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酯类
B.天然油脂都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解析:由油脂的定义、结构特点可知,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选项A、C正确.天然油脂都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选项B正确.油酸甘油酯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选项D不正确.
答案:D
2.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⑥石蜡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完全酯化得到的一种酯,由此判断①⑤属于油脂.
答案:C
3.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催化加氢的是( )
A.油酸甘油酯 B.硬脂酸甘油酯
C.油酸 D.乙酸乙酯
解析:油酸甘油酯分子结构中含碳碳双键和酯基,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4.(2011·杭州学军中学高二质检)动植物油脂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而产生一种难闻的“哈喇”味,这是由于油脂发生了下列变化( )
A.油脂被水解 B.油脂被氧化
C.油脂被还原 D.油脂加成
解析:油脂中的碳碳双键被空气中O2氧化,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答案:B
5.下列物质中:
属于简单甘油酯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甘油酯的是________.
①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油脂的分子结构中有区别的就是烃基部分,如果一个油脂分子中的三个烃基完全相同,则形成的称为简单甘油酯,如果一个油脂分子中的烃基不完全相同,则形成的称为混合甘油酯.在①中存在三个酯基,所以1 mol的该油脂可消耗3 mol的NaOH.③分子中的烃基部分有两个碳碳双键,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① ②③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
C.油脂是混合物
D.油脂氢化的目的是提高油脂的熔点和稳定性
解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油脂尽管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2.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有两种成分,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A.甲苯和油脂 B.乙酸和乙酸乙酯
C.豆油和水 D.豆油和四氯化碳
解析:分液漏斗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A、B、D三项中各物质均是有机物,可以互相溶解;而C项中豆油与水互不相溶,因而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C
3.(2011·银川高二检测)动物油和植物油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给人体提供的热量多,后者给人体提供的热量少
B.前者是高分子化合物,后者不是
C.前者的烃基是较饱和的,后者的烃基是较不饱和的
D.前者能水解,后者不能水解
解析:动物油为脂肪,常温下为固态,其烃基是较饱和的;植物油常温下为液态,其烃基是较不饱和的.不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油脂,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C
4.(2011·扬州中学月考)在下列油脂的结构简式中寻找同分异构体,判断正确的是(R1、R2、R3各不相同)( )
A.①与② B.①与③
C.③与④ D.①与④
解析:油脂的结构简式为: ,将R1或R3与R2交换位置即得相应的同
分异构体,故B、D两项符合题意,①与②,③与④属同种物质.
答案:BD
5.把动物的脂肪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得到一种均匀的液体,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结果有一种白色的物质析出,这种白色的物质是( )
A.NaCl B.肥皂
C.C17H35COONa D.高级脂肪酸
解析:脂肪在NaOH溶液中水解后得到高级脂肪酸钠,加入盐酸后生成高级脂肪酸.
答案:D
6.(2011·抚顺高二检测)“脑黄金”可谓是家喻户晓,其实脑黄金(DHA)就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出的不饱和程度很高的脂肪酸,它的分子中有6个 ,称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为( )
A.(C25H51COO)3C3H5 B.(C25H39COO)3C3H5
C.(C26H41COO)3C3H5 D.(C26H47COO)3C3H5
解析:首先根据该不饱和脂肪酸的名称及其分子中所含有碳碳双键数目,求出其分子式,然后再推断其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因该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含有6个 ,其烃基组成符合通式CnH2n-11,n=25,2n-11=39.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7.(7分)2 mol油酸、1 mol硬脂酸与1 mol甘油完全反应,只生成一种甘油酯A,A可能的结构有________种.硬化1 mol A需标准状况下的H2________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用其中一种结构表示,下同).A在NaOH溶液中加热发生________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2 mol油酸和1 mol硬脂酸形成的甘油酯可能有两种结构,即
答案:2 44.8
8.(10分)如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
进行皂化反应时的步骤如下:
(1)在圆底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氢氧化钠、5 mL水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隔着石棉网给混合物加热约10 min,皂化反应基本完成,所得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层,这个操作称为________.
(4)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实验时为了便于硬脂酸甘油酯和NaOH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反应彻底,常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作溶剂.图中长玻璃管的作用,除导气外还兼有冷凝回流的作用,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实验完成后,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食盐,进行盐析.其中上层为硬脂酸钠.
答案:(1)溶解硬脂酸甘油酯 (2)胶体 (3)NaCl 上 盐析 (4)导气兼冷凝回流
9.(8分)一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填名称).
(2)该化合物的类别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烯烃 B.酯 C.油脂 D.高分子化合物
E.混合甘油酯
(3)该化合物与水的混合物________.
A.与水互溶
B.不溶于水,水在上层
C.不溶于水,水在下层
(4)该物质是否有固定熔、沸点________(填“是”或“否”).
(5)与该物质能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
A.NaOH溶液 B.碘水 C.乙醇 D.乙酸 E.H2
写出属于取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 和酯基官能团.(2)该
化合物属于酯和油脂.(3)因该化合物为油脂,它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4)该油脂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5)根据该油脂中含有的官能团判断它能与I2、H2发生加成反应,能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答案:(1)碳碳双键和酯基 (2)BC (3)C (4)是
(5)ABE
10.(5分)(2011·长安一中高二月考)油脂A的通式为 (R中不含有三键)0.1
mol A与溶有96 g Br2的四氯化碳溶液恰好完全反应.0.1 mol A完全燃烧时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0.6 mol.求油脂A的结构简式,写出油脂A完全氢化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设与油脂A中的羧酸有相同碳原子数的饱和高级脂肪酸为CnH2nO2,则其形成的饱和甘油酯的分子式通式为C3n+3H6n+2O6.
n(Br2)==0.6 mol.
说明油脂A的分子中含有6个 ,所以A的分子式通式为C3n+3H6n+2-12O6,即C3n+3H6n-10O6.
每摩尔A燃烧可生成CO2(3n+3)mol,H2O(3n-5)mol,
0.1 mol×(3n+3)+0.1 mol×(3n-5)=10.6 mol.
解得n=18
油脂A的结构简式为: .(共6张PPT)
知识体系构建
章末质量检测
章末小结与检测
章末质量检测
WWW.gkx.c0
知识体系构建
ZHI SHITIX C。 UJLAN
OOC
代表物硬脂酸甘油酯亠性质
脂—R2CO
油酸甘油酯亠性质
R3 COOC
葡萄/结构
性质
糖
果糖
基
蔗糖
糖类〈二糖
构
麦芽糖
物
淀粉
性质
多糖
构
维素
性质
生命中的基
组成:较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由C、H、O、N
等元素组成
性质
质
氨基酸
水解产物—氨基酸结构特
主要性质
酶
质\核酸1.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 )
A.CH3CH2CHO
解析:糖类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4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这一要求.
答案:C
2.(2010·黔西南高二检测)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过多食用糖类物质如淀粉等不会致人发胖
C.淀粉在人体内直接水解生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D.纤维素在人体消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纤维素可以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解析:人体中没有消化纤维素的酶,故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淀粉在人体内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先水解成麦芽糖,最终变成葡萄糖;过多食用糖类物质会导致人发胖.
答案:A
3.把NaOH溶液和CuSO4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
A.脂肪 B.白酒
C.乙酸 D.葡萄糖
解析:新制Cu(OH)2与病人的尿液混合加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答案:D
4.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试验:
(1)银镜反应时,生成A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________ g乙酸.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1 mol葡萄糖中含有1 mol醛基,发生银镜反应产生2 mol银,反应后葡萄糖转变为葡萄糖酸铵.(2)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完全酯化需要5 mol乙酸,其质量为300 g.(3)由反应C6H12O6+6O26CO2+6H2O知,1 mol葡萄糖完全转化为CO2、H2O,需6 mol 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34.4 L.
答案:(1)2 葡萄糖酸铵 CH2OH(CHOH)4COONH4 (2)300 (3)134.4 CH2OH(CHOH)4CHO+6O26CO2+6H2O
5.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将植物的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水解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用作燃料.
(1)写出绿色植物的秸秆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醇还可用于合成其他有机物,如图是用乙醇为起始原料合成环状酯D的框图,请在方框内填入相应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乙醇CH2BrCH2Br
(3)写出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纤维素制备乙醇的路线为:纤维素葡萄糖乙醇.
(2)要制取环状酯D: ,必须通过乙二醇和乙二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1)①(C6H10O5)n+nH2On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②C6H12O62CH3CH2OH+2CO2↑
葡萄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2010·嘉兴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含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B.用于奥运“祥云”火炬的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
C.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解析: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2.(2009·广东高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
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
解析:天然气、煤道坑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故A正确;因为是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再根据乙醇和乙酸分子式可知B错;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C正确;葡萄糖属于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蔗糖属于糖类中的二糖,分子式为C12H22O11,按照同系物的定义可知D正确.
答案:B
3.(2011·金华一中期考)近几年一种新型的甜味剂——木糖醇悄悄地走入生活,进入人们的视野,因为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代替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优点.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分子式为C5H12O5,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3CH2OH,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与葡萄糖、果糖等一样是属于多羟基醛或酮,是一种单糖
B.已知木糖醇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明木糖醇的溶解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
C.木糖醇是一种五元醇
D.木糖醇是一种无糖型植物甜味剂
解析:木糖醇中只含有醇羟基,不属于糖.
答案:A
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甲酸甲酯 B.蔗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
解析: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必含有—CHO,常见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主要有卤代烃、酯、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
答案:AD
5.下列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的有机物,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蔗糖 B.麦芽糖
C.甲酸乙酯 D.丙酸乙酯
解析: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葡萄糖和果糖;甲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等的甲酸和乙醇.
答案:AC
6.某淀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000,由此推知,此种淀粉的分子可以水解成葡萄糖的分子数为( )
A.450 B.500
C.900 D.1 000
解析:淀粉的分子通式为(C6H10O5)n
则n==1000.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7.(8分)在葡萄糖溶液中有一种环状结构的葡萄糖分子,化学式是C6H12O6,在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1)上述平衡中的环状结构乙的分子是通过链状结构甲分子的________基和________基之间发生________反应而生成的.
(2)现要制备一种链羟基醚 ,试写出由两种简单的有机物合
成该羟基醚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葡萄糖的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可知是
—CHO与—OH加成,将链状结构变成了环状结构:
.利用这种反应的原理,逆推合成
,选用的简单有机物为乙醛和乙醇,发生加成
反应就能得到所要制备的醚.
答案:(1)醛 羟 加成
8.(8分)将蔗糖溶于水配成10%的溶液,分装在两个试管中.在第一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并水浴加热,然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硫酸,再放在水浴中加热,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足量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蔗糖在稀H2SO4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用新制Cu(OH)2检验醛基的存在时,要用NaOH溶液中和H2SO4.
答案:水解液中含有H2SO4,破坏Cu(OH)2而使其不能与葡萄糖发生反应 生成红色沉淀 中和硫酸 C12H22O+H2OC6H+C6H,H2SO4+2NaOH===Na2SO4+2H2O,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9.(6分)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请填空:
(1)过程①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②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③是________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中________和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
解析:采用顺推法由葡萄糖到A知,其中—CHO、—OH都被氧化为羧基,发生氧化反应,A→B消去反应,B→C双键变为单键,则是加成反应;D→E从结构上观察,显然少了—COO—基团,则另一产物为CO2.
答案:(1)消去 加成 氧化 (2)CO2 (3)A C
10.(8分)A、B、C、D都是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在常温下A为气态,B、C为液态,D是白色晶体.A、B均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C有果香味,D有甜味.它们具有相同的实验式,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室温下,其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与燃烧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有机物的实验式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解析:设它们的实验式为CxHyOz,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xHyOz+(x+-)O2xCO2+H2O,常温下H2O为液态,由题意知x+-=x则y=2z,所以它们可以表示为Cx(H2O)y,常温下符合Cx(H2O)y的气体只有HCHO,所以A是HCHO,它们的实验式为CH2O;B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且为液体,C有果香味,所以B为CH3COOH,C为HCOOCH3;D有甜味,应属于糖类,分子式为C6H12O6,葡萄糖和果糖都符合这一分子式,所以D有两种结构.
答案:(1)CH2O (2)HCHO CH3COOH HCOOCH3 CH2OH(CHOH)4CHO或1.(2011·株州高二检测)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高温灭菌的原理是加热后使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细菌死亡
解析: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加水后析出的蛋白质又会溶解.
答案:B
2.(2010·广东高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C.米酒变酸的过程涉及了氧化反应
D.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有机物,旨在考查考生对常见有机物性质的理解能力.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而乙烷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聚反应,A项错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B项错误;米酒变酸的过程为米酒中的乙醇氧化为乙酸,发生氧化反应,C项正确;石油裂解是在高温条件下,把长链分子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液态烃,油脂皂化是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为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是由大分子(但不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D项错误.
答案:C
3.蛋白质分子中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 )
A.一级结构 B.二级结构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解析:蛋白质分子中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答案:A
4.下列有机物水解时,键断裂处不正确的是( )
解析:肽键()水解的断键部位为 ,而不是 .
答案:D
5.在澄清的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以下几种物质:
(1)加入大量饱和食盐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叫做________.
(2)加入甲醛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________.
(3)加入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________反应的缘故.
(4)加热煮沸,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过程称为蛋白质的________.
解析:蛋白质遇轻金属盐能发生盐析,加热或遇到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与浓HNO3发生颜色反应而呈黄色.
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盐析 (2)产生白色沉淀 变性 (3)蛋白质变为黄色 颜色 (4)产生白色沉淀 变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2011·大同高二检测)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解毒的急救措施是( )
A.服用鸡蛋清或牛奶 B.服用葡萄糖
C.服用适量的泻药 D.服用大量食盐水
解析:鸡蛋清或牛奶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能代替人体中的蛋白质与重金属盐作用而解毒.
答案:A
2.酶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如下图所示的是温度T与反应速率v的关系曲线,其中表示有酶参加反应的是( )
解析:从两个方面把握酶的催化作用:一是在室温下酶就能对某些有机反应发挥催化作用;二是酶在30℃~50℃之间的活性最强,酶在稍高温度下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催化作用.
答案:D
3.绿色荧光蛋白(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最初是在水母中发现的,它可用于标记蛋白.以下关于GF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甲醛可使其变性
C.与强酸、强碱不反应
D.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解析:由“GFP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可知GFP是一种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加热、紫外线、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一些有机物(甲醛、酒精、苯甲酸等)会使蛋白质变性.
答案:B
4.(2011·牡丹江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糖类的组成都满足Cm(H2O)n
B.纤维素和淀粉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C.蛋白质溶液遇双缩脲试剂时会出现紫玫瑰色
D.酶是一种氨基酸
解析:有些糖的组成并不是Cm(H2O)n,如鼠李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尽管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二者n值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酶是一种蛋白质.
答案:C
5.(2011·龙岩高二检测)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酰基酚”,其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溶于热水
B.在人体内分解
C.1 mol对酰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4 mol
D.与硝基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由对酰基酚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和肽键,故它在人体中能发生水解反应;1 mol对酰基酚能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答案:C
6.(2010·浙江高考)核黄素又称维生素B2,可促进发育和细胞再生,有利于增进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核黄素分子的结构为:
有关核黄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7H22N4O6
B.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有CO2生成
C.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所得溶液加碱后有NH3生成
D.能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由核黄素的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17H20N4O6;分子结构中含有,根据信息可知,它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 (H2CO3).故有CO2生成;分子结构中含有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0分)
7.(5分)某有机物含有C、H、O、N四种元素,如图为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
(1)该有机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2)该物质属于________;
A.有机物 B.氨基酸 C.二肽 D.糖 E.油脂
(3)该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填编号)________;
①水解 ②加聚 ③取代 ④消去 ⑤酯化 ⑥与H2加成
(4)该有机物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可知其结构简式为,该
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肽键 ( )和—OH,故它能发生水解、取代、消去和酯化反应.
答案:(1)C5H11NO2
(2)A (3)①③④⑤
CH3CH2COOH+H2N-CH2-CH2OH
8.(12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p)的分子组成,取m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要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取N2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___.
A.生成CO2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O2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本题主要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的组成.在实验中浓H2SO4的作用是吸水,盛浓H2SO4的瓶增重的质量即为水的质量;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即为CO2的质量;通过铜网完全吸收O2后,通过排水法测N2的体积,这样便可求出氨基酸样品的实验式,再知道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便可求出其分子式.为保证实验测定的准确性,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实验前先通过纯氧排尽空气,以免影响N2体积的测定.
答案:(1)排出体系中的空气(主要是N2) (2)A、D D
(3)CxHyOzNp+[x+-]O2xCO2+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N2 (5)①调节使E、F液面相平 ②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切 (6)ABD
9.(8分)(2011·济南模拟)下图是以C7H8为原料合成某聚酰胺类物质(C7H5NO)n的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聚酰胺类物质所具有的结构特征是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
(2)反应①通常应控制的温度为30℃左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给反应体系加热还是降温?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在100℃条件下进行,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和反应③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看是________基团被氧化为________基团,________基团被还原为________基团.从反应的顺序看,应先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聚酰胺类物质中含有.
(2)由于甲苯的硝化反应放热,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给体系降温.若该反应在100℃条件下进行,则甲苯中与甲基相连碳原子的邻位和对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均被取代.
(3)根据框图转化关系知,A为 有机
反应中“得氧去氢”的反应为氧化反应,“得氢去氧”的反应为还原反应,因此反应②为甲基被氧化为羧基,反应③为硝基被还原为氨基.
答案:(1)—CONH—
(2)应降温,因为甲苯的硝化反应会放出较多热量,使反应体系温度急剧升高
(3)—CH3 —COOH —NO2 —NH2 应先氧化后还原,因为—NH2易被氧化
10.(5分)含有氨基(—NH2)的化合物通常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盐,如:R—NH2+HCl―→R—NH2·HCl(R代表烷基、苯基等).
现有两种化合物A和B,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已知:
①它们都是对位二取代苯;
②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37;
③A既能被NaOH溶液中和,又可以跟盐酸成盐,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B既不能被NaOH溶液中和,也不能跟盐酸成盐;
④它们的组成元素只可能是C、H、O、N、Cl中的几种.
请按要求填空:
(1) A和B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A既能被NaOH溶液中和,又可以跟盐酸成盐,但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A分子中含有—NH2,不含酚羟基而含—COOH.二元苯基为—C6H4—,其式量为76,—NH2的式量为16,—COOH的式量为45.由于76+16+45=137,所以可推知A分子中只含有苯基、氨基和羧基,其结构简式为,由此得其分子式为C7H7NO2.B既不能被NaOH溶液中和,也不能跟盐酸成盐,说明B分子中不含酸性和碱性基团,将A分子中的—NH2和—COOH中的原子进行重组,只能是—CH3和—NO2,故B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C7H7NO2(或写成C7H7O2N)(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1·烟台模拟)下列物质分类不合理的是( )
A.油脂(酯类) B.TNT(芳香族化合物)
C.火棉(纤维素) D.甘油(醇类)
解析:火棉是纤维素三硝酸酯,C错误.
答案:C
2.(2011·大连模拟)用酒精灭菌消毒,可使细菌和病毒蛋白质的生理活性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属于( )
A.水解 B.变性
C.盐析 D.颜色反应
解析:用酒精灭菌消毒,是利用了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
答案:B
3.右图是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简易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7O2N
B.该有机物的名称为α 氨基丙酸
C.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
D.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
解析:由各原子的成键情况可知该有机物是α 氨基酸,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C
4.(2010·山东高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解析: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能萃取溴水中的Br2而使溴水褪色,二者褪色的原因不同.
答案:A
5.(2011·嘉兴一中期中)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B.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C.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分子中C、N、O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解析:A.该物质中无—COOH,不显酸性,无—NH2不显碱性;B.该物质二氯代物有8种;C.分子中含CON可发生水解反应,D.分子中多个C原子为饱和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答案:C
6.要使蛋白质从水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蛋白质的主要性质,应向其中加入( )
A.饱和Na2SO4溶液 B.浓NaOH溶液
C.少量NaCl D.浓BaCl2溶液
解析:蛋白质发生盐析的条件是加入较多量的轻金属盐.C项少量NaCl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B、D两项因使蛋白质变性而不符合题意.
答案:A
7.(2011·三明模拟)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蛋白质,在稀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④ D.③
解析: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天然蛋白质水解能生成各种α 氨基酸;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后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B
8.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
B.甲酸甲酯和乙酸
C.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
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乙酯
解析:甲酸甲酯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的分子式均为C7H8O,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结构相似,二者组成上相差6个“CH2”基团,二者属于同系物;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它与乙酸乙酯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D
9.(2011·绍兴高二期末)在四种化合物①NaHCO3、
②Al(OH)3、③(NH4)2S、④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
( )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①中的HCO既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又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②Al(OH)3+NaOH===NaAlO2+2H2O,Al(OH)3+3HCl===AlCl3+3H2O;③NH+OH-===NH3·H2O,S2-+2H+===H2S↑;④分子内有酸性基团(-COOH)和碱性基团(-NH2).
答案:D
10.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解析:油脂其水解后均可得到丙三醇,A正确;若淀粉水解完全,加碘后不变蓝,若水解不完全,则变蓝,B正确;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正确;纤维素和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错误.
答案:D
11.已知:I2能使淀粉溶液显蓝色,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这说明( )
A.青苹果汁只含淀粉
B.苹果中只含有葡萄糖
C.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聚合为淀粉
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解析: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说明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熟苹果汁能与新制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说明熟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即苹果转熟时,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了葡萄糖.
答案:D
12.(2011·漳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实验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就可以制取乙酸乙酯
C.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CH2NH2和CH3CH2NO2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乙醇、乙酸在浓H2SO4的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B项错误;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检验葡萄糖中的醛基,C项正确;CH2NH2与CH3CH2NO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12分)下面有6种有机物,用提供的试剂分别鉴别,将所用试剂及产生的现象的序号填在各个横线上.
有机物 试剂 现象
(1)甲苯 a.溴水 A.橙色褪去
(2)苯乙烯 b.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B.紫色褪去
(3)苯酚 c.浓硝酸 C.呈蓝色
(4)葡萄糖 d.碘水 D.出现红色沉淀
(5)淀粉 e.三氯化铁溶液 E.呈黄色
(6)蛋白质 f.新制氢氧化铜 F.呈紫色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 _______.
解析: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苯乙烯能使溴水的橙色褪去,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出现红色沉淀,淀粉与碘水作用呈蓝色,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呈黄色.
答案:(1)b、B (2)a、A (3)e、F (4)f、D (5)d、C (6)c、E
14.(12分)淀粉水解的验证:
(1)实验用品:0.5 g淀粉、4 mL 20%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银氨溶液、碘水
步骤:在试管1和试管2里各放入0.5 g淀粉,在试管1里加入4 mL 20%的硫酸溶液,在试管2里加入4 mL水,都加热3~4 min.把一部分液体倒入试管3.用碱液中和试管1里硫酸溶液,在试管2、3里都加入碘溶液,观察有没有蓝色出现.在试管1里加入银氨溶液,稍加热后,观察试管内壁上有无银镜出现.
实验现象与结论(填入下表):
试管 加入碘水 加入银氨溶液 结论
1
2
3
(2)实验用品:0.5 g淀粉、唾液、新制氢氧化铜.
步骤:在试管中加入0.5 g淀粉,加入少许唾液加热,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实验(1)、(2)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课本上实验的改进和创新,验证了淀粉水解的几种情况:未水解;部分水解;完全水解,注意验证时的试剂及条件.
答案:(1)
试管 加入碘水 加入银氨溶液 结论
1 出现银镜 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2 变蓝 淀粉未水解
3 不变色 淀粉完全水解
(2)有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淀粉在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下水解
(3)淀粉在无机酸或酶的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15.(2011·莱阳高二检测)(14分)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A在NaOH水溶液中充分加热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酸化后,可得到B、C、D和四种有机物,且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为B>C>D.则B、C、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B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不能与B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填空序号)________.
①浓H2SO4和浓HNO3的混合液 ②CH3CH2OH(酸催化) ③CH3CH2CH2CH3 ④Na ⑤浓溴水
(4)在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1,3,5?三取代苯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B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A的结构简式可推求A的分子式,A水解反应部位为产生
,利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关系可知
答案:(1)C18H17O5N
16.(14分)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________.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其中②的提示为:
图中②的提示:
C2H5OH+HO-NO2C2H5O-NO2+H2O
硝酸 硝酸乙酯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B和乙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34,写出C所有
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1 mol M含碳:=3 mol,
含氢:=5 mol,
含氮:=3 mol,
含氧:=9 mol.
故M的分子式为C3H5O9N3.
(2)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B为丙三醇,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2OH.
(3)丙三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2,而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4,相差134-92=42,所以C是丙三醇与一分子乙酸酯化形成的酯,其结构简式为:
答案:(1)C3H5O9N3 NO
+R1COOH+R2COOH+R3COOH(共40张PPT)
糖 类
掌握: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预习全程设计
第二节糖类
名师全程导学
训练全程跟踪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读教材·填要点]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1.糖类的组成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 、
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多羟基酮
多羟基醛
2.糖类的分类
根据糖类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 、低聚糖和 .
单糖
多糖
二、葡萄糖和果糖
1.组成和分子结构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二者关系
葡萄糖
果糖 CH2OH(CHOH)3COCH2OH
C6H12O6
CH2OH(CHO
H)4CHO
-OH、
-CHO
C6H12O6
同分异
构体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能发生 反应和与 反应.
(2)生理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 O6(s)+6O2(g)―→6CO2(g)+6H2O(l)
银镜
新制Cu(OH)2
(葡萄糖)
三、蔗糖和麦芽糖
1.相似点
(1)组成相同,分子式均为 ,二者互为
.
(2)都属于二糖,能发生 反应.
C12H22O11
同分异构体
水解
2.不同点
水解产物不同
蔗糖和麦芽糖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四、淀粉和纤维素
1.相同点
(1)都属于 ,属于多糖,分子式都可表示
为 .
(2)都能发生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高分子化合物
(C6H10O5)n
水解
;
.
(3)都 发生银镜反应.
不能
2.不同点
(1)通式中 不同.
(2) 遇碘呈现特殊的蓝色.
n值
淀粉
[先思考·再交流]
1.糖类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Cm(H2O)n来表示吗?组成
符合Cm(H2O)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糖类吗?
答案:有些糖不符合Cm(H2O)n的通式,如鼠李糖(C6H12O5),而符合这一通式的有机物也不一定属于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乙酯(C2H4O2).
2.实验式为CH2O的物质还有哪些?
答案:我们已学过的物质有: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果糖等.
3.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哪些官能团?预测葡萄
糖有哪些化学性质.
分析: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因此葡萄糖具有醛类和醇类的化学性质.
答案:(1)含-CHO和-OH
(2)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能与新制Cu(OH)2反应;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等.
4.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有葡萄糖时,在加入银氨溶液
之前,为什么要先加入NaOH溶液调整溶液呈碱性?
分析:蔗糖水解的催化剂为稀H2SO4,而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必须用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H2SO4.
答案: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中和H2SO4,原因是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要点一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醛基的实验探究———————
银镜反应 和新制Cu(OH)2的反应
实验步骤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里配制2 mL银氨溶液,加入1 mL 10%的葡萄糖溶液,然后在水浴里加热3~5 min,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在试管里加入2 mL 10%的NaOH溶液,滴加5%的CuSO4溶液5滴,再加入2 mL 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银镜反应 和新制Cu(OH)2的反应
实验现象 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 试管中生成了红色沉淀
实验结论 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形成银镜,证明葡萄糖分子里有醛基 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生成了Cu2O,证明葡萄糖分子里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用CuSO4溶液和NaOH溶液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NaOH要过量.
[例1] 能说明葡萄糖是一种还原性糖的依据是( )
A.能与H2加成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D.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解析] 葡萄糖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氧化,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答案] BD
1.(2011·平顶山高二检测)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
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新制Cu(OH)2 B.Na2CO3溶液
C.石蕊试液 D.FeCl3溶液
解析:分别加入到新制Cu(OH)2中,Cu(OH)2溶解的是乙酸,加热后出现红色沉淀的为葡萄糖溶液,无现象发生的为蔗糖溶液.
答案:A
要点二 糖类的水解 —————————————
1.糖类水解的条件
(1)蔗糖:稀H2SO4作催化剂并水浴加热.
(2)淀粉
①稀H2SO4作催化剂,水浴加热.
②淀粉酶(唾液中存在),室温(最适宜温度36℃).
(3)纤维素
①催化剂为90%的浓H2SO4.
②小火微热,防止大火加热使纤维素被浓H2SO4脱水炭化.
③加热至溶液呈亮棕色为止.
2.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及水解程度的判断
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应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定淀粉是否存在,可以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进行完全,实验流程为:
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③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1)用碘水检验淀粉时,不能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发生反
应I2+2OH-===I-+IO-+H2O而使实验失败.
(2)用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生的葡萄糖时,
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水解液与检验试剂混合前要用NaOH溶液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并使溶液呈碱性.
[解析]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能变蓝色,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能与新制Cu(OH)2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以判断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已发生了水解和水解是否完全.如果淀粉还没有水解,其溶液中没有葡萄糖则不能与新制Cu(OH)2反应;如果淀粉已完全水解,其溶液中没有淀粉,遇碘则不能变蓝色;如果淀粉仅部分水解,其溶液中有淀粉,还有葡萄糖,则既能与新制Cu(OH)2反应,又能遇碘变成蓝色.
[答案] (1)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这是因为淀
粉也可能部分水解,而未水解的淀粉也会使碘水变蓝,
故不能得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的结论.
(2)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也错误.淀粉完全水解后应先
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然后再与新制Cu(OH)2
反应.本方案中无红色沉淀出现,不能说明淀粉还没有
水解.
(3)丙方案结论正确,操作也正确.因为按设计方案有红
色沉淀,说明有葡萄糖产生,淀粉已有水解.
2.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热,使淀粉水解,
为测定其水解程度,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 )
①NaOH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A.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
解析:检验淀粉水解产生的葡萄糖,需要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但在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之前要先用NaOH溶液中和催化剂H2SO4,故试剂的组合为①②④或①③④.
答案:C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通式都是(C6H10O5)n,它们的葡萄糖单元数目n很大,但不相同;淀粉和纤维素都不是纯净物,彼此间也不是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但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较淀粉困难.
[例] (2011·保定高二检测)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不是混合物
B.它们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但二者的n值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 D
训练全程跟踪(共43张PPT)
油 脂
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认识:肥皂的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知道: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义.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预习全程设计
第一节
油
脂
名师全程导学
训练全程跟踪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1.概念
油脂是由一分子 与三分子 脱水形成的酯,称为 .
甘油
高级脂肪酸
甘油三酯
常见
的高
级脂
肪酸 饱和脂肪酸 硬脂酸:
软脂酸: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
亚油酸:
C17H35COOH
C15H31COOH
C17H33COOH
C17H31COOH
2.结构
油脂的结构可表示为
若R、R′、R″相同,称为 .
若R、R′、R″不相同,称为 .
天然油脂大多数都是 .
简单甘油酯
混合甘油酯
混合甘油酯
3.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熔点的影响
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影响很大.
(1)油:植物油为含较多不饱和的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
常温下呈 态.
(2)脂肪:动物油为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常
温下呈 态.
液
固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油脂的密度比水 , 溶于水,易溶于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天然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①酸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 和 .
小
难
甘油
高级脂肪酸
②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叫做 反应.工业上常用来制取 ; 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皂化
肥皂
高级脂肪酸钠(钾)
(2)油脂的氢化
油酸甘油酯的氢化反应为
[先思考·再交流]
1.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吗?混合甘油酯是混合物吗?
分析:尽管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的结构为
,当R1、R2、R3不同时称为
混合甘油酯,它不属于混合物.
答案: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混合甘油酯不是混合物,但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
2.有下列物质:
其中属于油脂的是________,能使溴水褪色的是________.
分析: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所形成的酯.①、④不属于油脂;②、③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水褪色.
答案:②、③ ②、③
3.沾了油的餐具,为什么用纯碱可以很快清洗干净?
答案:Na2CO3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生成可溶性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4.工业上制取肥皂的过程中,加入食盐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在皂化后的溶液中加入食盐,可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使肥皂凝聚析出.
答案:盐析
5.用短线将下列化学性质与断键部位相连.
油脂皂化 O—H键
油脂氢化 C—O键
乙醇酯化 C==C键
乙醛还原 C==O键
分析:油脂皂化是酯的水解,断C—O键;油脂的氢化是
与H2的加成;乙醇与羧酸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羟基氢,断O—H键,乙醛还原是C==O键与H2的加成.
答案:
要点一 油脂和矿物油的比较——————————————————
物质 油脂 矿物油
脂肪 油
组成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及其分馏产品)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性质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液态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有的油脂兼有烯烃的性质 具有烃的性质,不能水解
鉴别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红色变浅(油层体积减小或分层消失) 加含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无变化
酯和油脂在概念上不尽相同:酯是由酸(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与醇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如甲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硝酸纤维等均属于酯类.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酯基的一类化合物.
[例1] 下列有关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植物油和矿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植物油和矿物油都不溶于水,且密度都比水小
C.植物油和矿物油都没有固定的沸点
D.植物油可使溴水褪色,矿物油不能使溴水褪色
E.用热的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
[解析] 植物油属于油脂,不属于碳氢化合物,矿物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它们的密度都比水小,由于它们都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沸点,植物油分子中含较多的不饱和烃基,能使溴水褪色,而矿物油中有些是石油裂化的产物,含不饱和键,也可使溴水褪色.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产物不分层,而矿物油不与碱液反应,仍分层,可用碱溶液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答案] A、D
1.下列关于油、脂和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
A.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简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混合甘油酯
C.油和脂是由于含饱和烃基和不饱和烃基的相对含
量不同引起熔点的不同而进行区分的
D.脂是含饱和烃基较多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脂属
于酯类
解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有简单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之分,天然油脂大多是混合甘油酯.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不一定是简单甘油酯.脂是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酯,脂中也存在简单甘油酯.
答案:CD
要点二 油脂的化学性质 —————
1.油脂中的官能团与反应类型
官能团 反应类型
水解反应
加成反应
2.油脂的皂化反应和肥皂的制取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跟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高级脂肪酸盐通常用于生产肥皂,因此该反应叫皂化反应.
(1)反应原理
(2)生产流程
(3)盐析
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盐(肥皂的主要成分),反应完毕后要加食盐进行盐析,因为NaCl能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度,使混合液分成上下两层,上层为高级脂肪酸钠盐,下层为甘油和食盐的混合液.
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反应后的液体不再分层.
[例2] 下列关于皂化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油脂经皂化反应后,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
混合液
B.加入食盐可以使肥皂析出,这一过程叫盐析
C.加入食盐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溶液分成上下两层,下
层是高级脂肪酸钠
D.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
分离提纯
[解析] 油脂在碱溶液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叫皂化反应,生成的是高级脂肪酸钠、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液,加食盐细粒,可发生盐析,上层是高级脂肪酸钠,下层是甘油和食盐的混合溶液,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
[答案] C
2.可以判断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解析:虽然高级脂肪酸钠水解呈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但由于皂化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所以不能用红色石蕊试纸来判断皂化反应是否基本完成;皂化反应基本完成后,由于反应产物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都易溶于水,静置后溶液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答案:D
酯是由醇和酸(包括有机酸和无机含氧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从结构上看,酯是含有 的一类化合物.脂是指动物体内和植物体内的油脂.动物体内的油脂是固态或半固态,一般称为脂肪.植物的油脂呈液态,一般称为油,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属于酯类.
[例] (1)油酸的化学式为C17H33COOH,结构中含有
和 两种官能团,通过实验检验 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检验-COO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油脂1.768 g完全催化加氢,需标准状况下氢气134.4 mL,同物质的量的该油脂氢化后,皂化消耗NaOH 0.24 g,若该油脂是简单甘油酯,写出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向油酸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 向油酸中加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训练全程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