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7 17:3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1.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下列关于古埃及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C. 发明书写材料为莎草纸
D.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3.下图展示的制度来自于(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4.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
①封君封臣制度 ②庄园与农奴制度 ③王权高于教权 ④主要封建国家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5.以下属于古代美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  )
①大津巴布韦 ②阿克苏姆文明 ③阿兹特克文明 ④印加文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  )
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
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
7.现在世界最广泛的文字语言是英语,作为一种字母文字,它最早的起源是(  )
A.古埃及文字 B.中国甲骨文
C.西亚腓尼基文字 D.古罗马拉丁文字
8.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
C.“商业革命 ”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9.下列航海活动由葡萄牙王室资助的是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反映出工业革命(  )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C.加速了城市化发展进程 D.增强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1.14世纪以来,欧洲发现了“人”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世界”,它们共同推动了(  )
A.大西洋沿岸经济的繁荣 B.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2.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因为有了最畅通的渠道,在浓郁的咖啡刺激下,启蒙时代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在咖啡馆里相遇、交流、互补,逐渐成为一股潮流。这可用于说明当时法国(  )
A.开展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 B.启蒙思想为民众普遍接受
C.建立理性社会已经成为时代呼声 D.文化传播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13.近代以来,世界联系不断加强,下列对世界联系的加强起到重要作用的是(  )
①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 ④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 ⑤新的通讯工具的发明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4.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玉米、甘薯等作物向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这些地区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工业革命的影响 B.传统农业的发展
C.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15.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到了16世纪中期,普通教民相信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以得救。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新航路开辟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近代科学兴起
16 . 14—17世纪,意大利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找到了共鸣,从而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古希腊学者的下列观点中,能反映当时意大利的时代需求,引发先进知识分子产生共鸣的是(  )
A.坏人因畏惧而服从,好人因爱而服从(亚里士多德)
B.我们的需要越是少, 我们越近似神(苏格拉底)
C.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
D.数学支配着宇宙(毕达哥拉斯)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 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 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 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18.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生产力突飞猛进,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时期, 世界相继进入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在下列科技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有
①蒸汽轮船 ②早期汽车 ③电灯 ④火车机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有序言和本文7条,全文不过7000字,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只列基本原则。两百多年来,除增加一些修正案外,至今仍然使用。这部宪法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0.主题研究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围绕“工业革命”、“英国宪章运动”、“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等历史关键信息进行研究,可确立的主题是(  )
A.共产国际的成立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十月革命的爆发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马丁·路德号召德意志基督徒:“在尊严意识中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和责任,使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在德国民族中管理这些教士职位。”这一主张(  )
A.使基督徒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B.顺应了新教徒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
C.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D.使新教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
22.西方社会现代意识兴起,历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它们并非环环紧扣,但精神实质却相通相融。这就是(  )
A.运用了理性的精神 B.共同推进人类的自立自信自觉等精神
C .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D.培养了科学精神
23.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形成了后来被称为“苏联模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以下对“苏联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④开创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是指
A.实行企业国有 B.允许私人企业存在
C.建立工农联盟 D.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25.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
A.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B.内阁
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26.如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瓜分非洲的地图,图中很多国家的疆域很规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非洲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B.丛林和沙漠等天然屏障的阻隔
C.列强瓜分进行 “地图上作业 ” D.欧洲探险者深入非洲腹地探险
27.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秘密的是(  )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法兰西内战》 D.《唯物史观》
28.下列选项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 B.北美反殖民侵略——《独立宣言》
C.日本明治维新——废除农奴制 D.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
29.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但是很快又遭到推行“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的____经济侵略与武力干涉。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国家是(  )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30.列宁称……条约是强盗、掠夺者、高利贷者、刽子手和屠夫的和约。他还指出“靠……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
A.《九国公约》 B.《非战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洛迦诺公约》
31.20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了世界新秩序,建立了世界性国际组织,以适应世界整体化进程的需要。这一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国际工人协会 D.亚洲投资银行
32.20世纪初,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欧洲形成的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是
A.同盟国和协约国 B.轴心国和同盟国
C.协约国和轴心国 D.北约和华约组织
33.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来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邦联制 D.联邦制
3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高涨,他们有的拿起武器抗争,有的用和平手段示威,印度圣雄甘地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代表人物,下列事件中采用同样策略的是(  )
A.印尼的苏加诺反荷 B.埃及华夫脱党反英
C.埃塞俄比亚塞拉西一世抗击意大利 D.尼加拉瓜桑地诺反美
35.“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成为奋斗的口号,它的领导者被人民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这一历史事件是(  )
A. 越南抗法斗争 B. 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
C. 克里姆建立共和国 D. 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L.金《欧洲文艺复兴》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和人文主义之父分别是谁?2分
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2
根据所学,欧洲宗教改革首先兴起于哪国?写出宗教改革后出现的“三大新教派”4?
17-18世纪反封建专制制度的启蒙运动,出现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其中卢梭的国家学说是什么?不仅将“理性发挥到淋漓尽致”,也是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是谁?2分
37(10分)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从此世界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竞争的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
材料三
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四: 下图中甲、乙所指的是国际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两个高峰
请回答: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俄国推翻沙皇统治和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两次革命2分
据材料一、二,指出苏俄经济政策的变化。2分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基本特征。3分
结合材料四,写出甲、乙两个高峰分别代表什么事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3分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性发明是什么?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①、②对应的核心动力分别是什么?2分
从生产组织和全球化两方面分别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世界的?4分
(4)通过所学知识,你从工业革命的历史中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2020—2021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试题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A
D
B
C
A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C
B
C
B
D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C
D
C
C
B
C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A
A
D
A
B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
【36答案】
(1)先驱:但丁1分。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1分
(2)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2分
(3)德国1分,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 3分
(4)卢梭:社会契约论1分;集大成者:康德1分
【37答案】
(1)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2分
(2)变化:由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实行新经济政策。2分
(3)特征: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农业集体化;单一公有制3分(任3点即可)
(4)《共产党宣言》1分、巴黎公社1分、十月革命1分
【38答案】
(1)标志:蒸汽机的发明。(1分) 时代:“蒸汽时代”(1分)、“电气时代”。(1分)
(2)核心动力:①蒸汽机; ②内燃机 2分
(3)生产组织: 第一次:工厂出现;第二次:垄断组织出现。2分
全球化: 第一次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
(4)启示: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不断提高;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等(本题开放性很强,从一个方面回答即可,言之有理即得 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