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实用性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
——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教学为例
【教材认识】第三单元教材的编排特点:
1.双线并进的编排思路。此单元的主体属于“实用类阅读与交流”,所选择的文章都体现特定时代先锋人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马克思为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蔡元培的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别了,“不列颠尼亚》《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两篇事件通讯中蕴涵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袁隆平和钟扬两位科学家在科学道路上艰难探索、不断创新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选文的组合既有语文的人文性,又有工具性,双线并进。
2.“材料+任务”式的编排框架。单元导语、课文、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其中单元导语与单元学习任务是相对应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要依据学习任务展开,所以对明确教师教什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语文学科教法相对规范化的建设,有利于改变以前一篇课文有无数种教法的“乱相”。
3.以文本知识为纲,进行类文本组合。新教材不再像以往的教材那样基本是单篇成课,多是同一体裁一单元。《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都是演讲词,《别了,“不列颠尼亚”》《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都是事件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都是人物通讯。选择不同特点的同类文本进行两两组合,非常有利于通过文本阅读归纳出语文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彻底打破以往单篇文章“单打独斗”的格局,有利于帮助学习形成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思路】
1.完成感性阅读到理性总结的过程。即通过阅读两篇演讲词、两篇事件通讯和两篇人物通讯,分别总结出实用类文本各自的特点。
2.完成阅读到写作的对接。阅读是基础,写作是在阅读基础上的提升与运用。
3.体现由点到面的类文本从比较到总结的教学设计。即以单元学习任务为总纲,本单元的各篇课文分别承担不同的具体学习任务,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整体,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合一起,分中有合,共同服务于核心能力的培养。
4.体现语文工具体与人文性的整合。语文知识的掌握,文本特点的梳理,写作手法的理解,都要为表达交流(主要表现为写作)做铺垫;写作要充分利用文本素材,运用语文知识、写作手法等,从而实现学而可用,学以致用。
本单元的总任务:演讲词和新闻作品的鉴赏与写作。分设四个具体学习任务:
任务一: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阅读材料,学习演讲词的结构、表达与技法,梳理演讲词的写法。
任务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为阅读材料,学习事件通讯的结构特点、报道角度和表达。
任务三: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探界者”钟扬》为阅读材料,学习人物通讯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
任务四:新闻作品写作训练。
【教学课时】三大任务,10个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任务一:以《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阅读材料,学习演讲词的结构、表达与技法,学习演讲词的写法。
第1课时:演讲目的与演讲内容的安排
第2课时:演讲目的与演讲表达的运用
第3课时:学会依据演讲目的写演讲词
?
任务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为阅读材料,学习事件通讯的结构特点、报道角度和表达
第1课时:结合初中内容复习新闻旧知识,梳理新闻内容
第2课时:分析新闻报道角度,理解概括背景材料的作用
第3课时:赏析两篇新闻语言,把握新闻报道情感倾向性
?
任务三:以《喜看稻菽千重浪》《“探界者”钟扬》为阅读材料,学习人物通讯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
第1课时:梳理概括文本内容,了解结构特点
第2课时:赏析细节描写,概括人物精神品质
第3课时:品味语言,分析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第4课时:总结人物通讯特点,学写人物通讯
?
任务一:学习演讲词的结构、表达与技法,学习演讲词的写法
教学设计(略)
【教学设想】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演讲目的与演讲内容的安排。
第2课时:演讲目的与演讲表达的运用。
第3课时:学会依据演讲目的写演讲词。
?
任务二:探讨和总结事件通讯的结构特点、报道角度和表达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为了完成“探讨和总结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这个教学任务,首先要引导学生顺利而有侧重点地完成单篇课文的整体阅读,然后在新闻体裁特点的高度,以两篇通讯为材料进行梳理总结,从而完成对事件通讯特点的整体认识,为事件通讯的写作奠定基础。
【学习任务】从文章的结构、写法特点出发,探讨总结新闻作品的特点,用以指导新闻阅读与写作。
【教学目标】
1.梳理内容,了解新闻报道结构。
2.分析内容,分析新闻报道角度。
3.赏析语言,把握新闻的倾向性。
4.分析技法,分析背景材料作用。
5.总结特点,学写简单事件通讯。
?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结合初中内容复习新闻旧知识,梳理新闻内容
一、教学导入
【引导提问】大家回想一下初中我们学过哪些新闻?有哪些类别?请简要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初高中知识形成勾连,温故而知识,引导学生对新闻体裁形成系统性认识,为后文的教学作铺垫)
【幻灯出示】广义上新闻可分为新闻报道类(如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新闻评论类(如社论、评论员文章等)和新闻副刊类(如散文、回忆录、报告文学等)
狭义上,新闻分为消息、通讯、评论。消息类似似于发电报,立足于让读者“早知道一点”,言简意赅,速度快。如八年级上册分别有三篇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通讯类似于写信,立足于让读者“多知道一点”,娓娓道来,夹叙夹议。按内容报道对象可分为新闻特写、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新闻特写本质上其实也是属于事件通讯,它是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八年级上册的《“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新闻特写,事件通讯是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八年级上册的《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绩首舰》是事件通讯。人物通讯是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别了,“不列颠尼亚》《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都是新闻特写,第一篇完整地记述了香港回归这一天的交接仪式;第二篇具体描述了日本投降中在“密苏里”号舰上签字的场景。我们把它们都归类为事件通讯。
?
消息一般按“倒金字塔”结构把标题、导语、主体内容、背景材料和结语安排好,注重“小而精”。例: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230字)
?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写作通讯时,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依据主题取舍材料,遵照主题要求进行起笔、过渡、高潮、结尾。第二,写作方法可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采用描写、议论等写法,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按内容分,通讯分为事件通讯和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事件通讯是以事件为中心,可以按时间顺序,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也可以截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地描述;还可以若干事件的综合叙述等等。人物通讯是报道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等等,弘扬社会正能量。通过描述人物的典型事迹,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写作时可以调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多种手法表现人物形象。结构形式上,都有标题、导语、主体内容、背景材料和结语等内容。
今天我们的两篇阅读材料都是事件通讯,阅读的时候,请大家找到导语、主体内容、背景材料和结语。
?
二、教学活动一:找到两篇报道的导语,了解报道的事件。
【引导提问】阅读内容,请分别找出两篇报道的导语,概括报道了什么事件。
【学习提示】(幻灯出示)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或采取其它生动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的导语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具体特点如下:
1.叙述式导语: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时政类新闻多用这种导语。
例:12月22日,作为2013中国会展经济论坛主要的两场主题研讨活动之-的专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300名来自全国主要会展城市、会展举办单位、会展服务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这里倾听8位业内资深专家的演讲,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摘自《经济日报》2013年12月24日《推动会展企业和城市发展战略准确定位》)
2.描写式导语: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一般用在开头部分,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例:棕黄色颇具古典意味的橡木酒桶,灰白的欧式风情的酒堡,浅绿的充满梦幻色彩的葡萄园——这是河北省昌黎县耿庄村农民耿学刚新建的耿氏酒堡产品标签上的图案。(摘自《经济日报》2013年12月23日《酒类行规为一农民改写》)
3.议论式导语: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式。
例:2013年即将过去,人们在盘点欧盟一年的收成时,有喜悦,但更多的却是惆怅。喜的是欧盟东扩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愁的是欧元区的经济一直不见起色。(摘自《经济日报》2013年12月16日《欧盟:一分喜悦难掩惆怅几许》)
4.结论式导语:将新闻事实的结论,在开头部分写出来,开门见山,反映事实的意义。
例:辞旧迎新之际,随着勉(县)宁(强)高速公路提前通车,陕西省成为西北第-、西部第二个突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的省份。(摘自《经济日报》2013年12月23日《陕西千里高速铺坦途》)
5.提问式导语: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的事实,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例:经济大省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广东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提出切实做到六个“更加注重”,努力实现全
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摘自《经济日报》2013年12月24日《广东六个"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
6.引语式导语:引用与新闻有关的诗句、格言等,以增强导语的生动性。
例:“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一首首曾伴随和影响几代人成长的经典歌曲,今晚在北京音乐厅再度响起,依旧深深地打动了全场观众的心。(摘自《人民日报》1999年10月7日)
?
【探讨明确】《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导语是第1段: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事件】1997年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此导语属于叙述式导语。
《落日》的导语是第1-2段: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事件】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日本代表在“密苏里”号上向联合国代表签投降书一事。此导语属于议论式导语,其中第二段是评论,作者阐述了此次签字对中国的意义和对签字仪式的评价、感受。
?
三、教学活动二:梳理两篇报道的主体,了解材料组织的方法。
【引导提问】两篇报道的主体内容分别写了哪些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探讨明确】
《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主体是2—10段,主要写了四个场景。另外,第11自然段概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是结语。四个场景具体如下:
第一场景(第3段):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第5段):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第8段):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中国从此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第10段):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小结】按时间顺序,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截取了英国撤离的四个场景。
?
《落日》的主体是“签字之前”“代表到来”“仪式开始”“投降书脏了”四节内容,写了四个场景:
签字之前的场景:“密苏里”号舰签字场景布置。第4段介绍签字桌、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框内的美国国旗、签字桌四周的人员布置和我的位置;第5段写“密苏里”号舰长海尔赛将军迎接来宾;第6段采用点面结合手法描写记者们,表现了欢喜的场景。
代表到来的场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来。第7段采用点面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写各国签字代表的到来;第8段写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到来;第9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写日本签字代表的到来。
签字仪式的场景:具体描写双方代表签字的场景。(详写)
脏投降书的特写:日方投降书纠错,日本代表团离舰。
小结:按时间顺序,作者采用定点观景的方式,把签字过程分成四个场景。
【引导提问】从材料的安排来看,除了都按时间的顺序,两篇报道从情节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什么共同点?
【探讨明确】两篇报道都藏着一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事件发展过程:
《别了,“不列颠尼亚”》:港督府告别仪式是开端——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是发展——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是结局。
《落日》:开篇对“密苏里”号舰的描写是序幕——第一节对签字场景描写是开端——第二节写代表到来是发展——第三节具体写签字仪式是高潮——第四节“投降书脏了”写日本代表的离开是结局。
【引导提问】结合两篇新闻通讯,思考为什么《别了,“不列颠尼亚”》要采用第三人称移步换景式的观察方式,而《落日》采用第一人称定点观景的观察方式?
【探讨明确】《别了,“不列颠尼亚》是四个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如果用第一人称,表述上会前后不连贯,最好采用无时空限制的第三视角,有利于全方位地还原事件的真实场景。同时,作为一篇事件通讯,要完整地记述了香港回归一天的交接工作,不可能方方面面都涉及,最好选择一个报道角度,选择典型的事件和有意义的场景。
而《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是一个亲临的签字现场的记者所写,所写内容受时空的限制,只能直接描述各方在“密苏里”号舰上签字的场景。
?
【课堂总结】新闻主体的结构一般有三种:
1.时序结构。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这种结构可以使读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鲜明、完整的印象。
2.逻辑结构。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主次关系等来组织安排层次。
3.时序与逻辑二者兼有的结构。
?
第2课时:分析新闻报道角度,理解概括背景材料的作用
一、教学导入
某媒体记者发现了一个新闻事实,基本情况是:某网站收容了一条流浪狗,为其取名旺财,好吃好喝地供养着它,还给它开微博直播。不少网友为其捐款捐物,购买衣服,盖木屋别墅。这个以流浪狗的名义开设的微博,迅速吸引了多家媒体记者的注意,纷纷对其进行采访报道。
但大都选择陈述上面的事实,进行看热闹式的报道,主题也多为赞扬人们的爱心和狗狗微博这种新颖的形式。
有一个记者发现,这一新闻的背后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新闻事实——该网站的普通员工实际上对这条流浪狗很有意见。大致情况是:这条流浪狗被收留初期,很懂得感恩。但当它成为网红后,性情就变了,对清洁工爱理不理。于是,该记者选择了这一隐藏的事实作为新闻角度,推出了《从流浪狗—明星狗—讨厌狗,做人不要学旺财》的报道。
显然,这一条新闻报道的价值和吸引力超过其他媒体对狗狗开微博成网红这一事实的报道。
事实上,同一个新闻事件,只要深入采访,多方探询,都会发现其中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新闻事实。在全面掌握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选取最具价值点、最吸引人的那个事实进行报道,就是找准了该新闻的最佳角度。
?
二、教学活动一:对比阅读,理解报道角度的内涵。
【引导提问】阅读下面一则报道,思考其报道侧重点与角度与《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不同?
雪百年耻辱,扬民族志气
——祝香港回归
百年奇耻今朝雪,“两制”丰功举世钦。今年7月1日,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将是世纪之交世界上最重大、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这是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可以预见,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是巨大的,其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为我国解决澳门、台湾问题提供了经验,而且为国际上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香港问题是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是被英国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一再声明,我们不承认三个不平等条约,而且宣布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解决香港问题,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包括香港同跑在内的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任何力量也难以阻挡。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指明了方向。十多年来,我国政府和人民为香港回归祖国做了大量工作,为香港顺利交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雪洗民族耻辱,将实现于回归的那一刻。祖国上下,香江两岸,各族人民无比喜悦和自豪。
【探讨明确】新闻的角度是指新闻记者在确定报道一条新闻时的立足点、主视角,以及对该新闻主题呈现的切入口。本报道侧重报道香港回归的意义与影响。主体部分追述了党和中国为香港回归所作的工作,表达了回归具有“雪百年耻辱,扬民族志气”的伟大意义。其报道角度是香港回归的意义。
《别人,“不列颠尼亚”》报道角度是英方撤离,侧重报道港督的离开的三次降旗场面。
《落日》的报道角度是以参与者和见证者所见所闻的角度,对签字仪式进行正面描写。
?
三、教学活动二:
分析两篇新闻标题的特点,思考标题如何体现报道角度。
【引导提问】新联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是最直接展现报道角度的窗口。请分析这两篇新闻报道的标题有什么特点?如何表现报道角度的。
【学习提示】1.单行标题:只有正题的标题,这种标题突出主题,揭示核心事件,简明醒目。
2.双行标题。有两种形式:引题+正题,正题+副题组成。引题也称眉题,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也称主题,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新闻的中心思想。副题也称子题,它的作用是介绍与正题有关的情况,补充正题,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双行标题一般是虚实结合、彼此呼应、互为补充的。
例1:引题:统一品牌5年来,累计开行超4万列(介绍背景)
正题:中欧班列,联通中欧势头足(概括新联内容)
例2:正题:打磨好文艺评论这把“利器”(点明中心思想)
副题——专家热议《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初充说明)
3.多行标题。即引题+正题+副题。
例:
引题: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交代背景,引出正题)
正题: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概括主要内容)
副题:李克强通报有关情况,汪洋王沪宁韩正出席
(补充正题)
【小结】优秀的新闻标题可以突出新闻的最精彩内容,表意准确,表态鲜明(有鲜明的倾向性),语言简洁明快,生动活泼,形式优美,常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引用,仿拟、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双关,反语、设问、呼告等修辞。
【探讨明确】《别人,“不列颠尼亚”》的标题:用了仿拟与借代,仿毛泽东写的《别了,司徒雷登》,同时用“不列颠尼亚”英国皇家船名借代英国的殖民统治,整个标题一语双关,表面讲游轮的离开,实则指英国对香港长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被洗雪。
《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的标题:用主副标题形式,主题有象征性,象征着日本侵略者的陨落,副题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具体阐明要报道的事件。
?
【引导提问】《别人,“不列颠尼亚”》的标题能否换成“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的标题能否改成“旭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
【探讨明确】如果换成“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报道的角度则要从香港是如何挣脱殖民统治的角度报道,显得一般化;如果换成“旭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旭日”指初升的太阳,意境与“日本签字投降”不符。
?
四、教学活动三:分析两篇通讯中的背景材料,总结新闻中背景材料的作用。(教学实施时,建议老师讲完学习提示后,学生依据老师所讲,阅读文本,自己找出分析)
【引导提问】请再次阅读文本,找出两篇报道中哪些句子属于背景材料,并思考其作用。
【学习提示】新闻背景就是新闻事件产生的历史和环境。读者不仅要看新闻的主要事实,而且也需要了解与新闻事实紧密关联的背景材料。所以,新闻背景有着“新闻背后的新闻”之称。
新闻背景材料的种类:①交代历史原因或背景。②补充相关知识材料。③补充交代事件真相的材料。④勾画相关的地理背景。⑤渲染相关的社会背景。⑥证明身份的人物背景。⑦还有政治背景、数字背景等。
常见三种形式:①导语插入式。开门见山,既可以吸引读者为新闻事实“说话”,如果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导语里出现的人或者事件,可以给新闻事实的出场“鸣锣开路”,而且还能在导语中形成对比,激起读者兴趣。
②在第二段插入。大多数第二段都是导语后的背景段,因为导语引出的信息需要及时补充,有的因为文章过渡的需要。因为很多导语都会设悬念,既然读者想要知道答案,于是就在导语之后给以解答。
③散落于主体中。在主体里的背景资料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独立段,或者几个段连续在一起;另一种就是“揉”在新闻事件里。
【探讨明确】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背景材料分析:
1.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分析】“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是交代历史背景,交代港督府的历史,“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与此任离开形成对比,暗含讽刺。
2.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分析】交代港督府建成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的历史背景,过去的辉煌与现在成为历史陈迹形成对比,耐人寻味)
3.
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分析】前一句是交代历史背景,过去与今天形成对比。
4.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
【分析】交代香港被殖民统治的时间之长,具体到4天,说明香港被侵占是中国人心中长久的痛,一刻都不曾忘记。同时也是由新闻本身的文体特点决定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用语必须客观、准确、严谨。
【小结】背景材料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都有准确的记载,新闻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由于有背景材料的加入,一方面拉开了历史跨度,增加了新闻的信息容量,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另一方面历史背景材料总是与现实形成对比(反差),突出了新闻的主题。
?
(二)《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背景材料分析:
1.“‘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分析】这是相关知识背景介绍,“两三个足球场大”显得客观、准确、严谨,用主甲板面积本来很大,这时却显得少,来反衬人多,营造了战舰上热闹喜庆的气氛。
2.这面旗还是92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
【分析】这是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解释了这面美国国旗的来历,突出了国旗的特殊意义,“在日本上空飘扬过”暗示了历史上美国就战胜过日本,也就是说日本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的“手下败将”。
3.重光一腿失于淞沪战争后,一次在上海虹口阅兵时,被一位朝鲜志士尹奉告投掷一枚炸弹炸断。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订人。
【分析】对重光和梅津这两个人的身份背景作进一步交代。对日本外相重光葵的腿的补充交代,一方面是照应前文的“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有释疑的作用;另一方面交代失腿的原因,既是客观真实的交代,又暗含对这位日本侵略者的讽刺与痛恨,恶行终不得善报。对梅津的曾经是《何梅协定》日方签订人的身份交代,与现在成为投降签字人形成对比,说明了侵略者最终将失败的可耻下场。
4.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
【分析】这是作者由完成签字时间恰好是9点18分的联想。由“九一·八”为触发点和主线,联想两件日本侵华的两个事件:沈阳事件和和伪满通车。日本曾经是不可一世,眼前是签字投降,历史与现实形成对比,雪耻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5.事后得知,原来是加拿大代表在日本那份投降书上签字时签低了一格,占了法国签字的位置,法国代表顺着签错了地方,随后的各国代表跟着也都签错了,荷兰代表首先发现这错误,所以才和麦克阿瑟商量。苏赛兰后来用笔依着规定的签字地方予以更正,旁边附上自己的签字作为证明。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分析】这是补充交代事件真相的材料,补充交代了出现日本取投降书插曲的原因是签字的位置弄错了,需要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是作者的感想,日本作为侵略者,被世界人民一致嘲讽和痛恨。
【课堂总结】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
1.交代新闻事件产生的背景或来龙去脉,起烘托作用;2.有助于说明事实,充实新闻内容,给读者更多的知识,起补充说明作用;3.烘托新闻事实,或与新闻事实形成对比(反差),凸显新闻的主题,体现作者情感倾向;4.对专有名词、术语起解释作用。总之,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主要是衬托、对比、说明、解释所要写的新闻事实。
新闻背景材料的出现没有固定格式,多是跳跃式的,往往是哪里需要出现在哪里,不受事件先后顺序制约。
?
第3课时:赏析两篇新闻语言,把握新闻报道情感倾向性
一、教学导入
语言可以用来陈述事实,传达客观的论点;同时语言也可以表达或激发感情,产生一定的影响。新闻报道首先要真,即以客观现实为依据,其次新闻通讯又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性。这要求新闻的语言要有描写的形象性和评价的蕴涵性。所以,体会新闻语言中的情感倾向性是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
二、教学活动一:分析新闻通讯中的描写性语言的情感倾向性。
【引导提问】两篇新闻通讯哪些描写性语言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性,请找出来加以分析。
【探讨明确】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细节或场景描写:
1.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①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②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分析】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因为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3.
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英国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分析】“悬挂中国国旗和英国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表面是“护卫”,实则有押送之意,“1997年年底退役”一语双关,“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意境黯淡,象征着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从此彻底消失。
?
(二)《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的细节或场景描写:
1.
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分析】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签字仪式当天的天气情况与周边的场景,烘托了签字仪式的平静和庄严的氛围。
2.签字之前一节:“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这时,上层甲板上的人渐渐多了,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喜,说说笑笑。”
代表到来一节:“8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
“8时50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
【分析】乐声与说笑,烘托出“密苏里”号舰上战胜国代表们一派喜悦的情景。
3.
代表到来一节:“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乐队寂然。”
【分析】“放下手立正”“乐队寂然”都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蔑视与不满。
4.仪式开始一节:这时是9时10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正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在又说又笑。但是,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
【分析】时间精确到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用“一声轻快的笑声”反衬签字仪式时庄严肃穆的气氛,借小兵的“又说又笑”表达了胜利者们心中的自豪,更含蓄地表达了对失败者的蔑视。
【小结】细节对通讯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好的通讯若是要想让受众如同身临其境的感觉,细节的巧妙运用是关键。新闻通讯中的细节主要表现为人物动作细节、肖像细节、言谈神态细节、景物或背景细节、场面细节等。
细节描写在事件通讯中,可以更好地讲述事实,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通过自然或社会环境交代新闻的背景,或象征新闻的主题。
细节描写在人物通讯可以生动地反映人物的形象,人物有血有肉,更加立体丰满,减少材料的堆砌感;有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和可读性;还可以通过自然或社会环境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
三、教学活动二:
分析新闻通讯中适当插入评价语的作用。
毛泽东同志曾在新闻工作时谈到:“(新闻)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句人一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得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议论就觉得太多了。插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的不插还好些。不要条条都插议论。许多新闻意义已明显,一看就明白,如插议论,就像画蛇添足。只有那些意义不明显的新闻,要插人一两句议论进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在叙述了国民党反动军队“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事实之后也有一句议论:“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的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但如果有些新闻单靠叙述事实还不足以表明作者的思想和观,直接插入议论,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请找一找两篇新闻报道的议论句,试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
【引导提问】导语中的“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中,“最后”一词有什么内涵?
【探讨明确】“最后”一词重复,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暗含扬眉吐气之意。
【引导提问】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探讨明确】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作者用冷静干脆的语言,既是新闻的真实性表现,更采用对比和象征,在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蕴涵胜利的自豪之情。
?
【引导提问】《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导语中的第2段“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能否删去?为什么?
【探讨明确】不能册,前一段揭示了在“密苏里”号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新闻事实,第2段进行适当的评论,主题上有突出新闻意义、强化主题和体现报道意图等作用。在结构上“简单、庄严、肃穆”奠定基调和统领全文的作用,“让人永志不忘”引出下文的主体内容。
【引导提问】《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的结语:“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作者想表达什么?这段有什么作用?
【探讨明确】这段是作者由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的话引发的感想,也是结语。
结语可以总结全文,对所报道的事实或意义作简要概括,以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可谈启发,讲完主要事实后,给读者留下思考的余地。可激发读者,增强信心。可强调意义,指明新闻的重大意义。可展望未来,进一步指出未来趋势或必然结果。还可提出号召,激励读者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新闻结语的作用一般是或收束全文,深化主题;或说明结果,指明意义;或指出发展趋势、展示未来。
“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这是总结意义,引发思考。告诫子孙后代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胜利,更勿忘历史,警惕侵略。
“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这是提出号召,激励后代团结一致,发展壮大,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真正震慑和抵御外敌的侵略。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这是总结合文,展望美好的未来,表达对一个新生中国的期盼。
?
四、教学活动三:总结两篇新闻报道的特点。
【引导提问】有评价说,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请你谈一谈,其“别致”的体现。
【探讨明确】《别人,“不列颠尼亚”》要报道的事件是香港回归,报道的意图既要告诉读者香港回归这个事实,又要传递一种自豪之情,甚至暗含讽刺,但又不能太明显。怎么办?
1.?报道角度独特,片断场景反应大事件。作者从英国撤离的报道角度,具体描写四个片断场景来反应大事件,特别对三次英方降旗和两次中方升旗的场景进行描述。降旗与升旗饱含着象征性,可见作者之用心。
2.?背景材料的巧妙穿插,形成对比,突出意义:主体内容中穿插有关港督府历史、英国舰长第一次在此升国旗的历史等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与三次降旗的场景形成对比,突出回归的意义。
3.?语言客观真实的同时,又透露出自豪之情:恰当运用双关、象征细节描写和恰当的评论透露作者情感。
【引导提问】1945年9月2日,朱启平作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在“密苏里”号战舰上,目睹了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全过程。他当即写长篇通讯《落日》并发表,反响强烈,这是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为什么说它是“状元之作”?
1.采用第一人称定点观察,真实全面地正面报道签字仪式的全过程,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2.按时间顺序,把新闻事件分成四大板块进行叙述描写,条理清晰,体现材料的条理性。
3.对人物和场景进行点面结合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体现新闻的描写性。
4.恰当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等手法,适时插入背景材料和议论,体现新闻的情感倾向性。