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专题6《物质的溶解》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果粒橙
B.可乐
C.白醋
D.碘酒
2.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比B大
B.50℃时把50g
A放入10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制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50%
C.将A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10mL(密度为1.84g?mL﹣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量取的水的体积为180mL
B.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实验中需要仪器有:烧杯、相应规格的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
D.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液,则瓶中硫酸溶液浓度小于10%
4.打开汽水瓶盖,会有大量气泡从液体中冒出,此时溶解度变小是因为
A.温度升高
B.温度降低
C.压强增大
D.压强减小
5.溶液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芝麻油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B.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2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6.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使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为饱和溶液,需加入的A比B多
C.B中含有少量A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提纯B
D.t2℃时,在50g水中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2
7.下列有关水或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在负极收集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碘酒中溶剂是酒精
D.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8.关于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500g溶液中含溶质30g
B.500mL溶液的质量为550g
C.500m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取出
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9.将饱和硝酸钾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加水
B.降温
C.蒸发水
D.加溶质
10.提纯含少量NaCl杂质的KNO3,部分实验过程如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KNO3的溶解度不变
B.①→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不变
C.②→③,溶液中NaCl的质量增大
D.②→③,溶液中KNO3的质量减小
11.下列关于溶液(溶质为固体、溶剂为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变小
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
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乙物质大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可用降温的方法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
13.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炉火炒菜时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D.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4.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②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③将锌粒放入适量的稀硫酸中,最终溶液中的溶质是锌,溶剂是硫酸
④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将油污溶解
⑤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升高
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气压降低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⑦a克氯化钠放入b克水中,得到氯化钠溶液质量小于或等于(a+b)克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
15.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因为它具有
功能。
(2)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铁生锈,其原理是什么?
16.生产、生活、实验室中常需配制溶液。
(1)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要注意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_____毫升;固体只需要_____即可。
(2)配制一瓶如图所示溶液需氯化钠_____g。
(3)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时,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6%的可能原因是_____(写一条原因即可)
17.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2)将相同质量t2℃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
18.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_。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a=b???
C
溶质的质量分数a=b
19.(1)如表是CO2气体在水中的几组溶解度数据(单位:mL/100mL水)
温度(℃)
大气压
0
25
50
75
100
1
1.79
0.752
0.423
0.307
0.231
10
15.92
7.14
4.095
2.99
2.28
25
29.30
16.20
9.71
6.82
5.73
①根据CO2的溶解度表,可以得出气体的溶解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②打开可乐瓶有气体逸出,说明原瓶中的压强_____(填“>”、“<”或“=”)瓶外大气压强.
(2)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回答.
①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
②t1℃时,50g水中加入30g乙,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③t2℃时,将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一定可行的方法
是_____(填编号).
A
加足量溶质乙
B
蒸发溶剂至晶体析出
C
降温
④t2℃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均为a%,则甲溶液一定为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a%的取值范围为_____.
⑤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t1℃时溶质质量:甲=乙
B
t1℃时溶剂质量:甲>乙
C
t1℃时溶液质量:甲<乙
D
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三、推断题
20.某兴趣小组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如图甲所示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
(2)溶液蒸发时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表是食盐的溶解度表:
温度(C)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食盐(克)
35.5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3
38.9
39.8
图乙
假设C时刻溶液的温度为90°C,请你查找资料计算出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计算发现精盐的质量明显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溶解时,溶解不够充分②过滤时,滤渣没有清洗③蒸发时,液滴飞残
④蒸发后所得的食盐很潮湿⑤转移后,蒸发皿上还沾有食盐
21.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四、实验题
22.如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
(2)请指出图中明显的错误为___________。
(3)若按照上述图示操作(假定再无其他错误),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18.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操作②中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23.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计算:若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质量分数为10%稀硫酸1000g时,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ml,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ml(精确到0.1);
(2)量取: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1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稀释配制:在__________中进行,并用____________搅拌.
(4)装瓶并贴标签。标签上应填写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4.如果在20℃时有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100g,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中加入5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20g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饱和。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___克。
25.现有80g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
(1)溶液里含有多少克KNO3?
(2)向溶液里加入10g
KNO3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要把这80g溶液稀释成5%的稀溶液,需要加多少水?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D
6.A
7.C
8.A
9.A
10.D
11.C
12.B
13.A
14.C
15.(1)乳化;(2)覆盖保护层,起到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的作用
16.1~2
盖满试管底部
0.9
氯化钠不纯(或量水时仰视读数等)
17.a>b>c
a
18.25g
20%
AC
19.压强相同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温度相同时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
甲
70
AB
不饱和
0
CD
20.转移固体
28%
①②③⑤
21.75
a>b>c
22.⑤③①④②
图③中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
小于
加快溶解速率
23.55.5
897.9
小于
烧杯
玻璃棒
稀硫酸、10%
24.25
25.8
g
;20%
;80g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