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料:《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资料:《世说新语》两则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9 20:07:28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两则
十三中锁金分校 许晨昀
教学目标
在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流程
1、复习字词意:舍去;乃;委;引;顾;内集;差可拟;未若等。
2、《世说新语》之名,其实是为与汉代刘向的亡佚之作《世说》相区别而起,为记录当时名士们言行的故事。
鲁迅称《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意思是记录人物言论玄妙幽远、意味深长;记载行为则是能以简约的笔墨传神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谢道韫和谢朗诗句中的的比喻,到底谁的更好一些呢?
明确:谢朗的诗“撒盐空中差可拟。”雪和盐的颜色、外形、下落之态都很接近,十分形似。
而“柳絮” ,偶尔还会随风飞扬,但与前文“雪骤”、谢安出题中“纷纷”相称,且以春物喻冬雪,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谢道韫不仅求形似,更语出新奇,偏重于意蕴。前句诗世俗浅显,诗意不足;而后句诗语出新奇,内涵丰富,因此高下自分。
你能从他们的言语中发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吗?
明确:差可拟—谦虚谨慎;未若—聪慧张扬
总结:其实历史上的谢朗少有文名,刘义庆也对他赞赏有加。《世说新语·言语》篇称他“文义艳发”,《文学》篇说他“博涉有逸才”。在这次诗情比试中,谢朗对谢道韫的形象的塑造有什么作用?
明确:正面烘托,前句诗世俗浅显,诗意不足;而后句诗语出新奇,内涵丰富,因此更显谢道韫与世不同的新颖才情。
拓展:谢安是《咏雪》中另一个人物,他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是这件事——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谢安是个沉着冷静,喜怒不形于色之人,他的子侄们也并非等闲之辈。
这位从容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子侄辈们过家庭生活时,则显得放松得多。请大家齐声朗读《咏雪》,留心关注谢公什么时候喜形于色?
明确: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冬日大雪纷飞,全家“内集”,与子侄辈们出题吟诗,气氛融洽欢愉之时。
“公大笑乐。”在谢道韫对出绝妙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时。
这样一件多么富有诗意的活动,为什么谢道韫说出诗句后,谢公情不自禁哈哈大笑?这对塑造人物有什么作用?
明确:赞赏谢道韫的诗句比谢朗的好,才情让他满意。这是一种侧面烘托。
一言一行,寥寥数字,神态、风韵毕现。
短短数行文字,看似未加任何评论,但其实作者刘义庆也在暗暗称赞谢道韫的才气呢,不过只有明眼的同学能够发现,你找到了吗?
明确:最后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这是个有力的暗示。中国史传文章有介绍传主家世背景的习惯,如司马迁的《史记》,这对后世影响很大,《世说新语》虽非史传,却也是记人记事之文。同时,作为祖先崇拜与重视家族文化的中华民族,有一种家世观念,比如屈原在《离骚》中一开始就是介绍自己出身高贵,“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以表明自己血统高贵。此处,介绍谢道韫乃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更可见才女之不凡,是作者对她才情的赞赏。
5、“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陈太丘与友期》中我们能从两人的言行中分析他们的性格吗?
明确:A、言:友人日中不至,无信在先,更不应对子骂父。元方从容对答,不卑不亢,教育了不守信又无礼的友人,让他知道诚信守时、自我反省的重要,也没像友人一样出言不逊(君&非人哉)。这就是有理有节。
B、行: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惭愧讨好,陈元方态度坚决,耿直。
C、行:友人怒、友人惭,而元方的神态描写却不着一字,说明元方神色严肃、冷静,有胆识,不卑不亢,义正词严。这种“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手法也叫做“留白”。
总结:元方面对成人的错误,为父据理力争,并以拂袖进门表明自己的态度,七岁的时候就有如此见识作为,真是叫人叹服。友人的世俗言行反衬出陈元方的与众不同的全新形象。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陈元方十一岁时,更加出众的表现——
课堂练习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④,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⑦。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恣其所安,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⑥法,效法、效仿。⑦周旋动静,万里如一,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
课堂总结:《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魏晋时期文人的张扬个性。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名士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比如今天所学的两位,均是魏晋名流,他们打破世俗常规,展现出独特的聪颖才情。课后大家也可以去多读读此类篇目,会让我们对当时的文人有更深的了解。
《世说新语》两则 学案
姓名:
复习文言字词: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从言行中体会新颖巧妙之处,分析人物新奇独特的性格,(写在横线上)从作品中学习塑造人物方法(写在括号里)
《咏雪》:
( ) 新
谢朗: 谢道韫: 性格
(言) (言)
谢安: ( )
(行)
《陈太丘与友期》:
( ) 新
友人: 陈元方:性格
(言) (言)
(行) (行)
三、课堂练习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①。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④,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⑦、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⑧。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袁公,拜访袁绍。②履行,实践,做。③绥(suí),安,安抚。④恣其所安,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⑥法,效法、效仿。⑦周公,即周公旦,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⑧周旋动静,万里如一,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
提问:陈元方如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言语巧妙化解难题的?(共19张PPT)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复习文言字词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家庭聚会
子侄辈们
不一会儿
差不多可以相比
比不上、不如
紧、急
凭借
复习文言字词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约定
约定的日子
丢下

丢下

回头看
离开
《世说新语》之名,是为与汉代刘向的亡佚之作《世说》相区别而起,为记录魏晋名士们言行的故事。
鲁迅称《世说新语》——
记 则玄远冷峻
记 则高简瑰奇
记录人物言论玄妙幽远、意味深长;
记载人物行为则是能以简约的笔墨传神刻画出人物的神态和性格。
“盐” 和雪的外形、颜色、下落之态都很接近,十分形似,有点浅俗。
“柳絮” 随风飞扬,如雪轻盈,且以春物喻冬雪,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谢道韫不仅求形似,更语出新奇,偏重于意蕴,雅趣十足。
差可拟—谦虚谨慎
未若—聪慧张扬
言:
比喻——妙处
语气——性格
谢朗其人:少有文名
《世说新语·言语》篇称他“文义艳发”
《文学》篇说他“博涉有逸才”。
世俗浅显
诗意不足
语出新奇
内涵丰富
——与世不同的新颖才情
译文:谢安和客人下围棋,一会儿谢玄从淮水战场上派出的信使到了,谢安看完信,默不作声,又慢慢地下起棋来。客人问他战场上的胜败情况,谢安回答说:“孩子们大破贼兵。”说话间神色举动,和平时没有两样。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 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这位从容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和子侄辈们过家庭生活,什么时候会喜形于色?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在冬日大雪纷飞,全家“内集”,与子侄辈们出题吟诗,气氛融洽欢愉之时。
公大笑乐。
在谢道韫对出诗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之时;
一言一行,寥寥数字,神态、风韵毕现。
侧面衬托
充满赞赏
中国史传文章有介绍传主家世背景的习惯,如司马迁的《史记》,这对后世影响很大。《世说新语》虽非史传,却也是记人记事之文。
作为祖先崇拜与重视家族文化的中华民族,有一种家世观念。
因此,此处介绍谢道韫乃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媳,更可见才女之不凡,是作者对她才情的赞赏。
“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我们能用所学方法,从《陈太丘与友期》陈元方和友人的言行中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吗?
行:惭,下车引之,惭愧讨好。
行:入门不顾。态度坚决,耿直。
言:无信无礼,语言粗鲁。
言:教育无信无礼之人,又不显粗鲁。有理有节。从容有胆识。
行:怒、惭。
行:不着一字,神色严肃冷静,义正词严。
世言世行
率真新貌
元方面对成人的错误,为父亲据理力争,并以拂袖进门表明自己的态度,七岁的时候就有如此胆识作为,真是叫人叹服。
小结:
陈元方如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言语巧妙化解难题的?
课外拓展阅读:
课堂练习: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④,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⑦。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恣其所安,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⑥法,效法、效仿。⑦周旋动静,万里如一,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
《世说新语》主要记叙了魏晋时期文人的张扬个性。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魏晋名士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强调精神自由,展现个性的可爱。比如今天所学的两位,均是魏晋名流,他们打破世俗常规,用自己的言行展现出独特的聪颖才情。
作业:
评价手册“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