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08 08: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633001245870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春天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D.用保鲜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
2.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热现象场景。下列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从冷水和热水中取出的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里,感觉冷热不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B.自制简易冰箱,是利用水蒸发吸热来保鲜食物
C.炎热的夏季户外游泳刚上岸的人感觉冷,是因为水太凉了
D.水烧开时冒出浓重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4.2021年春节期间,为加强预防新冠病毒,人们外出必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但是容易使眼镜“起雾”给生活带来不便。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加热镜片可以防止“雾气”生成
B.“雾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C.夏天佩戴口罩眼镜也会出现“雾气”
D.“雾气”其实质就是水蒸气
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B.春天,冰雪消融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霜
6.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节约燃料
B.改用“小火”能更快地让馒头变熟
C.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7.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烧开水时,可以看到水壶会冒出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  )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8.小丽同学发现某种玩具小汽车具有喷雾功能,在其水箱中注入水后,玩具车行驶时会向后喷出水雾。过一会儿水雾就会慢慢消失。小丽立刻想到了这是一种物态变化现象,下列选项中与此相符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液化 B.凝固 C.汽化 D.凝华
9.如图所示,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后,在护目镜上易形成一层水雾,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
A.熔化,吸热 B.液化,放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10.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
11.如图所示为一种水开后能鸣笛的电水壶,烧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大,壶嘴冒出的“白气”   水蒸气(选填“是”或“不是”),仔细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在    (选填“远离”或“靠近”)壶嘴的位置。
12.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水位在不断下降,引起政府高度重视。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   (选填“加快”或“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当水变成了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我国研发制造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点火起飞时,发射台下方的大水池周围会迅速产生了大量的“白气”,如图所示。这些“白气”的形成过程是    现象。
14.小红“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在如图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
(2)她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实验结束,他取走酒精灯和石棉网,水将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15.某兴趣小组用相同的小烧杯甲、乙盛等量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热源同时加热。如图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加热足够长时间后,测得甲杯外的水温100℃、乙杯外的油温为300℃,甲、乙两杯中的水能沸腾的是    ,最终两杯水的温度t甲   t乙(选填“>”、“=”或“<”)。
16.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如图所示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图中    (选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图线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3)通过分析图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
1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两组同学从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实验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
(3)图丁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图象,其中图象    (选填“a”或“b”)是根据乙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生活中利用类似的办法煮食物,可以使食物熟的更快,其原因是    。
(4)同学们观察到戊图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温度计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时气泡内的气体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18.某校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烧杯中水的温度为    。
(2)给水加热的过程中,出现图乙现象,杯中的气泡里是    (填“空气”或“水蒸气”)
(3)如图丙,观察水沸腾的图像,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家里做粥时,当水沸腾时可以改用    (选填“大火”或“小火”)加热。
(4)如图丁,试管和烧杯中均装有水,用此方法进行加热,试管中的水   沸腾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
1.A; 2.A; 3.C; 4.A; 5.A; 6.A; 7.B; 8.C; 9.B; 10.B;
11.不是;远离; 12.减慢;变大;13.液化; 14.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水蒸气;不能; 15.乙;=16.B;质量;不变; 17.使酒精灯外焰加热(使温度计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84;a;气压越大,沸点越高;不变;水蒸气; 18.94℃;水蒸气;不变;小火;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