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08 08:2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课标要求: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中国古代史的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李自成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均田免赋”
平等
土地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持续了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建立了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政权。
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太平天国为何迅速兴盛,又为何迅速灭亡?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尖锐;
清政府统治腐朽,人民负担沉重。
材料一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鸦片走私越来越猖獗;在通商口岸地区,洋货大量涌入,广州当地的家庭手工业被摧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了瓦解。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用重税掠夺农民,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如何?
材料二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
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
——白寿彝《中国通史》
2.自然灾害严重,
各地人民纷纷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各族人民起义形势图
青年洪秀全
他决心不再考了,要自己将来开科取士,并作诗言志:
手握乾坤杀伐权,
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过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
——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青年洪秀全
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受到基督教的传道书《劝世良言》影响;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劝世良言》
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
领导集团的发展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一)兴起:1.金田起义
太平军留长发、扎头巾,穿传统的汉族服装。
1.金田起义
公等苦满州之祸久矣!……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首之苦,预期肃清胡氛,同享太平之乐。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
太平天国起义提出的目标是什么?
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太平盛世。
(一)兴起:
天王
2.初步建立政权组织:永安封王
(一)兴起:
节制诸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材料一
“彼方纪律严明,而我军毫无纪律,退易进难”。
——(时任广西巡抚)周天爵
《致鄂督书》
太平军的政策赢得民众支持。
材料二
太平军在进军途中,坚决镇压官僚地主,焚烧衙门、田契,而对于人民群众则爱护备至,把衣物给贫民,谓将来免租赋三年。
——白寿彝《中国通史》
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发展迅猛?
太平军军纪严明,清军丧失斗志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南京仪凤门
(二)全盛:
1.定都天京
面对清军围剿,太平天国如何应对?
(1)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二)全盛:
2.《天朝田亩制度》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
——《天朝田亩制度》
(2)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二)全盛:
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2.《天朝田亩制度》
(二)全盛:
(3)评价:
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有助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
①革命性: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②空想性:
2.《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1856年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
巩固政权
(3)经过: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全盛:
3.军事征战
①北伐
②西征:
定都天京后,起义队伍中昔日所提倡的那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已荡然无存。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不仅把清朝的衙门等占为王府,而且还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新宫殿。天王的轿夫有64人,东王的轿夫有48人。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天王府复原图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领导者从追求平等,到开始贪图享乐。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三)转折: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萧朝贵
冯云山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士气低落,太平军内部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罗尔纲《论洪秀全》
破坏了内部的团结,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天京事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1.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三)转折:
(1)洪仁玕:《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但未能付诸实践。
2.重建领导核心
(三)转折:
《资政新篇》介绍了英国、德国、法国、俄国、日本的发展和特点,还列举了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度等国不知变革的落后。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
陈玉成
李秀成
(2)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2.重建领导核心
(三)转折:
曾国藩
李鸿章
曾国藩从湖南同乡农民中招募组建湘军,治军赏罚分明;李鸿章在安徽同乡中编练淮军,采用先进的洋枪、洋炮。
美国人华尔
洋枪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同侵略者联合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1860年,在上海组成由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
(四)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标志
1864年,天京陷落。
(四)失败:
天京保卫战
1.性质: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意义: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0世纪初期从事反满革命的人们常常怀念洪秀全,并不是因为他是上帝的儿子,而是因为他的反满为后来者开了先路。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三、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3.局限性: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4.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三、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太平天国为何迅速兴盛,又为何迅速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