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九年级(上)物理尖子生同步培优小练(人教版)
13.3 比热容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铜块与铝块,同时浸入正在沸腾的开水中,隔较长时间后,铜块温度变为t1,吸收的热量为Q1;铝块的温度变为t2,吸收的热量为Q2,已知c铝>c铜,那么( )
A. t1>t2,Q1=Q2 B. t1<t2,Q1=Q2
C. t1=t2,Q1>Q2 D. t1=t2,Q1<Q2
2.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始终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10℃ B.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 D.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是因为到B点后不再吸热
3.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kg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
A.80℃???????? B.90 ℃???????????? C.100℃??????????????? D.110℃
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一块铁分成两半
D.false的水变成false的水
5..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煤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慢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6.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如图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海边的昼夜温差较小B.空调房间里放盆水可以增加湿度
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7.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已知false,false,由图象可知( )
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熔化热λ为3.36×105J/kg
D.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4J
8.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图为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已知ρ甲:ρ乙=4:5,加热的效率都是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4:3
B.0~10min,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3:2
C.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比热容之比c甲:c乙=5:6
D.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比热容之比c甲:c乙=3:2
9.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
C.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一定比铁高
10.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都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的温度是
A.铝的温度高 B.铁的温度高 C.铜的温度高 D.铝、铁、铜的温度都相同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 )
A.水比煤油的比热容大
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均匀
C.实验中可以不使用温度计,让水和煤油都沸腾后再比较加热时间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
1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13.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应用这一特点的是 ( )
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
14.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
15.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就能最大限度拯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其平均密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正常空气密度,离地面0.9米以下的范围有害气体含量少,故逃生时应弯腰前行。若条件允许,可用湿棉被裹身逃生,此方法原理之一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________热能力强。
16.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
17.水的比热容为false,将false的水倒掉一部分,剩下的水的比热容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18.在探究“影响物质放热能力的因素”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J/(kg·℃)。[c水=4.2×103J/(kg·℃)]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解答过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19.三峡工程建成后,除了获得巨大的电力能源效益以外,同时有关专家估计,它还会对库区的小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空气将比原来湿润,年平均降雨量有所增加;夏季的气温比原来降低false左右,冬季气温将比原来升高false左右.对有关专家的这些估计,你能从物理学的角度找到什么理论依据?请作出简要说明.
20.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 ℃,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0 ℃,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千克80 ℃的水?
21.小红在实验室利用电热器加热,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时,冰的质量为0.5kg,相同时间内水和冰吸收的热量相同,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根据图线求CD段水和AB段冰吸收的热量分别是多少?
(2)求冰的比热容。
22.小明想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方法是:“加热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以上二个)、 ______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
(1)在实验中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 ______ ,从表中数据可知,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的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 ______ (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______ 加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还可以用:“使 ______ 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通过所测量是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 ______ (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物质
质量/g
初温/℃
末温/℃
时间/min
水
60
20
45
6
食用油
60
20
68
6
(4)某同学在实验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该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A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A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5)如果在A、B两种物质中,有一种是水,且它们的质量相同,如在相同的热源下加热,请你根据所给信息判断A、B两种物质中哪个是水? ______ 。
23.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一号”飞船的返回舱. 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返回舱重返地球时,为避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热烧穿舱壁,返回舱表面涂有防热材料.已知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和高度h的关系是Ep=mgh, 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M,其中防热材料的质量为m,比热容为c,若返回舱进人大气层后,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的40%被防热材料吸收.
(1)请推导返回舱进人大气层后 , 返回舱下落高度△h和吸热材料升高的温度Δt的关系表达式 .
(2)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为3×103kg,其中防热材料的质量为500kg,比热容为4×103J/(kg.℃),则飞船在大气层中下落1000m防热材料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D
【解析】因为把铜块与铝块同时浸入正在沸腾的开水中,并且放入的时间都较长,因此它们最后达到了热平衡,铜块、铝块的末温都与沸水的温度相同,即t1=t2;由题知,它们的初温相同,则升高的温度?t1=?t2;由题知c铝>c铜,m1=m2,所以由Q吸=cm?t可知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1<Q2。
故选D。
2.B
【解析】A.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则该物质为晶体,且熔化对应的温度是0false,即熔点为0false,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该物质在AB段的升温比CD段快,且相同时间内吸热相等,物质的质量也不变,由Q=cmfalset可知,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故B正确;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都是0false,温度相同,但熔化过程中却在不断吸热,所以该物质在B点的内能要比C点的内能小,故C错误;
D.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Q吸=cm△t,∴△t=false=90℃,t=△t+t0=90℃+20℃=11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温度升高到100℃将不再上升.故选C.
4.B
【解析】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一杯水倒去一半,物质不变,所以比热容不变;同种物质不同状,比热容不同,当水凝结成冰时,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比热容发生变化;一块铁分成两半,物质的种类不变,仍为铁,所以比热容不变; 15℃的水变成45℃的水,由于物质的种类不变,比热容不变,综上所述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5.B
【解析】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D错误;
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根据Q=cm△t知,油的温度升高得快些,故A错误、B正确.
6.B
【解析】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昼夜的温差小,由此使得海边昼夜温差小,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与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解析】A.由题知,利用酒精灯对冰均匀加热,即在相同时间内冰吸热相同,由图可知,冰在前5min内温度升高了20℃,水在后10min内升高了20℃,可见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水吸热多;则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变化慢,而冰化水质量不变,所以由
false
可知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D.冰化水,质量不变,还是0.5kg,在CD段10min温度变化
false
水吸收的热量
false
1min吸收的热量为4.2×103J/min,冰熔化过程持续了40min,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为
false
冰的熔化热为
false
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AB.由于是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内供热相同;而加热效率相等,都是90%,在相同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在0~10min,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1:1,故AB错误;
C.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由密度公式可得m=ρV,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
m甲:m乙=ρ甲V:ρ乙V=ρ甲:ρ乙=4:5
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相同,由图知升高的温度之比
?t甲:?t乙=(80℃﹣20℃):(60℃﹣20℃)=3:2
由Q吸=cm?t可得比热容之比为
false
故C正确;
D.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时,即m甲:m乙=1:1,两种液体吸收热量之比Q甲:Q乙=1:1,由图知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t甲:?t乙=(80℃﹣20℃):(60℃﹣20℃)=3:2
由Q吸=cm?t可得比热容之比为
false
故D错误。
故选C。
9.C
【解析】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跟物体的温度没有关系,故A错误;
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与这种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的比值,故B错误;
C.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较多,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C正确;
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变化量小于铁的温度变化量,由于不知道它们的初温和末温,最终无法判断它们温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10.C
【解析】质量相等的铝、铁、铜金属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false可知,比热容大的温度变化小;
已知铝、铁、铜的比热容依次减小,又知道初温相同,可以得出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块的温度最高.
故选C.
11.C
【解析】A.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大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中搅拌器的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和煤油的沸点不同,加热时间也不同无法比较比热容的大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由于煤油的比热容小,根据false,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析】A.根据false,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由图可知,时间相同时,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乙升温较快,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正确;
B.根据false,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比热容不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故B错误;
C.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少,故D错误。
故选A。
13.C
【解析】A.培育水稻秧苗时往稻田里灌水,夜间温度下降时,水的比热容较大,水温变化较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
C.炎热的夏天,往室内地面上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故C符合题意;
D.冬天供暖时用水作循环液,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A
【解析】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海水比热容较大,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得慢,温度较低,陆地温度较高,热空气上升,风从海面吹向陆地,使空气循环流动,故选A。
15.小于 比热容 吸
【解析】[1]火灾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害气体,有害气体温度高,其体积增大,则有害气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正常空气密度,会上升到顶部,所以离地面0.9米以下的范围有害气体含量少,故逃生时应弯腰前行。
[2][3]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能力强,在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升高的温度低,因此可用湿棉被裹身逃生。
16.比热容 吸热
【解析】
为了调节气温,常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来增加水的面积,同时水蒸发吸热也能调节气温,故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吸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
17.不变 改变
【解析】[1][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这种物质的种类及存在的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无关,将2kg的水倒掉一半,比热容不变,仍为4.2×103J/(kg·℃),水结冰后,状态改变,比热容将改变。
18.甲 2.1×103
【解析】[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示可以看出,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所以若A、B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一定是甲液体。
[2]由题知,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而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
Q水放=Q乙放
c水m水Δt=c乙m(60℃﹣20℃)
4.2×103J/(kg·℃)×m×(60℃﹣40℃)=c乙m(60℃﹣20℃)
c乙=2.1×103J/(kg·℃)
19.三峡大坝将上游的水进行拦截,抬高上游水位,贮存的水量增多,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较小,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解析】三峡水电站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水增多,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夏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导致气温将比原来下降2℃左右;冬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导致气温比原来升高2℃左右.
20.100千克
【解析】由false得
false
答:每小时需要供给散热器100千克80 ℃的水。
21.(1)false,false (2) false
【解析】(1)冰的质量为0.5kg,冰熔化成水,状态变化,质量不变,水的质量是0.5kg,由图象知,在CD段,水从0℃升高到20℃,水吸收的热量为
false
10min冰或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为4.2×104J。
在CD段,水从0℃升高到20℃,需要的时间是10min,水吸收的热量为false, 由题意知,相同时间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象可知,冰从-20℃吸收热量升高到0℃,需要5min,为水吸收热量所需时间的一半,则冰吸收的热量
false
(2)根据false得,冰的比热容为
false
答:(1) CD段水吸收的热量为false,AB段冰吸收的热量为false;
(2)冰的比热容为false。
22.秒表 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高 水 质量相同 水 错误 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B
【解析】[1]实验需要记录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
(1)[2][3]在实验中取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等水和食用油的加热相同时间,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
(2)[4][5]在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因此我们还可以用:“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变化相同的温度,观察加热时间的长度,来判断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6]通过所测量是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4)[7][8]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因此该同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5)[9]由实验可知,在相同的热源下加热,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需要更长的加热时间,由图象可知,B是水。
23.△t= false 6 ℃
【解析】
(1)由重力势能和高度的关系可得:EPfalsemgfalse,由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下落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的40false被防热材料吸收,可知:Q吸false40falsemgfalse,由Qfalse得:false Q吸false40falseMgfalse,即:false;(2)由(1)得: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