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的应用教案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8-08 08: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尺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线段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2.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感知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 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
预习作业 1.了解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家与学校的距离大约多远
2.在一幅地图上扬州到南京相距5厘米,实际相距100千米,你能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吗?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直尺、中国地图
学 程 设 计 导 航 策 略 调 整 反 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3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
2.思考后口答。
3.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8分钟)
1.围绕学习菜单自主学习
【学习菜单】
(1)说说比例尺1:8000所表示的含义。
(2)自己尝试求出明华家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若有困难,可自学课本50页的提示后再解答完整
2.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10分钟)
1.围绕学习提纲组织交流。
预设: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8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00厘米,也就是80米。
2.方法一:5×8000=40000厘米=400米
方法二:8000厘米=80米??5×80=400米
方法三:解设名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5/x=1/8000
3.读题理解题意后尝试解答,并组内交流。
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9分钟)
1.做“练一练”。
2.做练习十一第3—5题。
3.阅读“你知道吗?”
要求:
(1)交流课前收集的地图比例尺,说说是不是国家基本比例尺。
(2)选择两个说说比例尺的意义 【板块一】
1.指名口答预习作业(2)
2.师: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今天我们一起来应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揭示课题)
【板块二】
1.出示例7,指名列式。师:为了更好地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围绕学习菜单进行自学。
2.学生自学后,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板块三】
1.出示各种含义进一步总结。
2.对学生展示的各种求实际距离的方法进行交流。
针对方法三指出:这道题设的 实际距离是x厘米,但实际距离通常不用“厘米”作单位,所以答案要换算成米作单位的数。
师:你比较喜欢哪种算法,说说为什么?
3.出示试一试。
全班交流时,重点说说怎样标出医院的位置。
【板块四】
1.分段练习,然后全班校对,汇报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共同查找原因,研究对策。
2.对有关题目进行点拨,追问。
第4题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测两地之间的距离和在地图上如何找比例尺。
第5题引导学生确定合适的比例尺。进一步体会比例以及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3.组织阅读“你知道吗”。
作业设计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1.补充习题35页
2.思维题:在比例尺0??25???50??75千米的地图上,量地两地间的距离是7.2千米,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六、家庭作业,拓展延伸
1.《一课一练》34页。
2.优生完成《走进数学王国》相关练习。 【板块五】
1.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指点。
2.先做完的学生,可以尝试解答思维题。
3.针对作业中错误率高的题师生一起分析、补救。
【板块六】
1.一般学生完成除“智力冲浪”以外的题,数学尖子生基础题可以免做,但要求其完成“智力冲浪题”,及《走进数学王国》相关练习。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尺的意义,初步会求比例尺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昨天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比例尺的两种形式----数值比例尺、意义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出实际距离,重点教学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三种解题的方法,结果发现学生比较擅长于用第1、2种的方法。对于用解比例的方法,大家一致认为计算比较繁,特别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转化,就怕多写一个“0”或是少写一个“0”。
“试一试”让学生先根据比例尺和给出的实际距离求相应的图上距离,再在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既巩固知识,又沟通比例尺与确定位置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为下一单元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