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鸦片战争
一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三
《南京条约》的签订
二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课标要求: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形势图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
清代广州通草画
英国棉纺织厂
销售市场
原料产地
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殖民扩张
入超(逆差)
出超(顺差)
茶叶、生丝、药材
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
英国
中国
2.鸦片走私
1786年,东印度公司试销棉纺织品,结果“随便哪一种都卖不出”。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走私鸦片
茶叶、生丝、药材
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
英国
中国
中英贸易,1781年至1790年,中国销往英国的商品中,茶叶一项就达9600万元。而1781年至1793年,英国销往中国的全部工业品只有1600万元。外国人要用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000
7889
12576
20331
35445
40200
(箱)
罂粟
熏天毒雾白昼黑,鹄面鸠形奔络绎。
长生无术乞神仙,速死有方求鬼国。
——李光昭《阿芙蓉歌》
势将胥天下之编氓丁壮,尽为萎靡不振之徒。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3
年代
年均外流白银数
1823-1831
1700万-1800万两
1831-1834
2000余万两
1834-1837
3000万两
中国历年白银外流表
数据整理自王金香:《中国禁毒史》第36页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奏稿》
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辱。
——《鸦片战争》第6册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绝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全集》第5册
林则徐
(1785-1850)
3.林则徐禁烟
将个人安危与荣辱置之度外
忧国忧民、力主严禁
坚决查禁鸦片的决心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我们已把销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都反复察看过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那种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我不能设想还有什么别的能执行得比这项工作更为忠实的了。
——《鸦片战争与林则徐史料选译》
虎门·禁烟广场
这一伟大行动,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英国纺织中心曼彻斯特与对华贸易相关的39家制造商要求英国采取行动,要“利用这个机会,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
——整理自《英国蓝皮书》
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导火索:林则徐禁烟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第一阶段
1840年6月--1841年1月
清廷查办林则徐
与英国谈判
封锁珠江口
攻陷定海
直逼天津
进攻厦门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二阶段
1840年1月--1841年5月
清廷宣战
英军占领虎门
攻打广州
鸦片战争形势图
《广州停战协定》
鸦片战争形势图
第三阶段
1841年秋--1842年8月
占厦门、定海、宁波
清政府求和
攻占吴淞、镇江
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人物
官职
牺牲时间
地点
陈连升
江协副将
1841年1月
广州沙角、大角
关天培
广东水师提督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葛云飞
郑国鸿
王锡朋
定海总兵
处州镇总兵
寿春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裕谦
钦差大臣
两江总督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陈化成
江南提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海龄
京口副都统
1842年7月
江苏镇江
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清朝爱国将领一览表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清政府代表:耆英;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
1.《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共五处,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
内容
影响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1841年英军占领
1842年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强行割占
内容
影响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侵犯中国贸易主权
侵犯中国领土主权
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矛盾
侵犯中国关税自主权,
削弱海关对中国经济的保护
英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美
法
虎门条约
2.其他条约
侵犯中国司法主权
侵犯中国领海权
西方宗教势力扩张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政治
经济
领土完整
主权完整
独立国家
领土受损
(香港岛、租界)
主权受到侵犯
(司法、关税、领海等)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1842-1846年,中国茶的出口增长了1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扩大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了农业经济中自给成分。这些产品成为工业国的重要原料。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政治
经济
领土完整
主权完整
独立国家
领土受损
(香港岛、租界)
主权受到侵犯
(司法、关税、领海等)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
魏源编《海国图志》
开眼看世界
徐继畬《瀛寰志略》
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当19世纪60年代郭嵩焘、冯桂芬重新提起《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的时候,20年的光阴已在昏睡中丧失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845年,俄国政府因清政府赠送藏文《大藏经》,回赠各类图书355种共计800余册(幅),另有天文、地理仪器和工具。这些图书可分为21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理藩院收到这些书后,仅译出书名,便束之高阁了。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