大
4.影响两地1月出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东南季风
5.下列特殊称谓中,不符合长江的是( )
A.“水能宝库”
B.“黄金水道”
C.“九曲回肠”
D.“地上河”
6.下列属于河流水文特征的有(
)
①外流河
②流量
③结冰期
④含沙量
⑤汛期
⑥流域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7.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是(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宁夏平原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河流为()
A.长江
B.塔里木河
C.珠江
D.黄河
9.关于甲、乙两山脉,以下正确的是
A.甲山的东侧是东北平原
B.甲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C.乙山与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
D.乙山是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0.下面是小红同学跟好朋友小英的聊天内容,你认为可信的是(?
)
A.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B.暑假去吐鲁番旅游一定要带上雨具
C.春节期间广州可以举办花卉展览会
D.哈尔滨学校的寒假时间比长沙学校的寒假时间短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及四地年降水量(单位:毫米)”,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1.造成该区域东西方向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距海远近
C.海拔高度
D.地表植被
12.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
)
A.季风气候显著
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
D.雨热同期
13.夏季,我国有许许多多的避暑胜地,而且他们都分布在当地乃至全国有名的山上。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
A.地势高可以避风
B.森林茂密,气温变化小
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D.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b地年降水量的是(
)
A.1600mm
B.200mm
C.680mm
D.980mm
15.a地所属的温度带是(
)
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和“黄河四个水文站的数据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水文观测数据
兰州
河口
祧花峪
利津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981
768
1820
1514
年平均含沙里.(千克/立方米)
3.48
6.67
26.6
24.8
16.有关河口到桃花峪河段年平均含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增加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荒漠广布
B.增加流经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减少流经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率高
D.减少汇入支流少,输沙量少
17.图中①地对于黄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不包括(
)
A.航运
B.水利开发
C.灌溉
D.旅游
18.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季风②表示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产生了巨大水能,其原因是(
)
A.山脉纵横交错,大致呈网格状分布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山区面积广大
D.地形复杂多样
20.下列山脉中,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
(
)
A.秦岭
B.横断山脉
C.太行山
D.长白山
21.A地形区东侧边缘地区易发生的
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滑坡、泥石流
C.寒潮
D.干旱
2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
)
A.华北平原
B.准噶尔盆地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23.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额尔齐斯河
D.海河
24.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的大陆性较强,主要标志是(
)
A.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分配均匀
B.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C.气温最热月是8月,最冷月是2月
D.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25.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B.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上游地区
C.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额尔齐斯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D.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
二、解答题
26.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通过了
(山脉)——
(河流)一线,此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
,此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冬季由南往北我国气温是逐渐
(升高或降低),且南北气温相差很
,因此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因素。
27.读长江流域水系及不同年代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同学在探究中发现一奇特现象:甲、乙地区虽然纬度相当,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
℃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甲地区时,小丽同学发现由于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很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运用地理知识,说出该地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小组收集的统计资料显示:L河段泥沙淤积严重。请你结合长江流域不同年代统计图表,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得益于河流的影响。试分析长江为“鱼米之乡”的发展提供哪些优势条件。(至少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穿衣”是气候在人们生活中刻上的印记。读“秋裤预警地图”以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秋裤分割线在东部大致与1月份________等温线相近,即大致经过A_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西部大致经过B____________山脉。
(2)图中“秋裤分布”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川盆地、广州与上海相比,前二地均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条秋裤”。四川盆地与上海纬度相当,因四川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气温比上海高;而影响广州与上海的冬季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四城市中,冬夏气温差异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29.《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特别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寻访中国的路线,即东线(A线)、中线(B线)、西线(C线)和北纬35°线(D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条路线中,跨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是___线,穿越的路线平均海拔最高是____线,___线经过的地区大多数为经济较发达地区,___线沿途可以欣赏到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___景观。
(2)A线经过了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地区的是____和__。
(3)B线穿过了两座重要的东西走向的山脉,一座一直被视为中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该山脉是___;另一座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该山脉是___。
参考答案
1.D
2.B
3.A
4.A
5.D
6.C
7.D
8.
D
9.
C
10.
C
11.B
12.C
13.C
14.D
15.C
16.B
17.A
18.B
19.B
20.C
21.B
22.D
23.C
24.B
25.A
26.(1)秦岭
淮河
以下
以上
(2)降低
大
纬度
27.(1)海拔(或地势)
(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水源补给减少,导致湿地面积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3)上游植被遭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中游流速减慢,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严重。
(4)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提供了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
28.0℃
秦岭
淮河
横断山
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
南北跨纬度广,南方较北方纬度低,吸收的太阳热量比北方多,气温高
北方临近冬季风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四周(或北面)高山的阻挡作用
纬度因素
哈尔滨
北京
29.D(北纬35°)
C(西)
A(东)
B(中)
热带雨林
5
长沙
广州
秦岭
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