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戊戌变法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戊戌变法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8 07:4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戊戌变法》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1.
有人将1895年春一群举人的行动当作近代中国的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这次行动是
(????????)
A.强学会成立
B.《万国公报》创办
C.公车上书
D.百日维新开始?
2.
直接引发“公车上书”运动的是(???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
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3.
《戊戌政变记》记载“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戊戌变法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C.裁撤政府冗官冗员
D.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4.
现身变法,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A.宋教仁
B.黄兴
C.谭嗣同
D.蔡锷
5.
有学者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炮声
B.瓜分中国狂潮
C.甲午战争惨败
D.中华民国成立
6.
1898年6月,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下列关于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车上书”标志着变法的正式开始
B.变法内容包括改革政府机构,建立民主共
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变法的正式开始
D.变法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7.
引发“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德国强迫“租借”胶州湾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8.
维新变法裁撤闲差衙门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庸官极端仇视变法,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一些对变法主张不满的大臣,更是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充满仇恨。此史料说明(????????)
A.变法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
B.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C.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充分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经验不足
9.
1898年,康有为40岁,梁启超25岁。变革前,两人都没有出过国,对西方文化和制度的了解只囿于表面,而且对于西方的认识,也只是局限于所读的传教士的出版物和对香港及上海的殖民管理中的见闻。这说明(?
?
?
?

A.西方列强支持维新变法
B.慈禧太后把持朝政
C.维新派缺乏经验
D.顽固派反对变法
10.
梁启超批评李鸿章,“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据此分析梁启超主张(????????)
A.发展科学技术
B.改革政治制度
C.开展外交活动
D.建立新式海军?
11.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2.
1895年,维新派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其创办者是(?
?
?
?

A.谭嗣同
B.严复
C.梁启超
D.康有为
13.
“中体西用”的实施者,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近代文化事业。“中体西用”的实施者指的是(?
?
?
?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党人
D.马克思主义者
14.
当今出版《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的商务印书馆创办于19世纪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
D.90年代
15.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B.发展农工商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16.
戊戌变法是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下列人物不属于维新变法人士的是(?
?
?
?

A.张之洞
B.梁启超
C.康有为
D.谭嗣同
17.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的主旨是(??)
A.肯定“天圆地方”的学说
B.抨击“中央集权”的制度
C.宣传“科学救国”的思想
D.否定“天朝上国”的观念?
18.
1899年,梁启超提出:“欲国家之独立,不可不谋增进国民之识力。欲增进国民之识力,不可不谋转变国民之思想。”下列属于戊戌变法的措施并在日后发挥此作用的是(??)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设立京师大学堂
二、
材料分析题
19.
材料一
下图为“明定国是”诏书局部图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二
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在中南海瀛台……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脱离了民众,因此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失败。
材料三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把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请回答:“明定国是”诏书的颁布对变法有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变法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法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
(4)戊戌变法作为一次世纪回眸,仍然留给我们不少有价值的思考。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20.
材料探究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的“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随后,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
材料三: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和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光绪帝主张变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两条材料二“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的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120多年前的戊戌变法有何现实价值?
?
21.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慈禧太后,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个饱受非议的历史人物。
材料一:洋务运动所有重大问题,都要报经慈禧批准,才能付诸实施。没有慈禧的支持,开展规模那么大,时间那样久的洋务运动,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慈禧实际上是洋务运动的指挥者和决策者。……从1865年至1884年……19个军用工业……30余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也大都在这期间建立起来。这些大型军民用洋务企业,都经过了慈禧的亲自批准,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和基础。
﹣﹣摘自姜铎《慈禧与洋务运动》
材料二: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默许与支持,维新运动是不会变成如此有声有色的大规模政治运动的。甲午战败,慈禧太后岂能无动于衷。面对国内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慈禧太后总体上是默许和支持的。例如允许康有为1895年成立强学会和1898年成立保国会;甚至默许清朝的一些要员如文廷式、袁世凯等支持或加入这些组织;默许维新派创办《强学报》《时务报》等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
慈禧太后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守旧派,她总体上是倾向于缓进变革,但这样的变革首先要服从和服务于她的专制统治的需要,她残酷地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就是这一基本思想的反映。
﹣﹣摘自吴仁明等《论慈禧太后与晚清维新运动的合离》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期间,慈禧为推动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慈禧太后对戊戌变法态度有何种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探究慈禧对戊戌变法态度前后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CDACC
VAACB
BBADA
ADD
二、
材料分析题
19.
(1)影响:变法开始的标志。措施: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2)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中国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3)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4)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不通。
20.
(1)原因:中国在甲午战争战败,危亡在即。(或中国危亡在即)
(2)内容: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教育上,废八股,开办新式学堂。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1.
洋务运动的指挥者和决策者;批准成立大型洋务企业。
由默许和支持到镇压(反对);支持变法原因:甲午战败;反对变法原因:变法威胁她的专制统治
试卷第2页,总3页
试卷第1页,总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