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凤阳花鼓》,能熟记歌词。 
2、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会随乐律动敲击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并感受安微民歌的特点。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凤阳花鼓》,并积极参与演唱和器乐伴奏活动。 
教学难点 
能在活动中唱准歌曲,熟记歌词。 
教学过程 
一、进教室 
学生随《凤阳花鼓》音乐律动进教室。 
二、导入 
介绍凤阳花鼓。(PPT)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音乐课堂。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个鼓。它是不是和别的鼓不太一样呢哪里不一样? 
生答。 
师:它的名字叫做凤阳花鼓,也叫双条鼓。(PPT)这是人们在表演凤阳花鼓。凤阳花鼓起源于安徽省的凤阳府,它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是凤阳特有的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 凤阳花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1【导入:声势节奏游戏】 
师: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道具:凤阳花鼓)敲一敲,让同学们听听花鼓的声音。 
(PPT:节奏游戏,拍手)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节奏游戏,好不好啊?老师用花鼓打出鼓点,同学们拍手来模仿出来,好不好? 
2、示范声势动作,同时念锣鼓经 
4/4 咚咚 咚咚 锵 0 | 咚咚 咚咚 锵 0 | 
4/4 X X X X X 0 | X X X X X 0 | 
 (随节奏击掌) 
4/4 咚咚 咚咚 锵 锵 | 咚咚 咚咚 锵 0 ? 
 
4/4 X X X X X X | X X X X X 0 ? 
 (随节奏击掌) 
3、学生随老师模击,同时念锣鼓经。 
4、老师弹奏《凤阳花鼓》前奏,学生默念锣鼓经,同时做声势动作。 
5、教师出示小锣。 
教师敲击小锣节奏,学生用跺脚模仿。 
2 
4/4 咚咚 咚咚 锵 0 | 咚咚 咚咚 锵 0 | 
4/4 0 0 X 0 | 0 0 X 0 | 
 跺脚 跺脚 
4/4 咚咚 咚咚 锵 锵 | 咚咚 咚咚 锵 0 ? 
 
4/4 0 0 X 0 | X X X 0 ? 
 跺脚 跺脚 跺脚 跺脚 
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6、学生再次模仿并击打声势节奏。 
7、老师弹奏《凤阳花鼓》前奏,学生默念锣鼓经,同时做声势动作。 
(PPT) 
8、分成两组,拍手组和跺脚组,两组分别展示。 
9、在教师的指挥下两队进行合作。 
10、教师伴奏,学生随琴拍击锣鼓点。教师演唱。 
11、老师播放《凤阳花鼓》,学生随音乐完成前奏和间奏的锣鼓经模击。 
活动2【新歌学唱】 
1、学前八小节歌词 
(1)故事讲解(PPT) 
在我国历史上,朱元璋当了皇帝建立了明朝,把很多住在江南的大户人家都搬到了安徽的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很多江南的人都想搬回去,可是皇帝不准他们搬家。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于是就有了这几句歌词。21教育网 
(2)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感受歌词韵律。 
(3)教师清唱歌词。 
(5)跟琴学逐句学唱前八小节。 
(6)老师弹奏,学生完整的演唱前部分歌词。21cnjy.com 
2、学后八小节歌词 
(1)图片展示。(PPT)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唱花鼓已经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方式,所以就有了改编的这几句歌词。www.21-cn-jy.com 
(2)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3)引导学生用愉快的心情朗读。 
(4)跟琴逐句学唱。 
(5)有感情的完整演唱后半部分歌词。2·1·c·n·j·y 
3、完整的演唱歌词 
(1)学生随琴,完整的表演唱全曲。 
2(2)学生随伴奏,完整的表演唱全曲。m 
活动3【表现歌曲】 
第一次表演 
师出示乐器五个花鼓、锣、鼓、擦。选同学上来表演,其他同学起立,一起唱,身势动作伴奏。 
二、第二次表演 
换八个同学。 
活动4【拓展:回忆学过的民歌】 
师:你们喜欢凤阳花鼓吗?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民族,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安微民歌“凤阳花鼓”只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小小的部分。其实,这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了好几首不同地方的民歌,请同学想一想,告诉我。 
生答。(《多快乐呀多幸福》藏族民歌,《萧》江南民歌,《排排坐》广东民歌) 
PPT播放不同民歌,同学们随乐演唱。 
小结 
师:老师希望大家能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热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希望大家努力学习,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你们愿意再一次唱响凤阳花鼓吗?请全体起立,我们在歌曲中结束这节音乐课。 
PPT播放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