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利用伟人、图片和生活实际认识“朱、德、扁、担、泽”,想象画面认识并理解“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换词理解“不料、争着去”,结合语境认识“志、伍、敌、仗”,利用词卡扩词认识“整、疼、敬”等3个生字,会写“扁、担、志、伍、师、军、战、士”8个字。借助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会师、斗笠”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懂得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以及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对革命先辈产生敬意。
抓关键词语,练习讲述故事。
学习动宾短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
难点: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爱戴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讲故事《朱德的扁担》。
设计意图:课文以故事形式讲给同学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听故事时,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认识伟人,认识“朱、德、泽、扁、担”等字,会写“扁担”两个字。
自读课文,圈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认识它。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位伟人,他们是谁?出示图片。
毛泽东介绍毛主席就是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谁能尊敬地读出他的名字?生:毛泽东。谁的名字里有“泽”?预设:班里孩子名字:付浩泽、成世泽、范泽坤、张逸泽评价:认识同学们的名字也是识字的好方法。
朱德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朱德(出图),他担任过红军的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请你尊敬地读出他的名字。板书:朱德。边写边释义:朱一般表示红色,在这里是姓氏。你在哪里见过“德”这个字? 生活识字。预设:道德与法治、社会公德、德育处、德克士、比德文电动车......评价: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处处都可以识字、学语文。一起读一读两个伟人的名字。学生齐读。
认识并书写“扁担”两个字
出示图片,介绍扁担。扁担一般是用木头或竹子做成的,可以挑比较重的物品,现在多见于贫困山区。
扁担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指名读。①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②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③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3)指导写“扁担”二字怎样把它写漂亮呢?观察结构和关键笔画。
扁:户子头,半包围结构,里边部分略宽。担:最后一笔横穿插到提的下方,要稳稳的托住上方。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练写,展评。
补全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认识伟人,直观形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识字,多种识字方法的运用,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分段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标注自然段,接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1)自己试着读(2)指名读(3)随文识字同志: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受到战士们的爱戴,都尊称他们为同志。齐读第一句中朱德同志和毛泽东同志两个词语。会师:几支独立作战的队伍在战地会合,文中是哪两支队伍“会师”?队伍:字理识字:“伍”在古代是最小的编制单位,五人一组,后来变成队伍后,人员就多了。(4)出示图片,这是当时会师的场景.(5)会师后,心情怎样?指名读词语所在的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引读:会师后,队伍更强大了,指名读第一句。(6)引读:可是呢,引读~出示第一段的第二句,读课文,随文识字“敌”。通过说反义词理解词义。敌人--朋友(7)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识字环节,注重由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子。结合读课文把识字写字做到扎实有效。理解字义、词义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随文认识“陡、难、争”。引读:为了巩固井冈山根据题,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1)指名学生读课文。(2)出示图片,借助图片理解“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借助图片扩词:“陡坡”、“陡崖”、“陡峭”。你爬过这样的山吗?爬这样的山会怎样?(3)学习多音字“难”,组词,与第15课《大禹治水》联系。在语境中学习多音字的读音和词义。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nán)走。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nàn),必须治好它。(4)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五六十里”,从山上到山下挑粮的路除了难走,还怎样?“五六十里”相当于我们围着我们的大操场走100多圈呢!(5)面对困难,战士们退缩了吗?读句子“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6)创设情境读: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nán)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下大雨,一步三滑,需要有人去挑粮啦;遇大雪,寒风刺骨,谁愿意去挑粮啊;山下的敌人围追堵截,还有人敢下山挑粮吗(7)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指导读好第二个长句的停顿(井冈山上的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老师范读,学生跟读。评价:我听出了挑粮之难,感受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 设计意图:多形式读课文,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仗、疼、料”3个字。在挑粮的人群中,其中包括我们的朱德同志。(1)出示课件,这就是朱德挑粮图,请认朱德的斗笠。读一、二句。战士们穿着什么,他就穿什么,这就是---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指名读前两句。(2)指导读好长句子。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3)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第二句。指名读,从读中体会。抓重点词语“整夜整夜”,感受战士们心疼朱德同志的心情。随文识字:“打仗”、“心疼”、“不料”还可以换成哪个词?(想不到。)语用练习:引导学生用“不料”说完整的一句话。(4)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随文识字“敬爱”。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2)学习“敬爱”。敬爱:尊敬和爱戴。朱德是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我们可以说“敬爱的朱德同志”; 毛泽东是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我们可以说“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老师是我们尊敬和爱戴的人,我们可以说“敬爱的老师”......(3)再读第四自然段课文。
巩固检查(1)出示词语,开火车检查认读。(2)带着敬爱之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这节课我们介绍了以身作则,同甘共苦的朱德同志,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伟人故事,我们下节课开展革命伟人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