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始终耷拉是有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给大象带来了很多烦恼。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二.教学指导
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表达,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2.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4.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要坚持做自己。
四、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2.读好问句。
五、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动物朋友,就是大象(图片出示大象的图片)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大象的特点。同学们说的真棒,现在我们重点来说一说大象的耳朵,大家来看看大象的耳朵有什么特别之处,与其他动物相比,它的耳朵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大家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大象的耳朵》。请大家用最美的声音齐读两遍课题。
(二)课文学习环节
1.出示自学提示: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问句。
②用“????”划出大象心理变化的句子。
2.角色扮演读对话。分别请三位同学扮演大象、小兔子、小羊,读问句时要求把红体字重读。
3.变化读。大象在四个不同时段的想法各不同,所对应的四句话的语气变化很大,让学生自由练习后点名来读。
4.进入问题大闯关环节,通过五个关卡的问题一步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每一关都让学生回答,可多叫几人回答,老师只适当引导)
过渡;接下来就要进入有趣的充满挑战的问题大闯关环节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可加以引导)
(2)第二关:哪些小动物认为大象耷拉的耳朵有问题?(让学生知道其他小动物的耳朵的特点与大象耳朵特点是不同的)
(3)第三关:大象的耳朵有什么作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必然会去文中寻找答案并思考,增强了对文本的解读)
(4)第四关:大象的想法是如何改变的?(对自学提示时所划的大象的话进行提炼:坚定—动摇—再次坚定。)
(5)第五关:大象最后说“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理解总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再让学生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可以如何表现)
(三)以文带文教学环节
1.出示自学提示:自由朗读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说一说你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3.你读我诵(最后的总结——要做自己。《你读我诵》)
解文赏析读:
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诵:我不会是米老鼠,也不会是唐老鸭。
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诵:我不会是超人,也不会是蝙蝠人。
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诵:人倒想了许许多,跟我像的没一个—
读: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诵:我——还是做我自己。
①男读女诵
②全班齐读。
七、教后反思
1.教学环节有些混乱,没有分清主次。
2.没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老师说的太多了。
3.在引导学生划问句的时候,没有给出学生明确指示。
4.没有板书。
5.教学目标不明确。
6.学生的听课状态不好,没有及时纠正。
7.问题大闯关环节,设置的内容有些多,而且第一个问题比较难,需要调整。
8.教师首先要进入情境之中,而我没有进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