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水循环(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水循环(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08 17: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水循环
学习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主要环节;掌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要点
1.重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难点: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过程
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
、大气圆、
、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



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自然界的水循环
都在进行着。根据发生的
,水循环可分为



3、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

之间的水循环。
4、海洋表面的水经过
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
,部分在适当条件下
,形成

5、降落到地面的水,一部分在
流动,形成
;一部分渗入
,形成
。两者经过
,最后又同到海洋。这种海陆间的循环又称为
。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上的水就不断得到
,水资源得以

6、陆地内循环就是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
,形成
,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
形成降水,仍降落在陆地上。
7、陆地内循环运动对
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8、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
,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
,形成降水,又降到

9、水循环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地球上的
,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
,形成
。水汽上升到空中,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降落到地面的水,或被
,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
。两者汇集成河,最后又返回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循环把



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
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

2、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


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3、不同水体以不同的周期
,因此,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
。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了水体
,或者水资源遭受
,就会导致水资源的

4、水循环是地球上

的重要过程。
5、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
,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


,水循环成为海陆间联系的

6、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到

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
的矛盾。
7、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

,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达标检测
1.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浇灌绿地。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雨水银行”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过程中,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①减少内涝发生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提高江河水位
④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读“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序号所代表的环节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⑥⑦
(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能影响地表径流
B.促使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
C.“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水”是指地表径流环节
D.城市化不会影响局部地区的水循环
3.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的C市,常称处于“九河下梢”之地,境内河道、坑塘、洼淀较多,但往往自成体系,沟渠不通,致使汛期频发洪涝,旱季水资源匮乏,塘淀水质恶化。近年来,建设实施水系网络连通工程,对当地灾害治理、改善水资源状况起到很好作用。下图示意该地水系网絡改造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主要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蒸发蒸腾
(3)实施该工程后,坑塘、洼淀的污水水质逐渐优化,主要是因为(
)
A.水体不断更新
B.污染物沉积
C.河水补给塘洼
D.污染源减少
4.将绿地、道路的雨水引入到雨水利用系统,不仅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右图为雨水利用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雨水利用系统补给地下水反映了(
)
A.地表径流
B.植物蒸腾
C.下渗
D.降水
(2)城市建设雨水利用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A.削弱热岛效应
B.减少内涝发生C.减轻交通压力
D.拓展城市空间
5.水量平衡是指地球某区域,在一定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下图为全球水量平衡示意图,图中箭头示意水循环各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类最容易施加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进行水量平衡的时空变化分析中,运用GIS可以(???)
A.实时监测地表径流流速
B.获取蒸发量的动态变化
C.分析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D.测定水汽输送的总水量
6.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水循环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设计中,没有模拟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下渗
(2)该实验设计中,斜面下方冰块可降低温度,从而促进不透水斜面上的气流(
)
①收缩下沉
②膨胀上升
③向右流动
④向左流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1.答案:(1)D;(2)A
解析:(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减少了地表水下渗,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下渗,D对。不影响水汽输送、降水、植物蒸腾环节,A、B、C错。
(2)上海市建设“雨水银行”,将雨水存储起来,可以减少内涝发生,①对。绿地的灌溉用水充足,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对。可能降低提高江河水位,③错。绿地得到发展,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B、C、D错。
2.答案:(1)C;(2)D
解析:(1)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环节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是③海上蒸发、①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
(2)目前人类可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措施改变水循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影响地表径流这一环节。
3.答案:(1)B(2)A
解析:(1)该工程通过引河、引渠将洼淀、坑塘与河道连通,通过拦河闸、节制闸、扬水站洪水期实现蓄水,枯水期实现补水,主要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2)实施该工程后,坑塘、洼淀洪水期得到补给,枯水期补给河道,水资源不断更新,坑塘、注淀的污水逐渐被净化。
4.答案:(1)C(2)B
解析:第(1)题,图中雨水利用系统将绿地、道路的雨水收集,通过笼式透水管道、雨水渗透井补给地下水,直接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下渗,
雨水利用系统补给地下水反映了下渗;“雨水利用系统”没有直接利用地表径流、植物蒸腾和降水。第(2)题,城市建设雨水利用系统“可以增加地下水的补给,还能节约草地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将雨水收集起来,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发生。
5.答案:(1)D;
(2)C
6.答案:(1)D(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