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测量平均速度
1.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斜面、小车、木块、金属片、停表、________。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小车运动时间太短。为了方使测量时间,减小实验误差,可以________。
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 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m (填“起点”或“40 m”)处.
(3)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明跑完40 m的路程,小柳计时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明跑40 m所用的时间为____s.
4.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____,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____,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____.
5.为了参加首届动物奥林匹克运动会,猎豹正在进行刻苦地训练,他报的项目是400米短跑,为了尽可能发挥到最好的程度,他命令一只山羊准备场地并帮助测出全程前200 m、后200 m的平均速度,那么:
(1)山羊应该选取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如图,则前200 m、后200 m、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
(3)试分析这三种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是一位摄影爱好者用频闪摄影技术拍摄的一张照片,清晰地记录了网球被击出后某一段的运动轨迹,已知此次摄影的闪光频率(每秒钟得到影像的次数)为100赫兹,网球的直径约为6cm。现将一条刻度尺放在照片上来估测网球的运动速度。由图可知,网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用的时间是 s,网球在AB段运动的平均速度约为 m/s。
7.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由桥梁和海底隧道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隧道的平均速度为 km/h。坐在汽车上的小明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则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8.(2020无锡)在赛跑中,冲刺阶段小红超越了小华,领先到达终点。在超越小华的过程中,以小华为参照物,小红是______的,若小红的最终成绩是8s,则小红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9.(2020遵义)小芳站在斑马线路口等绿灯时,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小芳是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灯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m/s的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10.(2020柳州)如图所示,某“小车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9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出发点到终点之间共有9个关卡,关卡刚放行时,一辆小车立即从出发点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小车经过______s到达关卡1,到达终点前总共被关卡挡了______次。
11.小明利用斜面、小车等实验器材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 。
(3)小明首先测出图中的距离s后,再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底端所需时间t,在上述测量中,路程的测量有误,原因是 。
(4)若小车的长度为0.1 m,小车从顶端滑下的过程中,停表计时如图所示(图甲为起始时刻,图乙为行驶一半路程时刻,图丙为终点时刻),则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m/s。
12.(2020山西)为了保障学生安全,交警在育才中学校门前的街道,设置了限速30km/h的标志牌。有家长反映,经常有车辆超速。在没有安装测速仪的情况下,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测量校门前行驶车辆的平均速度是否超速。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
1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
(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14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CD段的路程为______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_______(选填“>”、“<”或“=”)。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sAB=0.3m
tAB=0.5s
vAB=0.6m/s
vB=1.2m/s
sBC=0.9m
tBC=0.5s
vBc=
vC=2.4m/s
SCD=
tCD=0.5s
vCD=3m/s
vD=3.6m/s
(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做出了图像,如图15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14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m/s。
(4)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路程sAE中点时的速度为,经过时间tAE中点时的速度为v2,则v1_______ v2(选填“>”、“<”或“=”)。
14. (2019永州)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木块从装有刻度尺(分度值为1 mm)的斜面A点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每隔0.2 s记录一次小木块到达的位置,所做的一次实验如下图所示.
(1)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v=________;
(2)小明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A点、B点刻度放大以后如右上图所示,则表格中sAB=________cm,vAB=________cm/s;
(3)由下表数据得出,小木块下滑过程中在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cm·s-1)
sAB=________
0.2
vAB=________
sBC=12.10
0.2
vBC=60.50
sCD=20.00
0.2
vCD=100.00
sDE=27.90
0.2
vDE=139.50
(4)实验是存在误差的.根据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推测出vAB、vBC、vCD、vDE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只要写出一条,答案合理即可,但不能写vDE>vCD>vBC>vAB)
15.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16.近年来道路相继进行了拓宽,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方便。遗憾的是在一些岔路口,人车相撞的交通事故有所增加。有人猜想事故的出现与行人横过公路时的错误判断有关。
(1)如图所示,小赵准备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100 m处以72 km/h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12 m,问他以1.2 m/s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请通过计算证明你的判断。
(2)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或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
1.刻度尺 减小斜面的坡度
2.64.00 0.02
3. (1)卷尺 (2)40 (3)8
4.地面 路程 大
5.(1)皮卷尺,停表 (2)40 50 44.4 (3)前半段平均速度小,后半段平均速度大,全程平均速度处于二者之间,这是因为全程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6.0.04;20。
7.80.4;静止
8.运动 6.25
9.运动 1.25
10.4.5 3
11. (1)刻度尺 秒表 (2)降低小车下滑的速度,方便测量时间 (3)小车运动的距离应等于s减去小车的长度 (4) 0.2
12.停表、刻度尺 见解析 若则超速,若则不超速
13.(1)加速 (2)1.8 1.5 < (3)4.8 (4)>
14. (1) (2)4.00 20.00 (3)变速 (4)vBC-vAB=vDE-vCD(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15.(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t=10∶45-10∶15=30 min=0.5 h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路:s=120 km-70 km=50 km 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v=s,t=50 km,0.5 h=100 km/h
(3)据图可知从B到达南宁的距离s′=70 km,轿车从B地到南宁所需时间t′=s′,v=70 km,100 km/h=0.7 h=42 min
16. (1)v车=72 km/h=20 m/s,
由v=得,汽车到达岔路口所用时间:
t车===5 s,
小赵完全通过岔路口所用时间:
t人===10 s。
由于t人>t车,故小赵不能完全通过公路,有人车相撞的危险。
(2)①对交警部门:设立警示标志,提醒注意岔路口;设立强制减速带。②对汽车司机:通过岔路口时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避让行人。③对过路的行人:正确估计车速和车距,保证足够过路时间;宁停三分,不抢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