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 歌曲《西风的话》花城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6课 歌曲《西风的话》花城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07 13: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西风的话》 课型或模块 歌唱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西风的话》,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未来;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歌曲中所出现的力度记号,并能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够自如的表现歌曲抒情的意境;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唱歌曲《西风的话》,让学生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在不同的音乐风格应该怎样演唱。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抒情的意境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掌握歌曲节奏、歌曲中出现的力度;一字唱多音的难点
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由于使用拟人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备感亲切。这首歌为大调,一段体。由4个乐句组成,这4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X X XX XX|X-X-|X X XX XX |X--O |”,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大跳音程,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教学策略
以拟人的手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欣赏、聆听、问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感知音乐旋律带来的意境美的同时,理解歌词含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创设情景
1.学生听音乐跟教师律动。
2.播放有关秋天的画面,说说心目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3.欣赏歌曲《西风的话》,思考“西风的话语”是怎样的呢?
4.“西风”她说了什么?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体会歌词含义)
动一动、说一说、想一想、读一读
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综合性评价 通过跟音乐律动导入铺垫本课歌曲节奏与旋律;再通过说、想、读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感知歌曲风格。
展开阶段 学唱歌曲
1.用“lu”模唱旋律,思考歌曲结尾旋律特点;(渐慢渐弱)
2.教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
3.学生随琴声填上歌词,及时纠正唱错的地方。
4.关注歌词、力度和情感,唱出歌曲的意境美。
学生唱旋律,感知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
多媒体课件
综合性评价
通过关注体会歌曲旋律、歌词、力度等方法,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唱出歌曲的丰富感情。
拓展阶段 创编律动
1. 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歌曲;
2.带领学生跟随音乐律动。

学生跟随音乐律动
播放多媒体音乐
师生互评
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歌曲意境
结束阶段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寄语。
学生回顾本课内容
多媒体课件
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
情感升华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让学生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秋”为主线,让学生在音乐中感悟秋天,唱响秋天,表现秋天。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以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想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学生通过感知音乐风格、理解歌词含义、感知音乐旋律走向从而学会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抒情的意境;尽量使课堂审美跟学唱结合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综合组老师给出的课后评价,经过反思我所设计的教学过程适合大部分学生,学生基本能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表现歌曲意境;但歌曲教唱过程中难点未完全解决,一字多音部分没有明显引导学生该如何演唱,发现问题时未及时停下解决。
改进之处:?
1.抒情的歌曲钢琴伴奏应加踏板;
2.前奏伴奏选用歌曲旋律最后一句更为合适;
3.一字多音要多花时间解决(正视问题);
4.创编部分可引导学生读歌词,通过文字寻找灵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