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剪羊毛》花城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9课 歌曲《剪羊毛》花城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8-07 17: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剪羊毛》
课型或模块
歌唱
教学目标
1、能用诙谐、欢快的声音演唱《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能尝试用杯子歌的节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伴奏。
2、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巩固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能分析4个乐句的异同
3、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和音乐,知道音乐与生活和劳动密不可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感受附点音符及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表现力,用杯子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分析歌曲四个乐句的异同,用诙谐、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在音乐的歌曲演唱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孩子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集体合作的能力需进一步重视和培养。
教学内容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歌曲,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剪羊毛”这一劳动的情景,富于想象,很有童趣。歌曲为4/4拍大调式,由4个方整的乐句组成结构为“aa’ba’”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使得歌曲的节奏富有弹性,歌曲情绪轻快活跃,展示了剪羊毛的工人熟练、轻捷的动作。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和自豪的心情,坚信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
教学策略
用游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感受歌曲的旋律以及歌曲的乐句结构特点。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律动、念词等方法解决歌曲节奏和演唱上的难点。让学生用杯子歌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激发学生间的合作能力,进一步体会歌曲欢乐的情绪。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转圈“木头人”:
听音乐律动,按乐句暂停音乐(拍手),当音乐停止时请学生停止动作。
2、播放视频,聆听音乐
聆听,律动,互动
铃鼓
律动
互动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律动、乐句的结构和音乐的情绪;让学生初步感受澳大利亚的风土人情等
展开阶段
聆听音乐:
找出歌曲中旋律相似或相同的乐句。
分析乐句,学唱乐谱。
(在学唱乐谱的过程中主题附点音符和休止符的演唱)
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活泼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用拍手为歌曲进行简单伴奏并与老师进行合作
1、聆听音乐,观察谱例,找出乐句的异同。
2、了解歌曲结构,识读乐谱。
3、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要求学唱歌曲
4、关注老师的伴奏,在适当的地方加入拍手伴奏。
1、课件
2、板书
3、钢琴
1、提问
2、视唱
3、演唱
4、律动
初步感受歌曲的乐句特点。
通过学习乐谱解决歌曲的演唱重点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情绪演唱歌曲
4、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同时使得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拓展阶段
用杯子歌为歌曲伴奏
教师展示
指导学生
复习杯子歌
观察并感受教师的展示
集体展示
杯子
合作
表演
1、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能力
结束阶段
1、课堂小结
1、聆听
1、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