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市东山苑寄宿学校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十堰市东山苑寄宿学校2020_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8 06: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十堰市东山苑寄宿学校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1-5课)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 时间:20210321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下
列结束西晋末年以来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
A.秦始皇 B.隋文帝 C.唐太宗 D.隋炀帝
2.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
A.南北商船云集扬州 B.少数民族聚居长安
C.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文成公主入藏
3.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溯源穷流,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4.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
对光芒四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朝时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 D.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发展
5.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全国统一  ②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③修建过大规模的工程 ④都建立的长期的统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图中①对应
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7.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的统治
时期,史称(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开皇之治”
8. 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说明唐太宗( )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9.如图为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意为功过由后人评说。下列对其评价最恰当的是(  )
A.统治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B.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生产,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打击政敌,任用酷吏,奢侈腐化,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D.统治期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0.“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材料中的“上”指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 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能促使盛世局面的形成。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文景之治”——汉高祖 B.“光武中兴”——汉武帝
C.“贞观之治”——武则天 D.“开元盛世”——唐玄宗
12.下列关于唐朝长安城说法错误的是(  )
A.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 B.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C.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 D.东市、西市是居民区,坊是商业区
13.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玄奘西行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14.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是个创作的黄金时期。享有“诗仙”美誉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白居易
15. 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其中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
①颜真卿 ②欧阳询 ③阎立本 ④吴道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6.从公元7世纪前期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遣唐使来华的
主要目的是(  )
A.欣赏唐朝美丽风光 B.传播佛教文化
C.推动与唐朝友好关系的发展 D.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17. 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华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诗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反映唐朝由盛转衰的史实是(  )
A.秦朝暴政 B.赤壁之战 C.“贞观之治” D.安史之乱
19.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这五个政权出现的顺序依次是(  )
A.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B.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C.后周—后唐—后晋—后汉—后梁 D.后梁—后汉—后晋—后唐—后周
20.学完唐朝的历史后,对唐朝历史进行概括,其中与历史最吻合的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社会 B.中华帝国衰落的社会
C.中华民族大融合社会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一、选择题答题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主观题(30分)
16.材料题(10分)
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材料三:见下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历史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唐太宗从哪个朝代灭亡中得出的历史教训?他的统治时期史称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他前期的统治史称什么?后期的统治中发生哪一事件导致唐朝由盛转衰?(3分)
(3)材料三中的图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与图二和图三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3分)
(4)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启示?(2分)
17.简答题(8分)
隋朝虽国祚短暂,却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请回答
(1)隋朝是在灭掉哪一政权后,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的?(1分)
(2)隋朝创立的什么制度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创立的皇帝是谁?(2分)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大运河的中心在哪儿?对社会有何积极作用?(3分)
(4)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教训?(2分)
18.探究题(12分)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繁荣阶段,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树。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和谐盛世】
(1)唐太宗时期的统治被称为什么?唐玄宗统治前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政局为之一新,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2分)
【民族交往】
(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密切交往的一个事例。(1分)
【对外交流】
(3)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流频繁。列举唐朝与日本、印度之间往来的事例。(2分)
【科学技术】
(4)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新的发明,手工业发展水平很高,商业十分繁荣。分别列出一种新的农业工具和一项手工业成就,哪一城市是国际性大都会?(3分)
【文学艺术】
(5)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文学艺术多彩。受少数民族影响,哪一风气盛行一时?哪一诗人的诗反映历史真情实况,固有“史诗”之称?分别列举一位唐代书法家和画家。(4分)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1-5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B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A A D C D A D
二、主观题(30分)
16.(1).隋朝;“贞观之治”。 (2).唐玄宗,“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
(3).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4).繁荣与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文化交流;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向外学习,才会不断进步。
17.(1)陈。 (2)科举制;隋炀帝。
(3)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洛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启示:要勤政爱民,爱惜民力、关注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
18.(1).“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2).文成公主入藏。
(3).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4).曲辕梨/筒车;唐三彩;长安。
(5).尚武;杜甫;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阎立本/吴道子。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1-5课)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答题卡(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B A B B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A A D C D A D
二、主观题(30分)
16.(1).隋朝;“贞观之治”。 (2).唐玄宗,“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
(3).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4).繁荣与开放;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民族文化交流;
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向外学习,才会不断进步。
17.(1)陈。 (2)科举制;隋炀帝。
(3)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洛阳;
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4)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启示:要勤政爱民,爱惜民力、关注民生;得民心者得天下。
18.(1).“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2).文成公主入藏。
(3).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4).曲辕梨/筒车;唐三彩;长安。
(5).尚武;杜甫;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阎立本/吴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