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11
蟋蟀的住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或许你在某个美丽晴朗的夜晚听过一位特殊音乐家——蟋蟀的演奏,但你不曾见过它那舒适宜居、格外讲究的住宅,也不曾观察过它勤勤恳恳、精心修建住宅的过程。今天,让我们跟随一位昆虫学家去参观一下这名能工巧匠的住宅吧!
激情导入
蟋蟀:昆虫,又叫促织,俗名蛐蛐。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
知识补充
知识补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出生于法国南方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喜欢昆虫,立志做一个为虫子写历史的人。以《昆虫记》一书留名后世。《昆虫记》共10卷,第一卷于1878年问世,最后一卷在法布尔87岁(1910年)时出版。该书用一种富有诗意的笔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已译成多种不同语言。
法布尔
我会认
宅
zhái
蔽
bì
弃
qì
慎
shèn
住宅
隐蔽
放弃
谨慎
我会认
择
zé
穴
xué
搜
sōu
选择
洞穴
搜索
临
选
择
址
我会写
宅
zhái
lín
xuǎn
zé
zhǐ
良
穴
专
卧
厅
liáng
xué
tīng
wò
zhuān
字词整合
多音字
择
zé
zhái
(选择)
(择菜)
【择】洗菜还是择(
)菜,你总要选择(
)一样干吧!
zhái
zé
字词整合
多音字
扒
pá
bā
(扒草)
(扒土)
【扒】小偷扒(
)在窗台上准备入室扒(
)窃,结果被保安发现了。
bā
pá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整体感知
快速读课文,给课文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蟋蟀出名的原因。
第二部分(2-6):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部分(7-9):蟋蟀是如何精心建造、整修住宅的。
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这个新奇的题目而展开,通过描写蟋蟀洞穴的特点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表现了作者对蟋蟀劳动成果的极大赞赏。
蟋蟀出名的原因
1.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蟋蟀?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再读课文
方式不一样
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
其它昆虫:
蟋蟀:
临时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
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2.第②段为什么说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反映了蟋蟀的什么特点?
对于一般昆虫来说,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处就满足了,而蟋蟀不同,蟋蟀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选择住址,“不肯随遇而安。因为它的“不肯随遇而安”,才会建造伟大的工程。这反映了蟋蟀有坚忍、吃苦耐劳的精神。
4.第④段作者写童年时代的经历有什么作用?
作者补述自己儿童时代的经历,一方面显示出作者对蟋蟀的兴趣由来已久,一方面使得下文对于蟋蟀住处的研究不显得突兀,而且更加具有说服力。
3.以“蟋蟀的住宅”为题有什么作用?
非常新奇,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不好。因为将“秋天初寒的时候”放在句末,更能够突出当时的气候特点,从而更能表现蟋蟀的勤劳和辛苦。
5.如果把第⑦段中第一句话改为“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秋天初寒的十月”,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朝着阳光、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光滑、清洁、干燥、简朴、卫生
6.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慎重、不肯随遇而安、不用现成洞穴
1.选择地址:
2.外部结构:
3.内部布置:
外部:向阳,隐蔽,干燥,弯曲,有平台。
内部:光滑,平整,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住宅特点
思考:蟋蟀住宅的内外部有什么特点?
住宅特点
1.动工的时间——十月;
2.怎样挖掘——前足扒土,钳子搬土块,后足踏地,将泥土推到后面,铺开;
3.不断整修——加深加阔。
7.对于蟋蟀精心建造住宅的过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的?
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蟋蟀人格化,把蟋蟀的叫声说成是“唱歌”,把它的巢穴说成是“住宅”,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
精读课文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对比
照应。拿蟋蟀与其他大多数昆虫作比较,说明蟋蟀的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洞穴称为“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将蟋蟀发出的声音比作
,将洞穴门口的平地比作
。让读者感到蟋蟀的住宅设计十分
,不仅可以藏身栖息,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饱含了作者对蟋蟀的
之情。
比喻
弹琴
平台
讲究
喜爱
蟋蟀是怎样修建住宅的?找出描写蟋蟀修建住宅经过的句段。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全身使劲,很吃苦耐劳。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蟋蟀在建造住宅时连续几个小时不停地干,很有耐心,很能吃苦耐劳。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
在我们了解蟋蟀的住宅特点和修建过程中,也不得不赞叹:
这真是一只___________的小蟋蟀呀!
不辞劳苦
不肯随遇而安
我来说
你一定想不到小小的蟋蟀居然可以建造出如此复杂、细致、堪称鬼斧神工的伟大工程,而它所用的工具只是它那柔弱的身躯。多么令人敬佩!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深深的思考。我们要向这些自然的精灵好好学习。
你来写
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何尝不是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建设着我们的家园?
______________
的清洁工,______________的农民工,______________的人民教师,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最可爱的人。
延伸总结
与昆虫有关的词语
螳臂当车
金蝉脱壳
飞蛾扑火
噤若寒蝉
作茧自缚
蜻蜓点水
蜂飞蝶舞
蛛丝马迹
与昆虫有关的诗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南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南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南宋)杨万里《小池》
早在一千多年前,诗人叶绍翁就写过这样的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
著名诗人白玉蟾也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三更窗外芭蕉影,九月床头蟋蟀声。(白玉蟾)
连我们的抗金名将岳飞也有关于蟋蟀的诗词: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岳飞)
结构梳理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点
建造经过
选址:
慎重、不随遇而安
外部
向阳—干燥
隐蔽—舒适
内部
光滑—简朴
清洁—整齐
时间:
工具
长时间整修
秋天初寒
前足—扒土
钳子—搬土
后足—推土
不知疲倦
本文介绍了蟋蟀的(
)的特点和(
)的过程,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一项(
)的工程,赞美了蟋蟀(
)、(
)的精神。
主题概括
住宅
建造
伟大
认真工作
艰苦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