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与凝华
A组:基础训练
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湖水结成冰 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4.用久的灯泡壁变黑,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与凝华 B.汽化与凝固
C.升华与凝固 D.升华与凝华
5.在冬季,某地的地下水管破裂,水喷射出来形成了“冰花”。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花”还是变小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
B.“冰花”是由喷出来的水凝固而形成的
C.“冰花”形成时的气温为0 ℃
D.“冰花”变小的过程中要放热
6.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里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是( )
A.冰的熔化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
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
7.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放热凝华成小水珠
B.在阳光下,露珠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
C.积雪吸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D.江河湖海中的水放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8.冰箱内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市面上销售的“无霜”冰箱是通过加热系统短时升温,将霜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后马上恢复制冷,因此“无霜”。
9.严冬,树枝上形成美丽的“雾凇”。“雾凇”的形成属于__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0.地球上的水循环大致是这样的:地面及江河湖海中的水________成水蒸气后,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会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中形成云,云越积越厚,当空气托不住时会降落下来,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会________成小水滴而形成雨。
11.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紫色颗粒,这是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______(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2.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可以看到加盐后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________0 ℃,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
B组:能力提升
13.在冬奥会滑冰比赛中,为了消除冰刀滑行造成的划痕,使冰面恢复平整,常在比赛间隙进行“补冰”。“补冰”时,工作人员在冰面上浇水,并向浇水处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补冰”时干冰和水发生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
A.均吸收热量
B.干冰吸收热量,水放出热量
C.均放出热量
D.干冰放出热量,水吸收热量
14.潍坊市气象台2020年12月28日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我市出现寒潮天气,伴有雨雪、强降温和大风,小明29日早上发现家里窗户玻璃上出现了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内一侧
B.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内一侧
C.冰花是凝华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外一侧
D.冰花是凝固形成的,在窗子的室外一侧
15.如图所示是两套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装置。(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碘的熔点是113.7 ℃、沸点是184.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方案都好 B.两种方案均不好
C.甲方案比乙方案好 D.乙方案比甲方案好
16.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
(1)放在房间里的一盆水,过一段时间水变少了,为什么?
(2)冬天,下雪的时候,天空中飘落的雪花是如何形成的?
C组:拓展训练
17.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放有少量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在开水中,观察到玻璃泡内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玻璃泡。
(1)此过程中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有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碘的熔点是113.7 ℃,碘的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该同学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老师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白雾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_。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干冰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B 6.C 7.C
8.放出 熔化
9.凝华 放出
10.汽化 液化 凝华 熔化
11.升华 凝华 霜
12.低于 凝华 放出
13.B 14.B 15.C
16.(1)液体吸收热量能够汽化,所以放在房间里的一盆水,过一段时间水变少了,是因为一部分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空气中。
(2)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云层中急剧降温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了雪花。
17.(1)升华 (2)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 ℃,该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和沸点 (3)液化
18.(1)升华 (2)凝华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