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迎考练习卷(一)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迎考练习卷(一)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7 17:4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迎考练习卷(一)
历 史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895 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843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A. 买办资产阶级 B. 官僚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华兴会的成立
C. 光复会的成立 D.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11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A. 惠州起义 B. 河口起义 C. 广州起义 D. 武昌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钦定宪法大纲》 D. 《中华民国宪法》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 陈 独秀 B. 李 大钊 C. 陈 望道 D. 毛泽东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保路运动 D. 五卅运动
1922 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 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 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工人运动是
A. 香港海员罢工 B.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 省港工人罢工
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邓 演达 B. 梁 漱溟 C. 黄 炎培 D. 左舜生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A. 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 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 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 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洛川会议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
A. 四川懋功地区 B. 西康甘孜地区 C. 甘肃会宁、静宁 D. 陕北吴起镇
1937 年 7 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1933 年 5 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A. 东北抗日同盟军 B.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C. 东北抗日义勇军 D. 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1941 年 3 月,在抗日民主运动中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青年党
C. 中国国家社会党 D.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38 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 《论持久战》
C. 《论新阶段》 D. 《论联合政府》
1945 年 8 月至 10 月,国共双方举行了商讨和平建国方针的
A. 重庆谈判 B. 西安谈判 C. 南京谈判 D. 北平谈判
国民党军队在 1946 年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
A. 东北解放区 B. 中原解放区 C. 陕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 1949 年新年献词是
A.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 《将革命进行到底》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
A. 邓 小平 B. 刘 伯承 C. 陈毅 D. 粟 裕
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A. 1976 年 10 月 B. 1978 年 12 月 C. 1979 年 3 月 D. 1981 年 6 月
中共十三大明确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个坚持”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198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A. 深圳经济特区 B. 珠海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2000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
“三讲”教育的要求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问答题:共 6 题,共 40 分。根据题中所给设问回答问题。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8 分)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8 分)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8 分)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8 分)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4 分)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 分)
江苏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迎考练习卷(一)
历史参考答案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 A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中日甲午战争后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895 年,日本迫使清朝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D )
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 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D.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1843 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B )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维新变法以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C )
A. 买办资产阶级 B. 官僚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D )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华兴会的成立
C. 光复会的成立 D.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11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起义是( C )
A. 惠州起义 B. 河口起义 C. 广州起义 D. 武昌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钦定宪法大纲》 D. 《中华民国宪法》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 )
A. 陈 独秀 B. 李 大钊 C. 陈 望道 D. 毛泽东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B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保路运动 D. 五卅运动
1922 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D )
A. 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 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D.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 年 2 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工人运动是( C )
A. 香港海员罢工 B.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 省港工人罢工
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
A. 邓 演达 B. 梁 漱溟 C. 黄 炎培 D. 左舜生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B )
A. 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 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 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 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193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C )
A. 八七会议 B. 古田会议 C. 遵义会议 D. 洛川会议
1935 年 10 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 D )
A. 四川懋功地区 B. 西康甘孜地区 C. 甘肃会宁、静宁 D. 陕北吴起镇
1937 年 7 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 D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1933 年 5 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B )
A. 东北抗日同盟军 B.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C. 东北抗日义勇军 D. 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1941 年 3 月,在抗日民主运动中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D )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 中国青年党
C. 中国国家社会党 D.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38 年,毛泽东发表的系统阐述抗日战争特点、前途和发展规律的著作是( B )
A.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 《论持久战》
C. 《论新阶段》 D. 《论联合政府》
1945 年 8 月至 10 月,国共双方举行了商讨和平建国方针的( A )
A. 重庆谈判 B. 西安谈判 C. 南京谈判 D. 北平谈判
国民党军队在 1946 年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大举围攻( B )
A. 东北解放区 B. 中原解放区 C. 陕北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 1949 年新年献词是( C )
A. 《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 《将革命进行到底》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8 年 11 月至 1949 年 1 月,担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是( A )
A. 邓 小平 B. 刘 伯承 C. 陈毅 D. 粟 裕
1978 年 12 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是( A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
邓小平首次明确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 C )
A. 1976 年 10 月 B. 1978 年 12 月 C. 1979 年 3 月 D. 1981 年 6 月
中共十三大明确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 A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四个坚持”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1988 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D )
A. 深圳经济特区 B. 珠海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海南经济特区
1992 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C.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 D. 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2000 年 2 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 C )
“三讲”教育的要求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二、
1.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
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 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 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 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
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 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第一章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 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 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