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迎考练习卷(二)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迎考练习卷(二)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7 17: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前练习卷(二)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本试卷共 3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之治 D. 康乾盛世
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瑗珲条约》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 政治控制 B. 军事侵略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 林 则徐 B. 魏源 C. 马 建忠 D. 郑观应
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 俄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 国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 1851 年 B. 1853 年 C. 1856 年 D. 1864 年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A. 永安建制 B. 北伐失利 C. 天京事变 D. 洪秀全病逝
历史试卷 第 1 页(共 3 页)
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 冯 桂芬 B. 马 建忠 C. 王韬 D. 郑观应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 同 文馆 B. 广方言馆 C. 译 书局 D. 译书馆
1898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A. 李 鸿章 B. 左 宗棠 C. 张 之洞 D. 刘坤一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湘报》 D. 《万国公报》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 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华革命党 D. 中国国民党
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A. 湖南 B. 湖北 C. 广东 D. 四 川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中华民国宪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 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护法战争 D. 北伐战争
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A. 梁 漱溟 B. 黄 炎培 C. 张 君劢 D. 邓演达
1930 年 1 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井冈山的斗争》 D.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28 年 l2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
A. 《井冈山土地法》 B. 《兴国土地法》
C.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 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私人资本主义 D. 国家资本主义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
A. 陕北保安地区 B. 陕北洛川地区
C. 陕北瓦窑堡地区 D. 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
A.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 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 九一八事变后 B. 一二八事变后 C. 华北事变后 D. 卢沟桥事变后
历史试卷 第 2 页(共 3 页)
1935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洛川会议 D. 晋绥干部会议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台儿庄战役 B. 桂南战役 C. 枣宜战役 D. 中条山战役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A. 战略防御阶段 B. 战略相持阶段 C. 战略反攻阶段 D. 战略决战阶段
1945 年 4 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
A. 周 恩来 B. 刘 少奇 C. 董 必武 D. 王若飞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A. 1945 年 8 月 B. 1945 年 9 月 C. 1945 年 10 月 D. 1945 年 11 月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A. 和平、民主、团结 B.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A. 《新民主主义论》 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 《论联合政府》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二、问答题:共 5 题,共 40 分。根据题中所给设问回答问题。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10 分)
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8 分)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6 分)
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6 分)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10 分)
历史试卷 第 3 页(共 3 页)
江苏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考前练习卷(二)
历史参考答案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D)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之治 D. 康乾盛世
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C)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瑗珲条约》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B )
A. 政治控制 B. 军事侵略 C. 经济掠夺 D. 文化渗透
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A )
A. 林 则徐 B. 魏源 C. 马 建忠 D. 郑观应
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C)
A. 俄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 国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
A. 1851 年 B. 1853 年 C. 1856 年 D. 1864 年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C )
A. 永安建制 B. 北伐失利 C. 天京事变 D. 洪秀全病逝
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A)
A. 冯 桂芬 B. 马 建忠 C. 王韬 D. 郑观应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
A. 同 文馆 B. 广方言馆 C. 译 书局 D. 译书馆
1898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C)
A. 李 鸿章 B. 左 宗棠 C. 张 之洞 D. 刘坤一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A )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湘报》 D. 《万国公报》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 兴 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 中华革命党 D. 中国国民党
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D )
A. 湖南 B. 湖北 C. 广东 D. 四 川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 《中华民国宪法》 B. 《钦定宪法大纲》
C. 《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 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A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 护法战争 D. 北伐战争
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D )
A. 梁 漱溟 B. 黄 炎培 C. 张 君劢 D. 邓演达
1930 年 1 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 B)
A.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 《井冈山的斗争》 D.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28 年 l2 月,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A )
A. 《井冈山土地法》 B. 《兴国土地法》
C.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 《中国土地法大纲》
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性质是(B )
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B. 封建的买办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私人资本主义 D. 国家资本主义
1936 年 10 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 陕北保安地区 B. 陕北洛川地区
C. 陕北瓦窑堡地区 D. 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成立了新的三人团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其成员是(C )
A.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 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 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 九一八事变后 B. 一二八事变后 C. 华北事变后 D. 卢沟桥事变后
1935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B )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洛川会议 D. 晋绥干部会议
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胜利的战役是( A)
A. 台儿庄战役 B. 桂南战役 C. 枣宜战役 D. 中条山战役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最关键的阶段是( B)
A. 战略防御阶段 B. 战略相持阶段 C. 战略反攻阶段 D. 战略决战阶段
1945 年 4 月,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中的解放区代表是( C)
A. 周 恩来 B. 刘 少奇 C. 董 必武 D. 王若飞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通过重庆谈判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 C) A. 1945 年 8 月 B. 1945 年 9 月 C. 1945 年 10 月 D. 1945 年 11 月
1947 年 10 月 10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的口号是( C)
A. 和平、民主、团结 B.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 年 6 月,毛泽东发表的系统论述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的著作是( D)
A. 《新民主主义论》 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 《论联合政府》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第一,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第二,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第五,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推动作用。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
A、从主观上看:
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第二,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的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B、从客观上看: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教训:
C、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 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的历史重任。
2、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仅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着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
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3. 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一、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爱国必须革命。
二、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 除痛苦和牺牲。
三、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5、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 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
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
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