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起源
与早期国家
第一课
何为文明?
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社会的一种进步的过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王巍《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有关概念的理解》
重点:
重难点
难点:
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
早期国家的特征
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
壹
从部落到国家
叁
目录
贰
商和西周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
和文化遗存
天下为公
天下为家
天下共主
壹
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3.原始社会组织
旧石器时代
观察教材P2的《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为何是这样的特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1
2
3
4
5
6
从事原始农业
使用陶器
使用磨制石器
从事养畜业
开始定居生活
修建村落
7
7
私有制产生
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的出现
贫富分化
氏族贵族
下层平民
早期贵族
早期奴隶
阶级
产生
部落到国家
1.传说时代
2.夏朝
贰
国家产生的条件
1.阶级分化
2.公共权力
商和西周
1.商朝
2.西周
3.商周社会经济的发展
贰
中华文明正式形成于何时?
为什么商代被国际史学界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商王是怎样进行国家管理的?
在吸取商代灭亡教训的基础上,周人是怎样进行国家管理的?
这种管理方式相对于商代的内外服制度,有何进步之处?
分封制的推广,对于周人的政治、文化有何影响?
商周两代覆亡的故事,说明中国早期国家政治中的什么问题?
分封制
西周分封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宗法制
宗法制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宗族组织内部的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关系的办法。
嫡长子继承制
西
周
政
治
制
度
井田制
课堂总结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建立
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政权更替:夏-商-周
主要制度: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经济文化成就:农业、青铜器、甲骨文
早期:大汶口-河姆渡遗址
晚期:龙山-良渚-红山文化
传说时代:三皇五帝:禅让制
课堂总结
商周
文明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早期
新石器晚期
夏
商
西周
8000 BC
3000 BC
2070BC
1600BC
1046BC
使用工具
人猿揖别
农业革命
走向定居
阶级分化
私制产生
内外服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
王位世袭
松散、原始
多元一体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