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初步认识复习(2)(角)
【课时】:第13课时
【课题】:图形认识初步复习(2)
【设计与执教者】:
【学情分析】:
面向特色班的学生。面向特色班的学生。已经学完整章内容,对各个知识点掌握较好,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还不够清楚。
【教学目标】:
1、
复习4.3角的内容,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理清知识及其联系。
2、
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4.3角的知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突破点】:通过练习复习知识,通过易错题查漏补缺。
【教法、学法设计】:
让学生通过做题回顾知识点并查漏补缺,老师通过点评学生的答案来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归纳知识点,再通过做练习进一步巩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一、角的相关知识(一)、试一试1:1、判断A、直线是一个平角,射线是一个周角B、平角是一条直线,周角是一条射线C、若将角的两边均延长至原来的两倍,则角的大小也扩大两倍D、若
∠AOB=2∠BOC,则OC为∠AOB的平分线2、如图A、∠AOD-∠AOC=(
)B、图中共有多少个角?分别表示出来
D
C
N
B
W
E
A
第(2)题图
第(3)题图3、如图,OA的方向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二)、想一想1:1、角的概念2、角的表示方法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4、角的比较方法5、角的平分线概念,要注意审题,不能漏了其中某种情况6、用角度表示方向二、角的度量运算(一)、试一试2:
1、用一副三角板能得到哪些度数的角?2、计算:(1)62.5o=_____O_____’(2)36o48’24”=_____o(3)
34o24’+
28’57”=_____180o-(38o27’+
25o59’)=_____(4)
62.5o×4=______;102o48’21”÷3=______。3、在8:30时刻,时钟上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__.4、已知∠A=35012’,
则∠
A的余角是
,
∠
A的补角是
.5、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余角。(二)想一想2:1、角的度量2、角的数量关系
通过做题回顾知识点并查漏补缺,老师通过点评学生的答案来帮助学生复习、总结、归纳知识点
二、应用巩固
周游数学世界基础知识:1、图中以O为顶点的角有几个?以D为顶点的角有几个?用适当的方式表示这些角。(1)∠APO
(2)∠AOP
(3)∠OPC(4)∠OCP
(5)∠O
(6)∠P
A
O
B
D
C2、已知∠A=36018’,
则∠
A的余角是
,
∠
A的补角是
.升级提高:1、如图所示,在三角形ABC中,BD、CD为∠ABC、∠ACB的平分线且交于点D,
已知∠BDC的度数为120°。求∠BAC的度数.如图所示,将一张长方形的纸斜折过去,使角顶点A落在A′处,BC为折痕,然后把BE边折过去,使之与A′B边重合,折痕为BD,那么两折痕BC、BD间的夹角是多少度?生活数学:1、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隧道,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360,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问:乙地修公路的走向是什么?
2、某人下午六点多钟外出买东西时,看手表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的110O,下午近七点回家时,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又是110O,试算出此人外出用了多少时间?实践探索:如图,∠MON=120O,按照下列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在射线OM上截取OA=3cm,在射线ON上截取OB=3cm,连接AB。(2)画∠MON的平分线交AB于C求出∠AOC的度数。(3)用量角器量出∠MAB与∠ACO的度数,你发现∠AOC、∠ACO、∠MAC之间度数上有什么关系。AO与BO长度上有什么关系。(4)你能用一把刻度尺平分一个角吗?
练习巩固: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来“打擂”,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三、
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
《同步导学》单元检测
课后巩固
练
习
与
测
试
1.如图,比较∠α、∠β、∠γ
的大小得(
)
A.
∠γ>∠β>∠α;B.
∠α=∠β;C.
∠γ>∠α>∠β;D.
∠β>∠α>∠γ.
第1题图
第6题图
2.5点整时,时钟上时针与分钟之间的夹角是(
)
A.210°
B.30°
C.150°
D.60°
3.两个角,它们的比是6:4,其差为36°,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A.互余
B.互补
C.既不互余也不互补
D.不确定
4.∠α=40.4°,∠β=40°4′,则∠α与∠β的关系是(
)
A.
∠α=∠β;B.
∠α>∠β;C.
∠α<∠β;D.
以上都不对
5.如果∠α=3∠β,
∠α=2∠θ,则必有(
)
A.
∠β=∠θ;B.∠β=∠θ;C.∠β=∠θ;D.∠β=∠θ;
6.如图所示,已知∠AOB=64°,OA1平分∠AOB,OA2平分∠AOA1,OA3
平分∠AOA2,OA4平分∠AOA3,则∠AOA4的大小为(
)
A.8°
B.4°
C.2°
D.1°
7.57.32°=_______°_______′_______″;27°14′24″=_____°.
8.已知∠a=36°42′15″,那么∠a的余角等于________.
9.102°43′32″+77°16′28″=________;98°12′25″÷5=_____.
10.
抗日战争时期,五名战士奉命从A地护送一批文物前往安全地带.在A地南偏东55°距离3km处有一个村庄B.他们从A地出发,沿北偏东82°方向行军,不知道走了多远之后,他们发现B村出现烟火,于是决定把文物先埋藏起来,然后调转方向走了7km的路,直接赶到B村消灭了敌人.请问:凭借以上信息,你能估计文物藏在何处吗?你可以画一张草图来说明.
11、如图,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叠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则∠AOB+∠DOC=
°。
12.已知∠AOB=900,∠BOC=300,分别作∠AOC,∠BOC的平分线OM,ON,
(1)求∠MON的度数。
(2)如图∠AOB=900,将OC向下旋转,使∠BOC=,仍然分别作∠AOC,∠BOC的平分线OM,ON,能否求出∠MON的度数,若能,求出其值,若不能,试说明理由。
(3)如图,∠AOB=900,将OC向上旋转,使OC在∠AOB的内部,且∠BOC
=,仍然分别作∠AOC,∠BOC的平分线OM,ON,还能否求出∠MON的度数吗?若能,求出其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答案:
1.C
2.C
3.B
4.B
5.C
6.B
7.57、19、12;27.24
8.
53°17′45″
9.180°;19°38′29″
10.
文物埋在A地北偏东82°,距A地4km处.
.
11.180°
30o(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