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数学
年级/册
八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11.2.1三角形的内角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过程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过程需要添加辅助线、运用平行线性质并用好几种方法来验证
难点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几何证明还比较生疏,而且第一次学习添加辅助线的证明
教学方法
1.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概念的了解
2.通过几何画板能让学生生动直观的观察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引入
问题1:猜谜语: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
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师生归纳:是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2:一天,三类三角形通过对自身的特点,讲出了自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请同学们作为小判官给它们评判一下吧.
第一个三角形:我的形状最大,那我的内角和最大.第二个三角形:不对,我有一个钝角,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第三个三角形:我的形状最小,那我的内角和最小。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旧知
师生归纳:在小学已经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与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无关,所以它们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探索新知
讲授新课
问题1: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呢?
(小组思考,并合作通过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可以加深学生的对概念的了解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学生活动:
(1)折叠:通过折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形成一个平角就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测量:利用“量角器”来测量三角形的三个角,恰好构成一个平角.
(3)剪拼:在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将它的内角剪下拼合在一起恰好构成一个平角,就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老师演示:
几何画板: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三角形,度量三个角的度数,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拖动一个顶点就能发现三个内角的度数在改变,可内角和始终都是180°。
(学生观察三角形形状以及三个内角的度数、内角和是否在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几何画板能让学生生动直观的观察三角形的内角和
1.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证法1:延长BC到D,过点C作CE∥BA,
过点A作l∥BC,
∴∠B=∠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BAC=180°,
∴∠B+∠C+∠BAC=180°
2.已知:如图,△ABC,
求证:∠A+∠B+∠C=180°。
证法2:延长BC到D,过点C作CE∥BA,
∴
∠A=∠1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2+∠ACB=180°,
∴∠A+∠B+∠ACB=180°.
(学生做题,让两位位学生上黑板做,做完大家一起对答案)
设计意图:使学生根据证法1的做法去学会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师生归纳:
借助平行线的“移角”的功能,将三个角转化成一个平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结论:
1.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2.为了证明三个角的和为180°,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等,这种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方法.
例1如图,∠A=40°,则∠1+∠2+∠3+∠4=__________
解:∵在△AED中
∠A+∠1+∠2=180°
在△ABC中
∠A+∠3+∠4=180°
∴∠1+∠2=∠3+∠4(等量代换)
∵∠A=40°
∴∠1+∠2=∠3+∠4=140°
∠1+∠2+∠3+∠4=280°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内角三兄弟之争: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角2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角1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角1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角2很纳闷。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答: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设计意图:从这个故事,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2.求出下列各图中的x值.
(2)
(3)
(4)
答:(1)x=70
(2)x=60
(3)x=30
(4)x=50
小结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验证方法:通过添加辅助线,同旁内角互补等常用数学思想方法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